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建”受市場追捧 各地“新基建”推進情況怎麼樣?

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時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一時間,“新基建”成為廣大投資者追捧的熱門話題。那麼何謂“新基建”?據悉,與傳統鐵路、橋樑這些基礎設施建設相比,“新基建”主要體現在科技含量上,包括5G網絡建設、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等與人們未來生活密切相關的領域。

“新基建”受市场追捧 各地“新基建”推进情况怎么样?

“新基建”主要包括5G、特高壓、人工智能等七大領

而在這次肺炎疫情中,人們也多多少少見過一些“新基建”的威力。比如建設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時的雲監工,就是通過5G信號實時傳輸,讓網友看到了兩家醫院建設的全過程。還有目前很多外地醫生在用的“5G雙千兆+遠程CT掃描”,可以通過遠程操控對湖北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檢查。

同時,基建投資也被認為是逆週期調節經濟的主要手段之一。2008年金融危機時,以高鐵、機場為代表的傳統基建項目得到了快速發展,帶動中國經濟走出困境。同樣,這次新基建的提出,也對中國經濟動能轉換和復甦具有提振作用。

國家大力倡導發展新基建項目

在2018年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首次提到了“新基建”的概念。當時明確了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定位。隨後“加強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被列入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

今年3月4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提出,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

2月22日,工信部召開了加快推進5G發展、做好信息通信業復工復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按照工信部規劃,我國工業互聯網發展將按照“三步走”戰略推進,2025年屬於第一個規劃期,重點是進行工業互聯網基礎設施和平臺建設,預計“5G+工業互聯網”將是投入的重點和突破口。

工信部2月25日公佈的《2019年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項目名單》明確了81個示範項目,其中“5G+工業互聯網”集成創新項目就有10個之多,涵蓋了大飛機制造、電器製造、港口管理、裝備加工等多個領域。而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也會讓社會關注到“互聯網+醫療”相關領域。

目前,根據三大電信運營商及地方提供的5G網絡建設進度數據,截至2月底,我國80%的5G網絡建設按計劃實施。

“粗略測算,當前廣義新基建在基建整體佔比約為15%,較去年顯著上升。”廣發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郭磊表示,新基建的提升對於優化基建投資結構、打開基建存量空間意義重大,是年內基建的重要投資方向。

近年來,5G商用、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和智慧城市、數字經濟等項目,在全國多地得到了快速發展,各種資源正在向新興領域傾斜,經濟和社會發展也將迸發出新的活力。

新基建到底新在哪裡?

“新基建”是相對傳統基礎設施建設而言的。相比之下,新基建科技含量更高、運作更加精細化。

中泰證券分析師馮勝認為,傳統基建主要是指鐵路、公路、橋樑、水利工程等大建築,而新基建是指立足於科技端的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公認的新基建包括5G基站建設、特高壓、城際高速鐵路和城市軌道交通、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大數據中心、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七大領域。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表示,“新基建”成為各地重點建設項目中的“關鍵詞”,主要是國家在積極引導基礎設施升級改造,特別是在補短板和強弱項方面做到有的放矢,為此各地積極參與佈局“新基建”項目以便提升自身的基礎設施能力,同時減少對老基建的過度依賴,增加投資的有效性。

恆大研究院院長任澤平進一步指出,新基建的“新”,關鍵在於要用改革創新的思維來看待、推動新一輪基礎設施建設,而不是簡單重走老路,導致過剩浪費。未來新基建除了具體領域與傳統基建不同外,還應有多個方面的“新”:新的主體,要進一步放開基建領域的市場準入,擴大投資主體,尤其是有一定收益的項目要對民間資本一視同仁;新的方式,在基建投資方式上,要規範並推動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避免明股實債等,引進民間資本應提高效率,拓寬融資來源。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姜超說,新型基礎設施更多是對傳統基建的擴展,兼顧了穩增長和促創新雙重任務。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將帶動通訊、計算機和電子等相關行業產品需求。這些新型基礎設施是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關鍵,同時能激發更多新增需求。

當前新基建建設情況怎樣?

