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世界最強的巡洋艦,我們都叫她大狗子

大狗子,其實是世界最強,也是舊日本海軍最強的巡洋艦——愛宕號

為什麼叫她大狗子呢?

因為她的日語羅馬音是Atago,讀起來就是阿他狗,加上在許多遊戲裡愛宕的和諧字是“犬”,所以大狗子的綽號就出現了。

注意一下,“宕”字讀dang,第四聲。跌宕起伏的宕,不讀“右”或者“石”。

戎馬一生的愛大狗---愛宕號

愛宕號的一些基本數據

主武器:10門203mm/L50主艦炮

最大航速:34.2節≈63km/h

滿載排水量:15159噸

服役年份:1932年

船級:高雄級(二號艦)

姐妹艦:高雄號、摩耶號、鳥海號

曾是世界最強的巡洋艦,我們都叫她大狗子

愛宕號重巡洋艦

由於日本簽訂了《華盛頓條約》,艦船噸位受到了限制,而且日本當時的艦船也需要更新換代,為了繼承妙高級巡洋艦,高雄級巡洋艦的研製很快開始了。

高雄級相比於妙高級,武器口徑更大,而且為了增強偵查效果,高雄級的艦橋被增高到10層樓的高度,長度和寬度也有所增加,以至於高雄級的艦橋無比碩大。(這是因為日本雷達還未普及)

但碩大的艦橋導致高雄級的穩定性大大下降,航行能力也有所影響,後來便在船艙內增設了一個水倉,以壓低艦船重心,增強穩定性。

同時增強了裝甲,增多了一個側舷飛機彈射器。總體來說,高雄級的性能比妙高級的性能更高一個檔次,以致高雄級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的巡洋艦之一。

初生的榮耀與初次作戰

初生的愛宕,便載著日本高官們巡遊東京灣。幾個月後,愛宕被編入第二艦隊第四戰隊。

昭和8年,也就是1933年,在橫濱近海舉行的特別大演習內的觀艦儀式中,愛宕作為當時載著昭和天皇的比睿號的供奉艦參列。

曾是世界最強的巡洋艦,我們都叫她大狗子

橫濱港內的比睿號戰列艦

1938年,愛宕進行了改裝。1941年,愛宕取代了原來是第二艦隊旗艦的三妹摩耶的位置,成為了第二艦隊的旗艦。

年底到達臺灣馬公,準備帶領大姐高雄,金剛級戰列艦金剛和榛名兩姐妹出航,準備作戰。

很快,愛宕帶領的艦隊到達新加坡,參加了馬來亞海戰,擊退了以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和反擊號戰列巡洋艦為首的英國東洋艦隊。

幾天後便與四妹鳥海帶領的馬來亞艦隊匯合。後來,愛宕的艦隊便在馬來亞作戰和蘭印作戰中進行支援。

到處征戰,終於能回國修養

1942年初,愛宕一行人進入薩武海,後進入印度洋,在峇里島與姐姐高雄合力擊沉了美軍皮斯伯裡號驅逐艦。

很快,又與三妹摩耶,第四驅逐隊匯合,對附近盟軍軍艦和補給船隊發動攻擊,此次攻擊擊沉盟軍補給艦若干艘,戰果不錯。

十幾天後,愛宕參加了錫蘭海海戰,但是愛宕沒有直接與英軍交戰,而是從事搜索英軍艦隊的任務。後來,愛宕被暫時解除了前線的任務,返回日本。從開戰以來就在東南亞東奔西跑的愛宕終於可以鬆口氣,回家好好修整了。

但回到日本沒多久,愛宕停靠的橫濱港被美軍轟炸,但是所幸的是愛宕沒有成為轟炸目標。轟炸結束後,愛宕馬上起錨對美軍艦隊發動進攻,但是美軍早已逃之夭夭,愛宕只好回港。

不久後,中途島海戰爆發,愛宕作為中途島攻略部隊的護衛艦參戰。6月4日,愛宕受到了美軍轟炸機轟炸,但是毫髮無傷。第二天,隨著日軍中途島之戰的敗北,愛宕被迫撤退,返回日本。

曾是世界最強的巡洋艦,我們都叫她大狗子

被愛宕一行人打敗的威爾士親王號戰列艦

戰鬥在瓜島

同年8月,愛宕參加了瓜島之戰。8月底,愛宕與兩艘航母和金剛,榛名一同出擊,在攻擊亨德森基地時被美軍飛機轟炸,同行的飛鷹號航母被炸起火,隨後回港。

而愛宕一行繼續前進,在隨後的南太平洋海戰中,成功捕捉到美軍大黃蜂號航母,為將其擊沉做出了貢獻。

很快,第三次瓜島之戰爆發,愛宕與姐姐高雄隨同霧島號戰列艦出擊美軍華盛頓號的艦隊,經過激戰,霧島被擊沉,愛宕與姐姐高雄身受重傷,狼狽的回到港口,進行修理了。

她倒在了戰鬥中

隨後愛宕與她的三姐妹高雄,摩耶,鳥海一同出擊,進行布干維爾島逆登錄作戰支援。途中艦隊受到美軍空襲,身體左側被炸了個大洞,剛想回港,怎知離她最近的港口已被炸燬,她便忍著劇痛,去到一個較遠的停泊地進行修整。

十幾天後,愛宕帶著傷參加了馬里亞納海戰。隨後終於可以返回日本。但幾天後又前往新加坡,從事訓練工作。

1944年10月底,愛宕從文萊出發,前往雷伊泰島,第二天,美軍兩艘潛艇通過雷達發現了愛宕,並對她進行跟蹤,不久後,美軍潛艇發射了6發魚雷,其中四發魚雷擊中愛宕,愛宕隨即倒在了血泊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