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幾年前諦聽獸欺騙了孫悟空,幾年後地藏王菩薩也因此喪命

小說:幾年前諦聽獸欺騙了孫悟空,幾年後地藏王菩薩也因此喪命

雖說是求死不得,但孫悟空的傲氣在這幾年裡已經被徹底的消磨殆盡,取而代之的都是對天庭諸神的怨和恨,加上戾氣的薰陶,孫悟空的內心已經徹底的被魔化成了一個戾氣十足的大妖,若非是有這兩條佛法枷鎖束縛了他的力量,恐怕這天上地下早就要被這妖猴給翻個底掉。

“大聖,小僧此番渡你脫離苦海,不為你的感激,只是通過諦聽對未來的感知,小僧知道在這三界之中沒人能毀滅大聖,即便是今天小僧不來這半指山,終有一天大聖也能掙脫這佛法枷鎖的束縛,到那時候大聖就會徹底被這阿修羅界的戾氣給迷失了心智,這三界之中將沒人再是大聖的對手,那時候才是三界的真正災難,這不是小僧想要看到的結果!”

轉瞬之間,地藏王菩薩的身軀已經在岩漿的熱浪之中縮水了將近一半,頭頂的普照佛光也達到了一個極限,血色戾氣盡數消融,萬丈佛光映的半指山的方圓百里一片前所未有的祥和。

萬佛朝宗!

有人敢在阿修羅界施展佛門神通,這恐怕還是前無古人的頭一遭。

百里之內的佛法枷鎖之上的六字大明咒,在這佛光普照之下,幽幽紅芒第一次出現了顫抖,每個鐵環之上的六個佛門真言,在這佛光的普照之下,如同狂風之中的幼苗搖搖欲墜,好像是隨時都會在這萬丈佛光的普照之下,土崩瓦解一般。

兩側魔神石像之上,已經不知道被風乾了多少歲月的兩具幹骨,在這萬丈佛光普照之下,也第一次出現了罕見的異動。

懸掛在魔神石像之上如枯木一般的幹骨,在這萬丈佛光之下,有了枯木逢春的跡象,乾枯極盡風化的枯骨好似受到了,春雨滋潤的枯木一般,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逐漸飽滿起來。

佛光普照,本就是驅邪避祟普渡眾生,想來那被懸掛在半指山魔神石像之上的兩具枯骨,也定然是在生前承受了什麼不白之冤,才在被人強行懸掛至此,直至被戾氣腐蝕為局枯骨的。

地藏王菩薩並不去在意佛光普照之下的這些細枝末節,他本就是為了普渡眾生這才留在了阿鼻地獄,若是能在拯救孫悟空的時候,順利超度兩具枉死的神魂,也算是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的功德無量。

地藏王菩薩知道留給自己的時間依然不多,所以他也就簡明扼要的挑了一些重中之重的話,向孫悟空繼續交代道:“小僧這一生的修行,都誓在那地獄不空誓不成佛這八個字的精髓之中,小僧坐化後的唯一遺願不是要求大聖皈依佛門,小僧雖身在這阿鼻地獄之中,也知曉那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典故,所以小僧不要求大聖在脫離苦海之後一心向善,只求大聖在以後的日子裡儘量不要去傷及無辜!”

孫悟空閉目假裝思索,其實是不想去看地藏王此刻逐漸縮水的形象。

地藏王也知道孫悟空的心思,所以他也不去刻意要求孫悟空答應自己,畢竟是強扭的瓜不甜,強迫別人做事終究不是什麼長久之計,一切的結局終歸還是要聽天由命,順其自然。

有些事情操之過急,反而會有拔苗助長與遺願背道而馳的跡象,尤其是對待孫悟空這樣沒怎麼受過教化的妖猴而言,就更加不能操之過急,凡事只能是點到即止,不可強求。

地藏王知道孫悟空在聽,對於這個妖猴的種種劣跡,地藏王菩薩也是記在心裡,但他有種執念孫悟空的本性不壞,之所以事情發展到今天不可挽回的地步,一切的根源也只在於當初大鬧天宮之前,那些手握重權的天庭大佬的自以為是和欲加之罪,所造的孽才留下了以後大鬧天宮的禍根。

當初的孫悟空就像是一塊可以精雕細琢的璞玉,可惜落在了天庭那些沒有慧眼的大佬的手裡,他們的自以為是才是徹底惡化孫悟空內心對人性認知的開端。

即便是在如今,地藏王菩薩依舊覺得孫悟空的骨子裡並沒有壞透,還有浪子回頭的餘地,可依舊是沒有人願意伸手拉一把這個深陷沼澤的可憐蟲,反而還有人想著落井下石將這個不受教化的野猴子給推向那暗無天日的萬丈深淵。

那些人沒有諦聽獸的輔佐,自然是無從知曉這種後果自負的嚴重性,是這個三界不足以承受的。

所以地藏王菩薩想通過自己的大善,感化這個已是面臨魔化的猢猻,想在他尚未成魔之前,在他內心最深的黑暗處種上一粒,有朝一日可以驅散黑暗的善意種子。

這粒種子就是地藏王菩薩坐化以後所化的舍利子,舍利子是佛陀靈魂的最終歸屬,也是佛陀生前的精髓結晶,包涵了地藏王菩薩對佛法真善美的感悟,以及赫赫有名的地藏心經等等,這些東西都是有朝一日在孫悟空被逼走途無路之時,在成魔以後能及時拉他回頭的希望所在。

孫悟空是個聰明伶俐的猴子,地藏王菩薩知道他已經聽懂自己的點撥,但他仍舊有些不放心的說道:“大聖,在小僧坐化以後,還希望大聖能不計前嫌的收下我的這頭坐騎諦聽,雖然之前它在真假孫悟空一事上,對大聖有所隱瞞,但還往大聖能不計前嫌,畢竟失去了我,他將會無立足之地!”

或許是害怕孫悟空會拒絕自己,地藏王菩薩還不忘強調一聲:“這孽畜的智商雖然讓人堪憂,但它卻擁有聽聆聽萬物,識別人心險惡的能力,雖說不能做到真正意義的驅兇避禍,但也可以在大方位之上為你指引方向,不至於讓你陷入萬劫不復的地步!”

身軀已經如同侏儒般大小的地藏王菩薩,努力的伸出了一隻手掌,看樣子是想在臨終之前,最後一次去撫摸一下陪伴了自己一萬年的座下靈獸的虎頭,奈何這諦聽獸的身軀太過龐大,即便是此刻它如同溫順的家貓,匍匐在地藏王的身邊,仍舊有一人多高的樣子,即便是沒有坐化前的地藏王菩薩,要想在打坐時去撫摸一下的諦聽獸的虎頭也是極為勉強。

就更別提此刻身高已經是侏儒大小的地藏王近,努力掙扎了一下終究還是沒能成功,地藏王也就不做那無用的掙扎了,好在哪諦聽獸是與地藏王菩薩通了靈的神獸,地藏王一抬手諦聽獸就知道地藏王菩薩心中的想法,所以還不等地藏王菩薩的手臂再次合十,諦聽獸的虎頭就已經乖巧的湊到了地藏王的手掌之上。

一切的默契盡在不言之中!

地藏王菩薩的手掌輕輕揉摸著諦聽獸的虎頭,看向它的眼神也多了一絲晦澀難懂的複雜神情:“孽畜,我知道你心中的想法,本座要你輔助大聖,你心中定然有所不服,但你要時刻記得,本座是否還能有重生之日就看大聖能否突破當前的心境,所以要想本座再生,你就要時刻跟隨在大聖左右,切記不可有二心,從此待大聖要像對本座一樣忠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