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

越是关键时刻越能检验初心使命,越是勇毅担当越能看出党性成色。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浙师大各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冲锋在前,齐心协力,同舟共济,积极响应党中央、省委号召,全面落实“一级响应”和“五个更加”“十个最”工作要求,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教学科研”,充分发挥“领头羊”和战斗堡垒的作用,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和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以实际行动为防控疫情做出努力。

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或亲赴一线、或笔墨为援、或捐款捐物、或在家乡甘当志愿者“站岗值勤”等等,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在这个“疫情寒冬”凝聚成一股“暖力量”,让“浙师红”在防控疫情斗争中高高飘扬!

每一名党员都是一面鲜红的旗帜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生化学院党员郑荣泉教授,积极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组织“省野生动物生物技术与保护利用重点实验室”的骨干成员开展研讨,实施“人与野生动物共患病毒抑制剂的研发”项目,依托实验室开展病原体筛选监测、疾病防控等关键技术攻关。已在全国率先发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野生动物养殖业及从业人员安全防护指导办法》和《全面禁止野生动物非法贸易、拒食野生动物的倡议》,均已提交省林业局,后期将作为全省野生动物养殖户疫情防控的重要指导意见出台。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新型冠状病毒的宿主极有可能是野生动物,因此,野生动物分类学知识的完善是研究新型冠状病毒及其他野生动物病原的基础但又是十分重要工作。”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郑荣泉表示应对病毒,最要紧的是化被动为主动,关键还得看技术储备。目前,实验室已开展蝙蝠、獾和穿山甲等物种及隐存种的鉴定和病原体分离等工作,在此基础上,抓紧建立各种野生动物人畜共患病病原体数据库,为野生动物病原防控和抗击疫情提供支撑。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每天三个小游戏,家庭生活有生气……”幼师学院教工党员张莹及其研究团队,聚焦宅家幼儿健康教育,坚持每日推送亲子运动方法、运动常识、互动游戏等内容的《疫情期间家庭运动系列推文》。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要想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运动游戏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小跳蛙》《你笑起来真好看》韵律操、《石头剪刀布》,一个个线上家庭运动亲子小游戏,为张先生家的小宝贝提供了宅家的欢乐,当起了“吃好、睡好、运动好”的“三好幼儿”。

张莹还通过微信组建多个线上阅动体能训练营,为宅家儿童、家长提供专业指导,惠及千余户家庭。截止目前,已推送微信推文十期,设计了近百个家庭运动小游戏……随着运动量上升,幼儿食欲也能随之变得旺盛,还能调节规律幼儿的睡眠时间。幼儿身心条件会因生活习惯的规律而维持良好,心灵保持稳定状态,发脾气与暴力行为也能由此而得到改善。

数计学院教工党员陈敏和物电学院教工党员陈赵江夫妻俩商量决定暂停自家旅馆的一切业务,响应地方号召,主动将自家的旅馆无偿作为防疫隔离观察点。45张床位,近30个房间,崭新的被褥和生活用品,全面的消毒工作……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每当有隔离观察人员入住。夫妻俩总是放心不下隔离人员,时常念叨:“身体状况怎么样?”……每当看到首批观察人员离开旅馆,夫妻俩也都表示很高兴,“防控疫情,人人有责。作为一个党员家庭,只要政府需要,全家一定全力配合。”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一名中共党员,就得肩负起‘大疫面前不缺位’的责任和担当,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音乐学院学生党员刘歌,在收到市里招募青年志愿者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在返乡大学生群里面传达了招募令。仅一天就有30余位志愿者报名参与,“大疫面前不缺位”,刘歌表示要号召更多的青年人一起爱社会、爱国家。

无独有偶,面对抗疫防控物资紧缺的状况,音乐学院另一位学生党员殷悦,在年前便主动联系了海宁市当地的口罩生产企业——爱康医疗有限公司,毅然放弃假期,主动当起了口罩厂的一线工人,每天义务劳动12小时以上。长时间的工作并没有磨灭她心中的热忱,她的愿望很简单:“多做一个口罩,逆行战士们就能多一份守护,希望能尽快打赢这一场硬仗,让他们也早点回家。”

每一个党支部都是一座坚实的堡垒

教育技术学系党支部成员积极参与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建设,在院长周跃良带领下共同研制《网络教学简明手册》,为线上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完善的技术指导和示范。支部成员金楠老师开展视频直播讲座《钉钉线上教学体验》,示范钉钉平台线上建群、直播和组织教学的各项功能。支部的老师们成了天然的“技术客服”,随时在线答疑其他老师开展线上教学遇上的各类问题,并提前对Moodle平台的服务器进行维护,为100多门教师教育公共课的线上教学做好充分的技术支持。支部成员们还为全体本科生和硕博研究生建议在家学习制定学习攻略,积极营造“停课不停学、宅家不宅思想”的氛围;另一方面,适时发布典型警示案例,教育引导师生客观理性认知疫情、严格遵守管控举措。

环境科学专业教工党支部共有党员19名,疫情期间,支部党员克服一切困难,利用QQ、钉钉、超星等平台保证顺利开展“网课”17门,平均每周57课时。系主任于海瀛在线教学动员,逐一电话联系每位支部老师,了解课程准备情况和困难,及时提供有效意见和帮助。林红军和王爱军等作为环科科研领军人,引领全体党员教工在疫情期间共公开发表SCI论文12篇,投稿论文19篇。85%的党员教师在准备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的申请工作;同时6位党员正在指导学生国创项目6个,省新苗4个,创新创业项目1个,学科竞赛项目1个。

