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壓著馬雲,一手壓著馬化騰,此人到底是誰?


一手壓著馬雲,一手壓著馬化騰,此人到底是誰?


一場飯局上,馬雲和馬化騰座位相鄰,兩人似乎產生了不愉快,一位大鬍子站在二人身後,手搭在“二馬”的肩上,低頭對兩人說著什麼,顯然一副“和事佬”的模樣,在一旁的BAT大佬之一李彥宏,側目專心地聽著大鬍子說什麼。

在兩位風雲人物中間當調和劑,可不是誰都能做的,要麼自身實力雄厚,要麼就是輩分和資歷更深。否則沒人理你。

這位神秘大鬍子就是吳鷹——“小靈通之父”,UT斯達康公司創始人。

1959年,吳鷹在北京一個並不富裕的家庭出生。

1978年,恢復高考第一年,他就考上了北京工業大學,學習無線電通信,畢業之後留校工作,工作期間還參與設計了中國第一臺16位單板計算機。

工作三年之後,時年26歲的吳鷹,思前想後,最終對自己的人生下了第一次賭——辭去了北京工業大學教師的安逸且收入穩定的工作,僅揣了 30 美元,就飛往美國。

吳鷹是一個很愛國的人。30美元,在飛機上買啤酒花了1美元,下了飛機,遇到一個美國女孩在募捐,言語中對中國人充滿了不屑,他被刺痛了,追上女孩捐了2美元,剛到美國,吳鷹身上就只剩27美元了。

為何要走出“舒適圈”遠渡重洋?當時很多人都不理解。

當時的吳鷹和很多年輕人一樣,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因此決心一定要出去闖一闖。

在北京工業大學期間,他的工作是計算機開發研究,正是近水樓臺先得月的機會,他初步接觸到國際先進技術。出國深造的念頭由此萌生,適逢他的女朋友已經前往美國留學,他便決定追過去。

到了美國,吳鷹繼續讀研,為了支持自己的生活費,他甚至幹過苦力活。

兩年之後,他從新澤西州理工學院畢業,獲得碩士學位,憑著優異的成績順利進入夢寐以求並且享譽中外的貝爾實驗室。這裡的研究條件和發展空間一片光明,他接觸到了世界最前沿的多媒體科技。

但與此同時,吳鷹也看到了,這裡對於中國的種種限制:限制對中國的技術交流和出口,限制華裔研究員參與重要技術會議。

1987年,貝爾實驗室接待中國大陸的一個電訊參訪團時,吳鷹看到美國同事故意把很多專業問題回答得模稜兩可,敷衍自己的同胞,憤憤不平的他準備自己開口解答。

還沒等他開口,上司突然起身請他離開會議室,屋內的空氣頓時凝固了,吳鷹臉上掛不住了。

從此,吳鷹默默立下一個目標:將來要成立一家員工過萬的高科技公司。

他的目標不但實現了,還比預想的成功。

1989年,在紐約與後來擔任UT首席技術官的黃曉慶相逢。

1991年,他給自己的人生下了第二次賭——與合作伙伴創立Starcom公司。

想到國內的廣闊市場,他決定回國發展。

1995年,Unitech公司與斯達康公司合併,成立UT斯達康國際通信有限公司,吳鷹擔任CEO,合作伙伴陸宏亮擔任總裁。

“電信+中國”的概念在當時非常流行,靠著這個概念,UT斯達康獲得了軟銀總裁孫正義3000萬美元的投資。

此後的吳鷹,事業順風順水。通過代理無線電話等電信設備,他為300多人的公司賺到了一大筆收入,公司年收入1000萬美元。

人生的兩次賭,吳鷹都贏了,很快,他就開始尋找新的目標。

最初引入“小靈通”(PHS技術)的,並非吳鷹。而是餘杭市郵電局局長的徐福新在日本考察時發現的,他當時就頓感如獲至寶,回國就打算推出了“小靈通”。

徐福新曾被多家國際通訊巨頭拒絕合作,當時還不知名的華為、愛立信試圖合作,但經過認真研究之後,都放棄了。這些通信公司紛紛不看好。

“小靈通”的特點在於雖作為可以移動的設備(和手機不同),卻是用固定電話網絡,資費比手機低得多,這能解決當時人們花費過高的痛點。

所謂“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通信巨頭的拒絕,使得吳鷹贏取了這次希望。

1998年,PHS技術被吳鷹買斷,正式命名“小靈通”,並且大力投入,實行單向收費,月租費20元,資費每分鐘0.2元,相比當時的移動、聯通每分鐘通話費要0.4元、0.6元,“小靈通”的實惠籠絡了大批粉絲。

很快,“小靈通”火遍全國。

緊接著,公司形勢一片大好,2000年3月3日,在全球電信業處於低迷期的日子,UT斯達康卻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上市當天,股價漲幅達278%,公司市值瞬間暴漲。

吳鷹又贏了。

公司業績遙遙領先,加上媒體的大力宣傳,口碑載道,他本人亦是春風得意。各種財富論壇上都能看到他的身影,其氣勢、光環堪比大牌明星。

人在勝利的歡愉中,往往容易衝昏頭腦。

那段日子的吳鷹就是這樣,正如後來南開大學的教授馬連福對他的評價:吳鷹確有他的過人之處,但人一度財力膨脹會喪失理性思維,導致性格扭曲,認為自己無所不能,聽不進正確建議,一意孤行,這肯定不行。

沒過幾年,小靈通的用戶一路下跌,從2006年到2009年用戶數量下降了2500萬,公司股價也一路下跌,嚴重虧損。

“小靈通”業務風光不再之後,吳鷹也曾嘗試過新的賭注——轉投3G失敗之後又亮出了IPTV,他在試圖凝聚全身氣力扳回敗局,但是命運之神卻沒有在此眷顧他。

董事會將吳鷹解職,吳鷹黯然出局。

2011年元旦起,“小靈通”正式退市,為3G讓路。“小靈通”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2014年,小靈通的基站永久關閉,“小靈通”時代就此落幕。

所謂“月滿則虧,水滿則溢”,賭贏了那麼多次,這一次,吳鷹卻輸得一塌糊塗。

離開UT斯達康之後,吳鷹就把手頭的股份全部賣掉,做起了投資人。經歷了那麼多商場的跌宕起伏,吳鷹變得理智了很多,異常低調,對於投資項目也是非常謹慎。

2015年至今,吳鷹擔任未來論壇創始理事。

如今,雖然吳鷹淡出了人們的視野,但是因為輩分高,他常被邀請做互聯網大會的主持人。

商場如戰場,吳鷹的膽識與勇氣值得人們稱道,他在創業路上的拼搏也值得人們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