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明珠再拋線上“敲門磚”平價口罩能否撬動格力電商?



董明珠再拋線上“敲門磚”平價口罩能否撬動格力電商?

疫情中,諸多企業紛紛跨界生產口罩。格力電器(000651.SZ)也正式成為其中一員。

3月9日,格力電器生產的口罩開始在“董明珠的店”對外預約發售,價格格外“平價”。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其中一次性KN95口罩平均5.5元一個,一次性普通醫用口罩則平均3塊錢一個,但每人每天限購1盒(內含50只)。

平價口罩為“董明珠的店”帶來了巨大流量,而口罩是否也能成為格力電商從此發力的契機?

格力開賣口罩

從對外宣佈將加緊生產口罩生產設備到開始對外預約發售口罩,格力電器(000651.SZ)只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

2月12日,格力電器對外宣佈在加緊生產溫度計、口罩生產設備、護目鏡等防疫相關物資。而天眼查顯示,2月18日,由格力電器100%持股的珠海格健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經營範圍為醫護人員防護用品、紫外線消毒設備等品類的設計、生產和銷售。董事長和法定代表人都為格力電器董事會秘書、副總裁望靖東。

2月25日,董明珠自媒體發文稱,格力的口罩已經開始試製,量產後可日產百萬個。該文還提到,格力僅10天就開出測溫儀的模具,目前日產2萬-3萬臺。

格力口罩的預約活動說明顯示,採取預約源於口罩類物資優先支援抗疫一線,貨源稀缺,需求量大。根據貨源情況與發貨能力,格力口罩的預約時間為每日上午十點至十一點,當天下午四至六點查詢預約是否中籤和購買。

此外據《華夏時報》記者瞭解,目前生產口罩所用的熔噴布原材料“一布難求”。3月9日,望靖東告訴《華夏時報》記者,格力口罩生產所用的熔噴布都來自外購,但對於記者提出的格力是否有穩定的熔噴布供應商等問題,他表示涉及商業不便透露。

需要提及的是,格力電器3月7日在深交所互動易上回復投資者提問時還稱,其生產的口罩目前以滿足自身需求為先。

對於格力現在每天日產口罩的數量以及開放預約的比例,望靖東並也未向記者透露。但他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只能說非常緊張,市場需求非常緊張。”

電商發力契機?

平價口罩為“董明珠的店”帶來大量流量。3月9日下午四點到五點間,《華夏時報》記者多次登入,都顯示操作頻繁,稍後再試。而截至記者登陸,頁面顯示已有68651人預約成功。

“董明珠的店”目前是格力電器線上自營的主力銷售渠道。公開資料顯示,“董明珠的店”是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於去年初力推的線上分銷商城,格力每個員工包括董明珠在內都有一家自己的“董明珠的店”。格力電器去年雙十一公佈的數據顯示,雙11當天其全品類全平臺銷售額超41億元,而“董明珠的店”當天銷售額3.63億,佔比接近一成,同比增長48倍。

但另一方面,雖然格力電器的空調產品均價最高,但其線上渠道相對其它家電企業發展並不算快。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9年格力電器在線上市場以18.34%份額位居第三,位列美的、奧克斯之後。

中國家用電器商業協會常務副秘書長張劍鋒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格力的家電業務是以線下自建渠道為主,此前對線上並不感冒,這與中國家電的發展歷史有關。他同時認為,格力之所以比美的、海爾等家電企業更強勢,也就在於其對傳統零售批發渠道的控制,“與代理商成立合資銷售公司,是董明珠掌舵格力後打造的成功模式。”

但電商渠道的崛起已不容忽視,在疫情期間更是成為主要銷售渠道。今年2月,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發佈的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家電市場的線上銷售佔比首次超過40%。

天眼查顯示,2019年11月,格力電器還成立了由自己100%持股的格力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法人則由董明珠自己擔任。張劍鋒對《華夏時報》記者分析稱,

格力成立電商公司,只是組織形式的建立,關鍵看公司怎麼運營,以及格力如何平衡各渠道間的激烈衝突以及複雜的利益。

3月9日,格力電器股價收於59.23元,比前一交易日下滑3.66%。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