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偵劇扎堆網播,忍不住懷念起當年的《案發現場》

也不知道大眾的口味什麼時候從狗血的家庭倫理劇轉移到了懸疑刑偵劇,這兩年電視劇市場懸疑、刑偵類的網劇多到不行。但也不得不說,劇中像“警察”“法醫”等專業元素都有著太過的主角光環、並且嫌疑的模式也太獵奇,專業信息支撐不夠、咋咋呼呼看似封神實則拖後腿,讓觀眾無力吐槽。更有甚者,看似懸疑偵探劇,實則是披著外衣演起了瑪麗蘇都市情感劇,讓人食之無味。

刑偵劇扎堆網播,忍不住懷念起當年的《案發現場》

就好比前段時間剛播完的《心靈法醫》,過於強調主角光環,總是想以鏡頭剪輯、配樂來拼湊出主角神乎其神的模樣。劇情從證據鏈條,到苦主反應,到受害人情感糾葛,都非常一言難盡,想想還是以前的老劇好看。

刑偵劇扎堆網播,忍不住懷念起當年的《案發現場》

在對過去的刑偵局進行總結後,不難發現的是,值得讓人反覆幾刷的劇集都有著一些共同特點——主演演技出色、劇情設置精彩、結構緊湊刺激,額外的懸念設置與噱頭或出色的人物設定都成為了劇集熱度的保障,《案發現場》便是其中一部。

刑偵劇扎堆網播,忍不住懷念起當年的《案發現場》

《案發現場》是由著名法制類電視益智欄目《週末探案》昇華而來,以《週末探案》所涉及的案例為主要素材,同時從近年來全國各地發生的大量刑事案例中精心篩選,組織十餘名優秀影視編劇精心策劃、數易其稿、艱苦創作而成。反映的是中國北方一個大都市的刑警隊,面對“兇殺”、“綁架”、“竊密”、“姦情”、“販毒”、“網絡犯罪”、“謀財”等一個個帶有鮮明時代特徵的犯罪案件,警探們以豐富的知識,敏銳的目光,縝密的推理,科學的手段和艱苦的調查,一次次準確及時地尋找出犯罪嫌疑人,使案情大白於天下,懲惡揚善,維護社會的秩序和法律的尊嚴。

刑偵劇扎堆網播,忍不住懷念起當年的《案發現場》

這部電視劇算是《CSI》即《犯罪現場調查》的本土化演繹,很接地氣,真實感比《法醫秦明》要好很多。 與秦明比起來,這部劇讓人覺得警察破案除了技術,更多的靠的是團隊協作,而不是一個技術控的個人技藝展示;破案過程有膠著有轉折,案情剖析和證據的出現層層遞進,比起個人自信的靈光乍現和叨叨嘮嘮合理多了。

刑偵劇扎堆網播,忍不住懷念起當年的《案發現場》

《案發現場》一共三部,案情涉及各種社會敏感問題,三教九流,全方位涉及社會各個層面。第一部和第二部有著同樣的結構,兩個刑警隊長每集各一個案子,內容充實。第三部試圖有所改變,一個隊長,每一兩集一個案子,隨後以一個大案收場。這樣劇情交代可以更細緻,尤其對於刑偵戲,這種改變是效果良好的。

刑偵劇扎堆網播,忍不住懷念起當年的《案發現場》

時隔多年再次把這部劇拿出來看看,有種大魚大肉吃膩了,來碗小米粥暖暖胃的舒暢。雖然劇中穿著造型在如今看起來土土的,但和現在一水兒的衣著光鮮卻瞎編濫造瑪麗蘇的電視劇比起來有看頭得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