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报》快评:保有辽足情怀,远离利益绑架


《球报》独家报道

这两天新冠肺炎疫情势头已呈现出消退的迹象,但在辽沈足球圈却因为“辽沈合并”的新闻而被激起了千层浪。

《球报》快评:保有辽足情怀,远离利益绑架


根据《足球报》特约记者林晓华报道——庄毅公开承诺:一旦辽宁宏运队无缘中甲联赛,沈阳城市足球俱乐部将接收辽宁宏运队所有球员和梯队。由此外界开始认定,沈阳城建队投资人庄毅在承受了辽宁体育部门的压力后,将主动整合辽沈足球资源。

由于众多球迷对足球领域相关政策的不熟悉,实际上想要实现“辽沈合并”这一目标根本没法达成。首先是足协严禁同一级别球队互相收购,几年前大连阿尔滨和大连实德的并购案就已经被中国足协所强力拒绝,为这一做法画下了红线。

《球报》快评:保有辽足情怀,远离利益绑架


其次是俱乐部变更注册地,这一点也已经被足协所禁止——俱乐部因转让而改变注册协会的,将失去职业联赛准入资格。《足球报》文章最后说“甚至未来球队的注册地也可能由沈阳市足协改为辽宁省足协”这基本上很难实现,除非“合并”之后的“新辽足”愿意放弃中甲联赛资格,再从中冠联赛重新起步。本赛季众多中甲乙球队都选择了解散,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因为俱乐部无法实行注册地变更,导致很难在原来所在的城市找到合适的接盘企业,或者外地企业去异地经营足球。

《球报》快评:保有辽足情怀,远离利益绑架


第三点就是目前辽足队员中还不太具备特别突出的实力,使得沈阳城建去花大力气经历“阵痛期”去完成“辽沈合并”。辽足近些年出售的球员从国家队的于汉超、杨旭、张鹭、丁海峰、石笑天开始,到金泰延、胡延强、丁捷、杨宇等当打之年队员,再到上赛季的杨帅和冯伯元等潜力新星。球队成绩也是一路下滑,很明显就体现出球队的真实实力。

《球报》快评:保有辽足情怀,远离利益绑架


上赛季辽足是在联赛最后阶段的甲乙级附加赛中,依靠客场进球多的优势才惊险保级,在面对中乙第四名苏州东吴的比赛中,辽足并未展现出绝对的实力。在首回合比赛中,苏州东吴就在比赛最后阶段错失了取得客场进球的单刀机会。第二回合扳平比分后,比赛还剩30分钟,苏州东吴也掌握了比赛的主动权,有一次头球攻门也非常接近逆转比分。

《球报》快评:保有辽足情怀,远离利益绑架


由于早在9月份,沈阳城建就已经确定冲甲成功。沈阳城建主教练于明也早早就为考虑如何进一步补强球队。辽足与东吴的附加赛时,于明特意从大连老家回到沈阳,现场观看了在辽足主场的比赛,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察两队是否有特别出色的球员。但当记者希望他能对两队进行点评时,与记者非常熟悉的于明指导很客气地摆手婉拒。

上赛季沈阳城建在主教练于明等老辽足团队的带领下,从联赛中段开始发力,以一波14连胜昂首迈入中甲。球队团结努力的氛围给《球报》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辽沈足球专业人士同时还认为这批球员还有持续进步的空间。前不久,沈阳城建还刚刚宣布了新赛季三名外援签约加盟的消息,而这三人的位置恰恰也是之前沈阳城建急需补强的短板。这也就不难看出,沈阳城建在内援方面的需要将更倾向于轮换队员和潜力新星。在这一点上,辽足现有队员中有多少人可以补充到城建队中?

《球报》快评:保有辽足情怀,远离利益绑架


如果仔细分析《足球报》的这一篇报道,颇有些孙权劝进曹操的意味。明面上是为“老辽足”庄毅竖起了“忠肝义胆”的人设,实际上却丢给了他一个烫手的山芋。当外界把视线转移到庄毅和于明身上的同时,有一些人就可以挥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诚然庄毅在当选辽宁省足协足协后的讲话中,提到“愿意与各位同仁一起重塑辽宁足球的辉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需要“收购”所有辽足的队员和梯队。实际上早在三年前,庄毅确实与辽足有过收购的接触,但是辽足背后混乱的股东架构和巨额的欠税还是让“辽足老臣”望而却步。

《球报》快评:保有辽足情怀,远离利益绑架


如今沈阳城建的一线队成绩和青少年培养都在步入正轨,从人员架构到训练理念,“老辽足”的印记清晰可见,这就已经体现了庄毅的“辽足情怀”。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极其生硬地“嫁接”辽沈足球,出现两败俱伤的情况也并非不可能。

辽沈足球需要重塑辉煌,但这一过程需要尊重足球的客观规律、尊重中国足协的法律规条、尊重每位参与者的个人意愿。辽宁足球曾称霸中国足坛,中国足球也从沈阳崛起,辽沈足球东山再起需要“辽足情怀”,但要原理“利益绑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