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雅品——硯屏


龍泉窯梅子青釉硯屏,明時期所制,高11釐米,寬13釐米。 硯屏方形,上兩端委角,下置變形花瓣式座。通體施梅子青釉,釉色瑩潤。屛面鏤雕凸雕牡丹花葉紋。 硯屏,放在硯端以檔風塵的用具,尺寸大小不一,小的可用以架筆,也是文房的擺件。瓷制硯屏製品較少。此件硯屏為明代龍泉窯燒造的獨特器物。明代龍泉窯釉層的玻璃化程度比南宋時高,釉面的玻璃質感較強,因此適合以刻畫花為主的裝飾工藝。此器胎體厚重,兩面雕刻花卉圖案。

紅木嵌螭紋玉璧硯屏,清乾隆時期所制,高21.7釐米,寬17釐米,玉璧直徑12釐米,清宮舊藏。 紅木為座,正面中間鑲嵌白玉三螭紋璧。璧上高浮雕三條螭龍盤旋嬉戲,兩隻較大者口銜靈芝,小者回首相望,均為分叉花捲尾。有仿古風韻。 木座雕變形夔龍紋,勾金線。背圓形開光,內刻乾隆御題詩文:“和闐之璞,溫潤晶瑩。琢以為璧,肉好是程。三螭蜿蜒,噓如芝英。蒸雲致雨,時若應誠。用庇嘉穀,萬寶告成。”

後題款“御題”,鈐兩方朱文方印:“幾暇怡情”、“得佳趣”。均為乾隆之閒章。


青玉梅蘭詩句硯屏,清乾隆時期所制,高11.9釐米,寬7.6釐米,厚1釐米,清宮舊藏。 青玉質。一面雕琢御製詩:“為愛衝寒意,聊成照水枝。浦翁得句後,只合罷言詩。”下鐫刻梅樹,並在老梅枝幹上雕出幾朵含苞欲放的梅花。另一面御製詩:“氣味出凡塵,丰姿自高格。把臂君主林,寧當厭生客。”下刻畫一水塘,塘邊石塊中生出幾株蘭花,蘭花搖曳婀娜,丰姿卓絕。兩面均陰刻填金。

這兩首詩是乾隆御製詩《戲成四友圖各題以句》中的兩首,為乾隆二十五年所作,故此屏的製作年代也基本同時或稍後。

白玉燈右觀書硯屏,清乾隆時期所制,硯屏長11.1釐米,寬9.3釐米,厚1.2釐米;碧玉座長14.2釐米,高7.4釐米,厚3.5釐米,清宮舊藏。 玉質溫潤細膩,呈長方形。正面高浮雕一老者坐於屋內,正在燈下看書。桌上一盞燭臺,似乎燭光搖曳。童子侍候一旁。房屋掩映在松樹之下。背面回紋內陰刻隸書:“繼晷焚膏者,觀書勤用功。置㢣當在左,據案乃宜中。詎只周人尚,應專韓氏攻。光來無影亂,照處與神融。......”


白玉快雪時晴帖硯屏,清乾隆時期所制,高6.4釐米,寬7釐米,厚0.3釐米,清宮舊藏。 白玉,玉質溫潤。正面陰刻泥金字:“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後有“山陰張侯”和“戊寅東御臨”款,後刻“席上珍”閒章。背面右上方行楷“生香”二字,下鈐白文方印“古香”。畫面正中淺浮雕梅枝,右方鈐“朗潤”等兩閒章。梅枝及印文均泥金。

紫檀木嵌玉壽星圖硯屏,清乾隆時期所制,長21.7釐米,寬12.9釐米,高24.8釐米;玉屏長14.8釐米,寬10.9釐米,清宮舊藏。 在紫檀木座上鑲嵌橢圓形青白玉硯屏,屏圍繞中軸可轉動。一面浮雕“福祿壽”三星,三人均注視一個孩童,似乎將祝福寄託給他。旁有松樹、山石、蘭草。 此物玉質溫潤,刻工精細,紫檀座邊也飾夔龍紋,中間亦飾有蘭花、靈芝、山石,可謂工精質美。

另一面刻福祿壽三星贊:文字是從《詩經》、《易經》、《尚書》中節選而來,並刻有“臣周煌敬書”,並“臣”、“周煌”朱白文方章。 周煌,四川涪州人,乾隆丁巳進士,官至兵部尚書,曾任翰林院全魁編修,並擔任《四庫全書》的總閱官。


青玉山水人物紋硯屏,清中期所制,高17.8釐米,縱12.7釐米,橫17.7釐米,清宮舊藏。 青白玉質,碧玉座。正面減地高浮雕山水人物圖景。近處於蘆葦叢生的水塘裡棲息一蓬船,船頭垂物,船上坐八人。船左一侍女,懷抱孩童,旁一男子抱物而坐。其他四人兩兩相對,似在吟詩作對。一人躲於船篷之中聆聽。

遠處山岩之間,松柏掩映之下有小橋、書屋,一樵夫正挑著柴擔下山。整幅畫面好似一寄情山水,悠然自得的世外桃源。 背面屏心光素,四周以回紋錦地邊裝飾。下承碧玉座為仿木座形式,雕刻番蓮花為飾。

白玉壽星松鶴紋硯屏,清中期所制,直徑8.3釐米,厚0.4釐米,清宮舊藏。 硯屏圓形,玉質潔白潤澤。正面浮雕壽星老人手捧壽桃,策杖佇立,旁邊輕鬆翠柏,流水潺潺。背面正中一仙鶴,鶴頭似鵝,回首站立於松石旁。周圍山石祥雲相伴。 硯屏為清代重要的室內陳設用品,也是常見的文房用具,一般都配有各種木座。此屏所配木座,鏤空捲雲紋和花草紋,精緻小巧,造型優美。


象牙浮雕山水人物紋硯屏,清晚期所制,長21釐米,寬10.6釐米。 硯屏象牙雕成。屏心正面為浮雕山水人物圖。庭院內,一年輕婦人正立於桌後提筆書寫;另一女子雙手攜琴立於桌前;小童則畢恭畢敬地站在桌旁不遠處。庭院內置有假山、盆景,栽有松、梅。透過圍牆的圓窗隱約可見水波微漾,似於秋冬之交。

屏背面陰刻行書“問雁幾回修尺素,見霜先為製衣裳”,“慰懷”款。屏座為硬木座,上嵌象牙柱頭及四個透雕站牙。 此器中畫面的情景與詩句相互呼應,觀者已然感受到了人物的思念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