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买加短跑先驱——奥蒂,一个没有奥运冠军的“长”跑爱好者

提起牙买加短跑,人们经常想起的是博尔特,女子则有弗雷泽、汤普森、坎贝尔等。然而牙买加的短跑辉煌掩盖不住一个逐渐老去的名字——马莲·奥蒂,在博尔特、弗雷泽等尚未出道之时,奥蒂一人对抗了美国、欧美的短跑好手多年。悲情的她七次参加奥运,无一枚金牌入账。

牙买加短跑先驱——奥蒂,一个没有奥运冠军的“长”跑爱好者

7次参加奥运,没有获得金牌,奥蒂可谓悲情女子短跑选手

然而正是她的出现,带动了牙买加短跑的兴起。悉尼奥运会是奥蒂走下坡路的标志,这届奥运会她个人一无所获,仅仅和队友合作获得一枚接力银牌。这一年她已经40岁了。很难想象,在依靠爆发力的短跑项目上,一个已年届40的中年妇女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但是牙买加在奥蒂之后迎来了自己的人才大爆发。悉尼之后的雅典奥运会,牙买加新一代女飞人坎贝尔终于崛起,获得200米金牌。而此时的奥蒂,已经被母国牙买加“淘汰”,她再也不能代表牙买加参加奥运了。但她却“不死心”,远走斯洛文尼亚,代表斯洛文尼亚参加了雅典奥运会。当然,她的雅典之行也是以惨淡收场的,她两手空空,什么像样的成绩也没拿到。此时她已经44岁了。

从奥蒂开始参加的第一届奥运——80年莫斯科奥运会开始,奥蒂做梦都想获得一枚奥运金牌。这届奥运会她只获得接力比赛第六,但个人项目中,她拿到一枚200米铜牌。

如果这归结于没有经验的话,那么84年的洛杉矶奥运会,她已经24岁了,这一次她应该有所斩获了吧?可此时的世界女子短跑是美国选手的天下。黑人选手伊芙琳·阿什福德首次在奥运会上突破11秒大关,以10.97秒获得女子100米金牌。奥蒂只能拿一块铜牌。银牌被美国另一名著名选手格里菲斯·乔伊娜夺走。同样,在200米的较量中,奥蒂再次败给两位美国选手:胡克斯、乔伊娜,奥蒂再次收获一枚铜牌。

热爱短跑的奥蒂是不甘心的。四年之后,她来到汉城,一心要和美国的“冤家”们决斗一番,看看能不能有所收获。然而汉城却是美国选手格里菲斯·乔伊娜的巅峰,她一人拿走了100米、200米、4×100米接力三枚金牌。而奥蒂因为此前受伤,这届奥运会她的状态不好,什么也没拿到,仅仅收获一枚200米第四名。

90年代之后,美国女子短跑涌现了鬼才德弗斯,她蝉联了92-96年两届奥运会女子100米冠军。奥蒂在巴塞罗那只获得一枚铜牌。在最接近金牌的96年亚特兰大,奥蒂在100米、200米个人项目中,均以微弱劣势获得2枚银牌。100米输给了德弗斯,200米输给了法国的佩雷克。

亚特兰大注定是奥蒂一生的伤心之地,在那里,她无限接近金牌,却又一次次擦肩而过,成为别人欢庆胜利的背景。

在代表母国的最后一届奥运会——悉尼奥运会上,年已40的奥蒂再也无力在个人项目上出战,只是在接力比赛中收获一枚银牌。在坎贝尔等年轻选手崛起之后,奥蒂的牙买加短跑生涯走到了尽头。

今天,喜欢中国女排的排粉知道郎平的伟大,却不太清楚她之前的杨希,郎平正是顶替了杨希的位置,才收获了自己的职业生涯的辉煌。而杨希,正值当打之年,就被教练“拉下马”,从此女排的辉煌与她无关。但正是这些先辈的努力和存在,在造就了后来的辉煌。

谈及自己的奥运之旅,奥蒂没有掩饰自己的失败,她说:人们或许因为我的失败而同情我,然而正是输,让我收获了很多。

任何个人或集体项目,在获得耀眼成绩之前,都会经历过N次失败和苦涩的输,正是这些失败给了后来者更多的积累,他们踏着前人的失败教训,一次次冲击胜利的巅峰,终有一次,会站到高高的领奖台。

体育是如此,做其他事也是如此。失败不可怕,在失败面前退缩、放弃才是可怕的。只要坚持不放弃,终将有所收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