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水塔”在哪裡? 40年來增加300多個湖泊, 究竟是為什麼

我國國土遼闊,面積達到了960萬平方公里,位居世界第三位。從西北地區的新疆,再到南方的沿海城市,我國各種各樣的地形參差不齊。其中,水源地一直被認為是文明起源的地方,我國的兩大湖區就分佈在長江中下游以及青藏高原。

“亞洲水塔”在哪裡? 40年來增加300多個湖泊, 究竟是為什麼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青藏高原地區和新疆地區一樣,都是屬於山脈連綿不絕,很少能夠看到水源的地方。長江就不必說了,作為中國境內的第一長河,長江沿岸的居民受到了不少的惠澤。然而實際上,青藏高原湖區卻是一片廣闊的水源聚集地。包括長江在內的許多河流,雖然我們看到的出海口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但是事實是它們的源頭的確就在青藏高原地區。根據環境專家的不完全統計,目前無論是蓄水量,湖泊的數量還是水域的面積,青藏高原湖區遙遙領先於亞洲的其他湖區。

“亞洲水塔”在哪裡? 40年來增加300多個湖泊, 究竟是為什麼


正是因為青藏高原湖區磅礴的蓄水量,而且它所處的位置海拔高度都在六千米左右,就像是一個水塔源源不斷地向下倒水,所以青藏高原地區也被稱為是“亞洲水塔”。除此之外,我國的環境專家在對青藏高原湖區的跟蹤研究發現,目前青藏高原湖泊的水域還在不斷地增加,蓄水量以及湖泊的面積也在逐年升高。當然,這些專家們不需要一步一個腳印地前往水源地進行實地調查。通過現代的高科技技術,只需要調用衛星雷達的偵察技術,就能夠實時地查看全時間範圍內的水域情況。

“亞洲水塔”在哪裡? 40年來增加300多個湖泊, 究竟是為什麼


而且學術的領域是沒有國界之分的,中國的科學家可以利用美國的學術資源設備,美國的科學家也可以使用中國的科學儀器。前段時間,中國的科學家們在研究青藏高原湖泊信息的時候,不僅參考了近五十年以來中國發射的衛星圖像,還研究了美國等其他國家對青藏高原湖區的衛星資料。通過綜合的比較,科學家們發現了青藏高原湖區的水源優勢依然處於世界領先的水平。經過統計之後,青藏高原湖區大於一平方千米的湖泊比五十年前增加了近四十個,達到了一千四百多個。

“亞洲水塔”在哪裡? 40年來增加300多個湖泊, 究竟是為什麼


不僅如此湖泊的數量有所增加,青藏高原湖區的湖泊平均面積也在不斷地增加。其中,最著名的青海湖面積增加了四分之一,由四萬平方千米增加到五萬平方千米。而整個青藏高原湖區的面積大約比兩個青海湖的面積還要大。說到面積增加最快的湖泊,我們不得不提到色林錯。色林錯的地理位置在協德鄉與雄梅鎮。在過去四十年的時間裡,色林錯增加的面積超過了百分之四十六,接近一半。科學家根據色林錯面積增加曲線推測,不需要再過多久,色林錯就會超越青海湖,成為中國最大的湖泊。

“亞洲水塔”在哪裡? 40年來增加300多個湖泊, 究竟是為什麼


雖然在整個數據週期中,青藏高原湖區整體呈增長趨勢。但是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增長曲線,會發現在1970年到1995年間,青藏高原湖區不僅沒有增長,甚至有減少的現象發生。不過再此之後,青藏高原湖泊面積的增長曲急速增長,發展到現在這種地步。專家分析這與印度洋的海洋氣候有著緊密的聯繫,並且會一直持續到203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