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疫情,美股暴跌,最大的不確定性來了


北京時間3月12日晚,美股再次暴跌,三大指數跌近10%。創1987年以來32年最慘記錄。

3月11日,巴菲特回應,此次美股暴跌是他有生之年也沒見過的。

百年疫情,美股暴跌,最大的不確定性來了

中國疫情趨於可控的時候,疫情在歐洲為核心的全球爆發。很多國家會因經濟、政治、人文等條件無法控制。全球一體化下人員的高頻流動,使具有強傳染性的冠狀病毒,會讓世界各個角落反覆受到感染。

美股在經歷十年大牛市的繁榮後,半個月來兩次熔斷,暴跌近30%。生動的

給我們演示了“不確定性”。後續的全球經濟將進入新的格局。

科學高速發展的背面是“不穩定”、“不確定”、“複雜”和“模糊”。也給我們警醒重新看待未來。

有幾位專家的理論在此引用,共同學習:

一、王東嶽,《物演通論》,遞弱代償原理

遞弱代償,出自王東嶽的《物演通論(第3版)》哲學核心。遞弱代償,就是說世間之物,後衍的物種的生存強度(生存的頑強程度)總是呈現遞減態勢,一代比一代弱,於是,要想生存下去,就得不斷地尋找更多的支持因素,這個支持因素就是“代償”。

人類文明也同樣在這個規律之中。貌似越來越強,但是個體依賴性越來越大,總體生存度越來越低。人類文明也同樣在這個規律之中。貌似越來越強,但是個體依賴性越來越大,總體生存度越來越低。

所以他認為人類目前即將進入後科學時代,科學的發展的反面是“不確定性”、“脆弱性”加強。尊重自然規律,不要盲目追求速度。


二、納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反脆弱

塔勒布著有《反脆弱》一書,也是《黑天鵝》、《隨機漫步的傻瓜》的作者。

脆弱是指因為波動和不確定而承受損失。反脆弱則是讓自己避免這些損失,甚至因此獲利。既然黑天鵝事件無法避免,那就想辦法從中獲取最大利益,每一件事情都會從波動得到利益或承受損失。

尼采說,殺不死我的,使我更強大。

不要浪費任何一次危機。

如何做到“反脆弱”?

脆弱的反面並不是堅強或堅韌。而脆弱的反面應該是不僅在風險中保全自我,而且變得更好、更有力量。

1.凡是複雜體系,就不能過度依賴控制和追求確定性和秩序感來尋求安全。否則就容易成為脆弱推手。

2.反脆弱有個基本模型就是不對稱結構。也就是說,我付出的成本很低(達到極限也是我能承受的),但我的收益可以做到很大。中國十年前房地產開發商的發展模型就是反脆弱。最低的投資最大的收益。

3.槓鈴原理 槓鈴原理是指我們在任何時候都需要有可選擇性。就是當黑天鵝事件來臨時,我們可以趨利避害,選擇更安全的槓鈴的另一端,甚至能從中收益。絕對不要把自己放在無路可退,沒有選擇的境地。

這次做多石油、美股、比特幣的投資人,會有大批在這種極端事件中損失慘重。同樣疫情給我們每家企業、每個個人都帶來了衝擊。過去是否留有餘地,也是反脆弱的方法。


三、人生財富生命週期和標準普爾家庭配置象限圖

最後重新看這兩張圖。人的一生收入曲線會有變化,不同生命階段有不同是責任,不同的支出需要。另外還有意外。

百年疫情,美股暴跌,最大的不確定性來了

把資產分成如下圖的分配去安排,凡事不要孤注一擲。

百年疫情,美股暴跌,最大的不確定性來了

在經濟高速發展期,加大負債加快速度。在經濟低迷期減少負債,減慢速度。


畢竟人生不是全部是錢和工作,還有詩和遠方,還有鮮花和愛。

此生我們是路過,好好體驗當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