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相助 武漢加油



守望相助 武漢加油

馨馨與媽媽2018在呼倫貝爾大草原

這兩天,有兩條與共抗特大疫情相關的新聞火爆網絡:

首先說的這一條是關於一個15歲少年的。1.5萬隻口罩,年僅15歲的溫州少年,在無人願意“冒險”的情況下,隻身一人,帶著5個重重的行李箱,從印尼“人肉”揹回了國內。最近,上海市民辦新黃浦實驗學校八(2)班學生趙珺延“火了”趙珺延和家人向記者表示:“國家有難,匹夫有責!我們只是做了作為普通中國人應該做的事。”(據人民網)

必須承認,從改革開放初期穿著單薄的衣服在寒冷的北方地攤、角落縫補、修鞋、賣眼鏡,到如今成為全球貿易、金融的一支生力軍,溫州人的肯幹、實幹、能幹,不服不行。如今,從這些成千上萬創業者的孩子們口中說出“只是做了作為普通中國人應該做的事”,不僅僅是讓人敬佩……

再說說的這一條是關於從日本發出捐贈物資標語引發的“有無文化”之爭。部分捐贈物資是由中國華人華僑及中企團體,而使用古詩詞為國人鼓勁兒的創意也來自中國同胞。其中就包括引很多人眼眶一熱的“豈曰無衣,與子同裳”。

昨天,參與物資籌措組織工作的日本華人華僑龍舟會創始人之一許溪瀾向南都記者介紹,“這句話是中國人的點子,是臨時起意打印粘貼。”據許溪瀾介紹,這批貼著“豈曰無衣,與子同裳”捐贈信息的物資是一批防護服,共38箱。(據南方都市報)

就此,特別說兩句,一是,“千里送鵝毛禮輕人意重”,關鍵時刻,不落井下石就很不錯了,特別感謝鄰國,特別是我們的華人華僑;二是,奉勸個別美奴與精日之徒,不要四處挖坑貶損國人了,不然,不小心埋了自己,瞅瞅,大呼小叫了半天,這麼有文化、有內涵的事兒還是自己同胞乾的!你們的臉恐怕只能放狗窩裡了……

“這是一場災難。也是一場所有中國人的集體修行。你不要辜負這一場修行。災難過後,願你都能成為一個有好身體、有風險意識,與有趣的人。願你有房子,也有積蓄;願你既看重身邊人,也遠離無用的社交與關係”,《詩詞天地》公眾號今天首發文章不僅代表了本人,相信大多數中國人。

守望相助 武漢加油

守望相助 力所能及

“樂觀的民族生命力旺盛,本質上為民的政府才能戰勝災難,多虧現代信息技術被俺們中國人善用到了極致,不然更加難以應對這疫魔……”。“守護家園 武漢加油”——我們同在,特別分享在南寧之“遠在天邊近在眼前”的事例:

廣西都安縣相關醫用防護資源緊張,馨馨與媽媽捐贈100個口罩今天快遞發出了,個人預定的100個——給都安50個給身邊的孩子留50個,我們力所能及的守望與相助。謝謝遠在大洋彼岸的老友PETER及時分享相關信息,尤其是提供抗魔建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