數據顯示,截至3月1日,全國13個省市區發佈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投資清單共包括10326個項目,其中8個省份公佈了計劃總投資額,共計33.83萬億元。而這33.83萬億元的基建項目和以往的不同之處,就是更多用於新基建投資。

2月下旬,上海市公佈了2020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這些項目聚焦科技產業、社會民生、生態文明、城市基礎設施、城鄉融合與鄉村振興等領域,共安排正式項目152項,其中城市基礎設施類57項。

3月6日召開的上海市委常委會會議指出,加快培育在線教育、互聯網醫療、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加快建設5G網絡、數據中心、冷鏈物流等新型基礎設施,積極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不斷增強發展新動能。

此外,在3月5日,廣東省發改委發佈的2020年重點建設項目計劃中,今年廣東共安排省重點項目1230個,總投資5.9萬億元,年度計劃投資7000億元。在廣東此次公佈的重點建設項目清單上,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主要聚焦城際軌道、5G通信等。

湖南省發改委3月4日也向社會公佈了今年首批105個省重點建設項目清單,總投資額近萬億元。據悉此次發佈的首批省重點建設項目清單中,共75個基礎設施項目、13個生態環保項目和17個社會民生項目。

而在浙江、江蘇、江西等省近日公佈的基礎設施類重點項目清單中,城際軌道、高鐵、新型信息通信等也已成為基礎設施類中的重點。

紅星新聞記者從5G產品研發製造企業南京華脈科技有限公司銷售人員處瞭解到,在行業內,中興、華為是5G行業的龍頭,華脈科技主要銷售的還是傳統通訊基礎設備,比如光纖光纜、網絡機櫃等。“現在還沒看到有非常大的增長量,因為同行的競爭企業太多了。”這位銷售人員表示,行業整體呈上行態勢,比較看好長期發展。

據華脈科技1月22日發佈的2019年度業績預告,該公司2019年扭虧為盈,預計盈利1700萬元至2200萬元。主要原因在於加大了相關配套產品的研發投入、優化並開拓新市場、銷售收入同比略有上升等。同時收到政府補助約1600萬元。

新基建對其他行業有哪些影響?

新基建的意義在於著眼長遠,為其他行業發展帶來不竭動力。在3月6日人民網舉辦的通信行業訪談中,有關專家談到了新基建對其他行業帶來的改變。

“新基建”受市场追捧 各地“新基建”推进情况怎么样?

“新基建”為經濟增長提供新動能

美國高通公司全球副總裁侯明娟認為,作為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5G具有高帶寬、低時延、大容量的特點,這次疫情中也有很多新的應用場景,一些新的經濟業態會在5G技術的賦能下得到進一步推動和升級。

中移互聯網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莊仁峰介紹,電信運營商通過搭建5G基站,讓網友看到了火神山、雷神山醫院的24小時建設場景。同時,圍繞疫情防治宣傳、復工統計、遠程辦公、在線教育等場景,中國移動也打造推出了一系列工具,如漫遊地查詢、健康碼、雲視訊等。

中興通訊副總裁林曉東說,通過這次疫情,我們看到了5G、AI、大數據以及雲計算等發揮了重要作用。長遠來看,這些新型的基礎設施的作用不僅是戰“疫”的重要工具,更會帶動全社會的數字化轉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的發展。

清華大學互聯網產業研究院院長朱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指出,5G、數據中心等基礎設施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產業互聯網等數字經濟新業態,能有效促進中國經濟轉型升級。

同時,多家券商認為,隨著5G建設的推進,遠程醫療等有望加速發展。而在充電樁方面,杭州中恆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內部人員告訴紅星新聞記者,後面發展潛力較大,與5G基礎設施製造業類似,目前有很多公司在生產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同質化競爭激烈。

紅星新聞記者 袁野 盧燕飛

部分綜合人民網、中新社、經濟參考報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