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均收益翻一倍,學霸不但有文化,還很會賺錢

《奇葩說》第六季有一個辯題“你願意成為高智商的討厭鬼嗎”,黃執中隊辯手大王選擇願意,並通過自身低智商的經歷感染到觀眾,獲得勝利。

作為一個智商常常不在線的人,我肯定也毫不猶豫選擇願意。當然,除了高智商,我們還往往羨慕高學歷的人,往往想從他們的經歷中找到激勵自己進步的動力。其實,有些高學歷的人也可能從事一些平凡的職業,他們往往能夠找回自己人生的節奏,回到能夠讓自己大放異彩的領域。交易大亨——布魯斯·柯夫納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年均收益翻一倍,學霸不但有文化,還很會賺錢

▲ 圖源網絡


一、放棄名校學者,投身金融市場

也許你很難想象,這樣的一位明星交易員,有著光鮮的學歷背景,卻曾經當過一名普通的出租車司機。布魯斯·柯夫納曾經就讀哈佛大學,一邊完成學業,一邊開出租車賺錢補貼學費。畢業後,在哈佛和賓州大學教授政治學,卻對學者生涯沒太大熱情,放棄投政後,選擇進入金融市場。

他從事外匯交易十幾年,每年平均收益將近翻一番。據報道,1977年投資1千美元給他操作,到1991年已變成百萬美元。僅1987年這一年,科夫納就為他個人和基金的投資人們盈利超過3億美元。如今,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中資料顯示,他以5.2億身價位列榜單337名。


二、交易失敗,該來還是會來的

但人總會經歷失敗,布魯斯·柯夫納也不例外。在早期,他也經歷過慘痛的失敗交易。

1977年,大豆的供應出現明顯的短缺。他認為大豆將會上漲,大豆期貨屬於多頭市場。因此他以3000美元的交易本金開始進行價差交易,在做多大豆期貨七月合約的同時,做空大豆期貨九月合約。

隨著合約價差的擴大,他逐步採用金字塔加碼,浮動利潤達4萬多美元。但是,他誤聽經紀人的勸告,為貪圖更大利潤而單向平掉近期合約。結果市場開始快速回跌,已至跌停板。直至全部清倉的那天,賬戶資金瞬間損失一半。布魯斯·柯夫納也因此陷入自我質疑,甚至想轉行,不再從事交易。

年均收益翻一倍,學霸不但有文化,還很會賺錢


幾個月後,他賬戶上的資金又重新回到4萬美元左右。那個時候,他成功應聘成為邁克爾·馬庫斯公司的交易員。在馬庫斯的教導下,他認識到犯錯並不可怕,並逐漸重拾交易信心。


三、交易理念


風險管理

失敗的經歷也讓他意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並不斷感悟到交易中。他認為:期貨交易風險和收益一樣大,賺到的錢稍有不慎很快就會賠回去。同時,要永遠保持理智,不要輕信旁人而採取冒失行動。

對於如何進行風險管理,他認為在單筆交易中,努力做到風險不超過持倉組合市值的1%。同時,分析每筆交易的相關性,從而降低持倉的風險。

只要一進場,他總是事先定好止損位,進場之前就知道何處出場。進場規模取決於止損位,止損位憑技術分析確定。他總是將止損位定在某個技術障礙點 (阻力或支撐)之後。如果位置選得好,一般不易碰到。


基本面與技術面

布魯斯·柯夫納常用技術分析作指導,但如果弄不清市場走動的原因,就不進場。


他認為技術分析像支溫度計。交易員對市場持認真負責的態度,就應該瞭解市場的現狀——是熱還是冷,是動還是滯。技術分析反映了全市場的投票,所以會有怪現象出現。從定義上講,任何新的圖形出現都不同尋常。因而研究價格的詳細變化非常重要。


交易心態

布魯斯·柯夫納認為不要把損失看得太重,對賠錢要保持平常心,只要是賠得明明白白,而且完全按交易技巧行事。

他認為交易不是短跑,不是比誰聰明,而是堅韌、耐心、意志力。在交易的後期意志力顯得格外的重要。


新手建議

首先,一定要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第二個忠告是,少做,少做,再少做。除此之外,新手往往把市場人化。最常見的錯誤是把市場看作個人的對頭。實際上市場是完全超脫的,它才不管你是贏錢還是輸錢。一個交易員如果主觀地說:"但願"或"希望"如何如何,那他就沒法集中精力分析市場,這樣有害無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