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讀《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


我讀《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

一萬年前社會怎樣?現在的社會怎樣?一百年後,社會又將怎樣?對於過去、現在以及將來的探討,我們總是樂此不疲,而在眾多的關於未來的探討中,近年來,有一本書脫穎而出,名聲大噪,這就是尤瓦爾.赫拉利的《未來簡史》

一、10000年前至今

回顧我們這一段摸爬滾打的進化史,我們幾似乎都面臨如下三個大問題:饑荒,瘟疫和戰爭,如今都被我們一一化解。

饑荒;2010年,飢餓和營養不良合計奪走約100萬人生命,但肥胖卻讓300萬人走向死亡。除了少數非洲的特例,飢餓早已不再是人類面臨的重大生存危機了。

瘟疫;曾經黑死病橫掃歐亞、北非,當時死亡的人數約為7500萬-2億,到了21世紀,醫學有了十足的進步,人類能夠成功預防和應對突入其來的病毒,例如sars,禽流感,埃博拉,以及新型冠狀病毒等。


我讀《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

戰爭;過去,國家與國家是因為資源而打仗,21世紀知識成為最重要的經濟資源,發動戰爭並不能霸佔知識,戰爭的獲利效果逐步下降。

二、如何走到今天

人類從非洲的走出來,滅掉了數不勝數的其他物種,征服了世界,成為地球霸主,而這背後的力量得益於人類的進化。在這些重要的生物算法中,故事的出現讓人類脫穎而出,在大家一起編織出共同的故事的那一刻,意義就產生了,智人為世界賦予意義,從此,人類的發展一路高歌猛進。

在低信息量的社會下,宗教應運而生;宗教是農業社會的產物,而工業革命社會產生了科技。宗教由人創立,而不是神,本質上宗教是一種用來維護社會秩序,組織人類進行大規模合作的工具。

我讀《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

科學是一場靈性之旅,追求的是限制條件下的因果關係,在科學麵前,傳統宗教失去了解釋上的合理性,這讓人類陷入恐慌,是什麼阻止了社會崩潰?正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的最高目標就是通過各式智力、情感以及體驗,充分發展人的認知,自己給生存賦予意義。

人文主義成功的時候,可能也播下了敗亡的種子:如果我們發現原來並沒有自由意志,一切行為都可以計算,設計,如果人類的體驗可以設計成產品,將會如何?

數據主義;數據主義直接徹底切斷人文主義的臍帶,生命科學已經認為生物都是生化算法,如果人類整體就是單一的數據處理系統,未來必然演繹出一個“萬物互聯”的社會,只要這個任務完成,智人就會功成身退。

三、明天,我們將去向何處?

到了21世紀,人類幹掉了饑荒,瘟疫,戰爭三座大山,面對人文主義的出局,數據主義的到來,人類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

表面上,似乎我們都在進行著這麼一項議題:保護環境,保護我們賴以為生的自然環境,所以我們提出各種環境保護法案;而似乎這個議題只是我們議論中最輕鬆的一項,實際上還有一個更大的議題等著我們,就是長生不老,然後成為神!


我讀《未來簡史》--從智人到智神

關於死亡;這是一個千古話題,從宗教來看,這是神給我們帶上的一把枷鎖,無法掙脫,命中註定;而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似乎有了新觀點:死亡是一個我們能夠也應該解決的技術問題。google子公司calico已經投入鉅額的資本研究人類如何戰勝死亡,李嘉誠不避諱用藥延長壽命,俄羅斯富豪伊茨科夫投入巨資研究如何讓人永生,而如今無論是從生理改造(換器官、換血、打激素)還是從意識與計算機的結合似乎都指向了一個結局,人類即將實現永生。

成為神;在我們能夠控制我們的生老病死之後,我們還能夠控制我們的幸福快樂,通過生物工程、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讓人類實現永生,我們就成了神,成了永生的神。

未來,人工智能即一場大革命即將爆發,智能即將開始與意識脫鉤,人類因此面臨失去經濟價值的危險。如果生物是算法的話,沒有理由相信非有機算法永遠無法複製或超越有機算法能做的事情。到時候什麼事能讓我們打發時間呢?答案可能是藥物和電腦遊戲,人類投靠到虛擬世界的精彩之中沉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