对于留学生而言,“战疫”离不开语言服务。除了在制度上防控,还要让他们了解防疫知识。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支部书记郭建玲为此拟订了《一边防疫情,一边学汉语》汉语学习手册,共12个核心词语、短语和句子,用以编写体例和图文,从字体、颜色、英文翻译、拼音标注,到图片质量、logo位置,图文并茂,中英双语+拼音。孟加拉国留学生方华得知手册编写的志愿者行动,主动发来了带着口罩学汉语的照片,并通过各微信群,推送给国际学院的留学生。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支部教工党员毛力群策划组织了党员教工和留学生的“抗疫”诗歌朗诵活动:“组织这个活动主要是为了师生在宅家工作学习生活期间一起来做一点积极昂扬、鼓舞士气的事儿,表达对疫情一线的‘战士’们的感恩与支持,也坚定大家战胜疫情的决心,对中国必胜充满信心。”6位教工党员和十几名留学生参与了活动。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春暖花开之时,我们一起写生画画”。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党支部,依托专业优势,立足学院、面向社会水彩画家发起“众志成城,抗击肺炎,从我做起"水彩画作品线上爱心义卖倡议,义卖所得资金全部捐献给抗击疫情工作中的英雄以及因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需要资助的病人。支部成员自愿放弃寒假休息时间,勇担社会责任,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倡议社会爱心画家伸出援手,帮助武汉共渡难关。截止目前,活动得到国内外1700余名水彩画家们的大力支持,累计义卖作品920余幅,并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新型冠状病毒防控专项基金捐赠近80万。

一场给力的组织生活会吹响“战疫”集结号

全校315个党支部召开“线上”组织生活,确保全局党员队伍“不掉线”,引导师生党员在大战大考中践行初心使命。

疫情的发生冲击了传统的授课方式,“停课不停教”,从三尺讲台到电脑屏幕,从师生变成了“网友”,习惯了在教室上课的老师们面临着当“主播”的巨大挑战。

“和多数人一样,我个人的情绪和思考总是不由自主地被疫情牵动。但我们要回到自身的专业判断,上好每一堂课,提出观点、传递建议、期待改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成员郭金喜在组织生活会上表示,作为一名中共党员,要不断提升,在全民共战疫情的当下,用专业的眼光,采用多种方法滋养思政课教学工作。

安排学生针对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围绕爱国主义、社会责任感等主题撰写时事评论小论文。支部成员们利用在线教学平台进行展示,引导学生开展线上讨论,将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典型事迹融进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式;利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现实材料,将课程思政与党建有机融合,创新教学内容,形成了思政课“战疫”教学组合拳。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外国语学院大学外语教工党支部线上开展组织生活,讨论了如何发挥党员自身的优势特长,为疫情防控献计出力,深入探讨了如何在疫情期间带头落实“停课不停教”,保障在线教育“不掉线”。同时,为确保在线教学质量不下降,党支部组建了“线上教学技术指导党员先锋队”,推出抗击疫情“组合拳”,制定一个帮扶计划、开发一门在线课程、组织一次“云教研”、集体共研一堂课。即:在抗击疫情中争做网络育人急先锋的行动方案——“线上教学一对一帮扶计划”,提高教师使用优质网络教学平台及资源开展教学的能力,突出“党员包干、支部联系系部、多样化高质量云教学”的特点;目前,党支部联系大学外语教学部已建设完成在线课程5门,并已在浙江省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平台开课,满足同学们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以大学外语课程为依托开展“云教研”,研讨《大学英语》课程的线上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组建支部学习共同体;以支部教工党员的线上课堂教学片段为研究对象,课前充分开展问卷调查,采纳学生意见,集体备课,课上落实课程思政,结合疫情,用外语讲好中国故事,课后群策群力,教研反思。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讲授一堂专题党课、开展一次主题研讨、引领一项志愿行动、开展一次集体宣誓”。幼师学院教工第一支部支部书记赵一仑带领支部党员学习上级下发的各项防控要求和通知。围绕“立德树人”开展线上研讨,引导支部党员师生进一步认识疫情防控形势、提高政治觉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支部14名党员结合自身的工作认领一项志愿行动。进行了集体宣誓活动,用红色初心投入线上实践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

校企结合,齐心战疫。工学院交通运输系教工党支部和浙江智融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党支部组成的党建联合体,开展线上组织生活。

暖心战“疫”!这里有打动你我的“浙师红”

围绕“学校助力企业恢复生产,企业助力学校线上教研”开展讨论,形成合作举措,依托联合体充分发挥各自资源优势,取长补短。针对因疫情推迟的毕业生专业实习,两个党支部联合制定了在线实习方案,同时计划通过线上招聘方式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支部党员教师积极提供技术支持帮助企业复工复产、提高效能。校地合力解决当前重要困难,筑起战“役”防控的信念之墙。

支部就是防控战“疫”、线上教学的先锋队、排头兵!人文学院语言学科党支部全体党员教师上下齐动员,利用网络开展线上组织生活会,支部全体教师党员认真疫情防控的相关文件精神,在战“疫”中践行育人初心与使命。支部成员宋清秀第一时间申请加入浙师大首批社区疫情防控党员志愿者;金晓刚自愿报名参加了村抗击疫情志愿者小队,在村口的防控卡口值班站岗,以一己之力影响周边的群众。

加强疫情期间的爱国主义教育,支部成员讲述防疫一线医护人员“舍小家、护大家”的感人事迹,细数身边优秀院友邱爱华捐献两万只口罩的爱国义举和杨建华守望乡村语文教学的教师情怀……激励师生与国家、学校同行,做到停课不停学、学业不止步,以线上听课学习、居家读书写作等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为防控战“疫”做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