康美藥業造假內幕:玩文字遊戲,是不敢承認,還是當股民都不懂?

康美藥業自從2001年上市以來,市場對其質疑的聲音從未斷過。如2012年底《證券市場週刊》發佈消息稱,康美藥業在2008年可轉債募集說明書、2010年配股說明書等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中,涉嫌偽造土地產權證書。

這是2008年康美可轉債募集說明書一段,他們自己說取得了《國有土地使用證》,如圖:


康美藥業造假內幕:玩文字遊戲,是不敢承認,還是當股民都不懂?


這是最有可能提早發現康美藥業造假最有力的一次質疑。但康美仍然安然無恙,因為背後有強大的後臺支撐。康美自上市以來就曾被多次曝光行賄政府官員。因為這些官員都是落馬的了,所以其真實性也較容易核實,有圖為證:

2000年至2012年,李量利用擔任證監會發行監管部發行審核一處處長、創業板發行監管部副主任等職務上的便利,為康美藥業等9家公司申請公開發行股票或上市提供幫助,收受賄賂摺合人民幣共計約694萬元。

2004年至2011年,康美藥業董事長兼總經理馬興田曾行賄原揭陽市委書記陳弘平,共計港幣500萬元。陳弘平為馬興田當選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提供幫助。

2000年至2014年,馬興田行賄廣東省委原常委、廣州市委原書記萬慶良,涉及金額港幣200萬元、人民幣60萬元。

2014年8月至2015年11月期間,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安全生產監管處原處長蔡明蔡明利用職務便利,為康美藥業謀取利益,先後3次收受康美藥業董事長兼總裁馬某、副總經理李某賄送的現金共計港幣30萬元。除康美外,還有丹霞生物等27家藥企也同樣列入了行賄名單,先後收受上述企業有關人員給予的賄賂款共計人民幣532萬元、美元1萬元、港幣105萬元,摺合人民幣逾620萬元。

上述資料摘自《審計雲》

康美藥業造假內幕:玩文字遊戲,是不敢承認,還是當股民都不懂?


我們不得不佩服馬董的公關能力,搞定了發審委處長、廣州市委書記、藥監局處長,我想康美在他們普寧這個城市絕對是隻手摭天。300億的現金造假,證監會的處理不溫不火,背後是否有某種實力在影響?我們在反過來看看康美藥業的公司公告,在回覆證監會的問詢函時,康美的態度異常傲慢,絕對是一個大哥級人物。現在我們轉換一下角色,做一個閱卷老師,出題者是證監會,康美答題。諸位看要打幾分?


康美藥業造假內幕:玩文字遊戲,是不敢承認,還是當股民都不懂?


我們來解讀一下,老師問:多出來的現金的存放方式?康美藥業迴避問題的重點,捕風捉影的回答說什麼“不實單據”。那麼不實單據到底是什麼,模稜兩可用來糊弄投資最好使。直到8月份我們通過證監會的處罰決定了解到,所謂不實單據就是大額定期存單。

“......使用不實單據......”,聽起來像康美他們也是受害者,別人提供的不實單據讓我們來使用。那麼請問,這個不實單據又是誰弄出來的?


再有:

康美藥業造假內幕:玩文字遊戲,是不敢承認,還是當股民都不懂?


老師問:具體情況是什麼、誰負責?這位同學回答說:“我們以後要好好改造……至於責任人,你們不是在查嗎?”通過以上引例,我們可以這樣建議:諸位投資者千萬不要輕易相信上市公司的鬼話。這些都是玩金融市場最厲害的人,學歷層次最高(名校)的人弄出來的。繞來繞去好像什麼都說了,其實什麼都沒說。自8月16日證監會處罰決定發出之後,幾百億的造假卻是罰款60萬元屢屢被市場所詬病。提高資本市場的違法成本,修改證券法的呼聲再次被推倒風口浪尖。

立法,立法不應當是根據民意的嗎?為什麼民意如此,法卻遲遲不立?我明白立法的滯後性,但康美這種史詩級的造假不應當成為推動立法的契機嗎?就像美國的安然公司一樣。(事實上,康美的造假規模大過安然公司,安然公司總的造假金額也才幾億美元,就被罰得傾家蕩產,鋃鐺入獄。)作為資本市場的擁護者,我希望我們的市場環境越來越好!但這需要強大的政治環境、經濟環境來做支撐。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必即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