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男人霸佔了90後的童年,出道30年,與周星馳有著“不解之緣”

在大陸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代人的心裡,有一個演員可謂是揮之不去的記憶。他會說一長串的臺詞,他會做無比誇張的動作,他有數不清的小機靈,他有一張人畜無害的漫畫臉。

沒錯,他就是張衛健。一個統治了90後童年記憶的電視霸主。

這個男人霸佔了90後的童年,出道30年,與周星馳有著“不解之緣”

很多說他是“電視版周星馳”,因為兩個人都演喜劇,且都受到年輕觀眾的歡迎。既然要說張衛健,那首先就要看看他與星爺的淵源。看看這兩位喜劇大師,到底有何不同。

張衛健出道跟周星馳年代相近,但起點更高。1984年他就拿下TVB新秀歌唱大賽金獎,可惜一直是有名氣沒人氣,反而周星馳則是從跑龍套演到了TVB的當紅小生,可謂是後來居上,事業之路遠比張衛健順遂得多。

而九十年代開始,兩人差距更快加大。

周星馳拍了《咖喱辣椒》、《一本漫畫闖天涯》,無厘頭的演技初窺門徑,積攢了觀眾緣,最後靠《賭聖》打破了香港歷史票房記錄,從星仔變為星爺。

這個男人霸佔了90後的童年,出道30年,與周星馳有著“不解之緣”

賭聖上映過三千萬時,報紙上的答謝廣告

​而此時,張衛健也開始走紅,拍了一部港劇《老友鬼鬼》。

跟周星馳破票房紀錄一樣,他也破了當年收視的紀錄。

這個男人霸佔了90後的童年,出道30年,與周星馳有著“不解之緣”

老友鬼鬼劇照

這部劇與周星馳之前的一些電視作品,都屬於是港劇當中的“異類”。

因為香港電視觀眾的收視群決定的,以師奶為主,中年婦女愛看什麼便拍什麼。所以大家經常能看到從第一集開始爭吵到最後一集的香港特色風味撕比劇。中間的話題無非是“打小三”、“爭家產”、“撕閨蜜”等大媽們津津樂道的日常話題。

而周星馳拍的《他來自江湖》跟《蓋世豪俠》兩套劇,當時吸引了一些男性觀眾加入收看。可是他很快就轉入到電影圈,直到張衛健的《老友鬼鬼》《日月神劍》,喜劇類的港劇風格進一步得到了確立。

但現在重看,兩人的作品從一開始就有明顯的風格差異。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這兩個喜劇演員的表演方式完全不一樣。

周星馳無論是早期還是後期,都有強烈的語言諷刺性,邏輯獨特,笑料也更尖銳,很適合電影拍攝。看他出盡奇謀戲弄別人,甚至是明顯的歧視、嘲笑,都會給觀眾以強烈的喜劇感。

這個男人霸佔了90後的童年,出道30年,與周星馳有著“不解之緣”

而張衛健的喜劇是機靈的,但並不成熟,沒有周那麼強的大局觀跟思想高度,很卡通,就像日本少年動漫的男主角,熱血又向上,刻薄的元素極少,無疑更受小孩子歡迎,更適合一連二三十集的長劇去表現。

論藝術上的表現高度,無疑是周星馳更高一籌,且更有成熟度。但放到電視熒屏上,張衛健這種人畜無害的喜劇手法,也獲得了更多學生觀眾的支持。

現在我們都說張衛健是“電視皇帝”,但其實他曾是香港一年之內拍片最多的男演員。

那是1993年。

那時候他剛靠電視走紅,就進入了電影圈。被稱為是“周星馳接班人”。但按今天的飯圈詞彙來講,其實是有點“碰宇宙瓷”的感覺,屬於片商為了宣傳造勢,強把兩人五五開的騷操作,實際看了當時張衛健電影的觀眾,都能知道,儘管題材一樣,但從成品上看,質量與周星馳根本不在同一層次。

很快,他就因為電影拍的太多太濫,名聲臭了,在香港甚至兩年沒有戲可拍。如果不是《西遊記》的橫空出世,他也許就會就此沉寂,變為那個年代一閃而過的流星之一,再不被人們記起。

說到《西遊記》,現在大家想到的都是兩開花的六小齡童。

但實際上,張衛健的《西遊記》無論從收視率上,還是從知名度上,在除了內地以外的市場,都不遜色於六小齡童的版本。甚至為TVB電視臺創下了一年過億廣告費的超級記錄,說是經典,絕不為過。

這個男人霸佔了90後的童年,出道30年,與周星馳有著“不解之緣”

如果想對比周星馳與張衛健的不同,那看《大話西遊》與張版的《西遊記》,可謂是最好的選擇。

一個是深刻內斂、悲劇內核,一個是活潑歡脫、陽光少年,面對的受眾,以及出來的效果全然不同,張衛健式的喜劇風格,至此完全定型。

這之後,張衛健的喜劇之路堪稱順遂,拍了《少年英雄方世玉》,成功從粵語區火到了內地,令大陸觀眾認識了這個碎嘴子的帥氣少年,雖然那時他已經30多歲了。

之後,他又拍了《鹿鼎記》。很巧的一點,導演正是曾拍過電影版《鹿鼎記》的王晶。而那部電影版的主演恰好是周星馳。

由於是一貫以重複自己為樂趣的王晶執筆,無可避免的安插了跟電影版相似的劇情,但依然是很成功的走出一條新路,不再有電影版的政治諷喻,而是乾淨的張衛健方式,更柔和,也更適合電視觀眾的觀看習慣。

這個男人霸佔了90後的童年,出道30年,與周星馳有著“不解之緣”

到了更以後的《功夫足球》,就算是張衛健所謂抄襲周星馳的最後階段。

這部劇算是大製作,也是《少林足球》出品人投資,擺明了是為了搶星爺的熱度。出來的效果,也的確不好看,徹底粉碎了張衛健一手建立起的收視神話。相信年紀稍大的觀眾還能記得這部劇,因為宣傳的時候鋪天蓋地,可收視率卻特別謙虛,連電視臺年度前十都排不進去。

但有一點是值得肯定的,雖然題材跟風,可故事裡講的仍然是張衛健的那點事。

這個男人霸佔了90後的童年,出道30年,與周星馳有著“不解之緣”

《少林足球》是非常高級的喜劇。

它本身是一個很悲劇的內核,講中年人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重拾失去的自尊,話題十分沉重,也給人極大的激勵,可謂是笑中帶淚的喜劇代表。

而《功夫足球》,在意的卻不是勵志。從劇本設定到人物的演法,都與《少林足球》有很大差異。而這其中的差異,也正是周與張的根本分別。

我至今記得,結局的時候,張衛健在電臺接受主持人採訪,講自己跟女主角容祖兒的愛情經歷,一面放著自己的歌,一面拿出來一支菸點上。

這種近乎刻意的煽情戲路是周星馳從來不用的,但對於電視劇來說這樣的感情鋪排就很必要,最終還是很俗套的感動了收音機前的容祖兒,回來跟他結婚。

這就是電視劇,過程要感動,結局總歸溫馨。而周的電影結局往往有不可挽回的傷感——這也是兩人最大的差別,悲劇永遠比喜劇更令人緬懷,但無論現實主義的作品如何經典,這個世界總要有人去寫童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