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研發低成本催化劑用於水分解制氫 產氫速率是原來的10倍

美國研發低成本催化劑用於水分解制氫 產氫速率是原來的10倍

(圖片來源: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

蓋世汽車訊 即使沒有陽光也沒有風,也能夠分解水製成可再生能源,可以利用電力將水分解成氫氣和氧氣,產生一種以氫燃料形式存儲能量的方法。目前用於水分解或水電解的最流行方法都依賴於貴金屬催化劑,不過,據外媒報道,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Los Alamos National Laboratory)和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科學家們組成了一個合作研究團隊,研發了一種採用更便宜、儲量更豐富材料的水分解系統。

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究科學家Yu Seung Kim表示:“目前的水電解系統採用的是非常昂貴的催化劑,而我們的水電解系統中,採用鎳鐵基催化劑,價格更便宜,但是性能卻與昂貴催化劑相當。”

現在大都採用一種稱為質子交換膜水電解槽的設備來分解水,此種設備的產氫率很高,但是價格昂貴,要在酸性條件下工作,需要依賴鉑和銥等貴金屬催化劑以及鈦製成的耐腐蝕金屬板。

該研究小組通過在鹼性條件下或在利用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槽的基本條件下分解水,以解決該問題,此種電解槽無需貴金屬催化劑。事實上,華盛頓州立大學機械和材料工程系教授Yuehe Lin領導的一個小組打造了一種基於鎳和鐵的催化劑,這兩種元素更便宜,而且儲量更豐富。

Lin的團隊與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的Kim共享了研發成果,使Kim的團隊研發出了一種可與該催化劑一起使用的電極粘合劑。該電極粘合劑是一種氫氧化物導電聚合物,能夠與催化劑結合,為快速電化學反應提供高pH值的環境。

將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研發的電極粘合劑與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發的催化劑結合,能夠將制氫速率提高到原來陰離子電解槽制氫速率的近10倍,因而可與更昂貴的質子膜電解槽的性能相媲美。

根據美國能源部的數據,目前美國每年生產約1000萬噸氫氣,其中大部分都通過天然氣轉化工藝製成。研究人員表示,採用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分解水產氫可以帶來很大的經濟和環境效益。

研究人員表示:“分解水是一種清潔技術,但是也需要電來完成。現在,我們有很多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和太陽能,但是此類能源總是斷斷續續的,如,晚上就無法使用太陽能,不過,如果我們能夠在白天,利用額外的太陽能,並將其轉換成氫氣等其他能源,就非常有發展前景。”

預計到2023年,全球產氫市場市值將達到1991億美元。氫能源的潛在市場包括大規模能源轉換、電網管理、汽車燃料電池等。研究人員估計,美國大約有600個風電場可以直接連接到水電解系統。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