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第二戰場,把“萬一”甩給商業帝國


開闢第二戰場,把“萬一”甩給商業帝國


——人民無意識的情況下,賦權平臺碾壓與吞噬實體世界

實體世界,生產者是價值的創造主體,價值應該屬於生產者。但在智能世界,消費者是價值創造的主體。

這是因為:消費者的休閒時間是互聯網平臺的水電氣,是人工智能的原材料;消費者的智能手機和電腦是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消費者的消費賦予了互聯網平臺向生產者徵收分銷佣金的權力。

按照社會主義按勞分配的原則,消費者創造的價值應該屬於消費者(人民),但卻按照舊規則被記入生產者(科技巨頭)的名下,這就結構性的催生出不斷擴張的商業帝國。

——資本捏著公共網絡的脖子;人民無意識的捏著商業帝國的脖子

我們的公共網絡的脖子始終被資本(設置的制度)掐著,“萬一”與風險始終指向我們每個人。在過程中,我們越發展,我們面臨的風險與成本越高,我們面臨的“萬一”越多。

如何把“萬一”甩給商業帝國?而不是我們?答案是到商業帝國的平臺中去傳播,去告訴人民自己是智能化創造的主體力量,應該獲得商業民主權。

全民萬分之一的真正認知和推動認知革命,商業帝國就面臨“萬一”認知者從10萬到100萬的風險。商業帝國面對這個“萬一”會毫無辦法,因為商業帝國的基礎設施是人民提供的,商業帝國的原料是人民提供的,商業帝國收取分銷和廣告佣金的權力來自消費賦權。因此,在商業帝國的網絡中,人民掐著商業帝國的脖子(這也是商業帝國不敢直接向人民收費的根源)。我們傳播對人民有利的商業民主與智能社會,商業帝國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即使它封殺,我們新建、再組織依然沒有任何成本。

——真行長與真股東再組織,把“萬一”甩給商業帝國的起點

17萬時間銀行行長,關注公共網絡公眾號“六個臭皮匠”,對每篇文章點贊並轉發。使每篇文章形成10萬+的閱讀率,這就把“萬一”和風險甩給了商業帝國。因為17萬真行長和真股東再組織170萬真股東關注、點贊與分享是一種必然。170萬真股東分享,影響半徑是1.7億人(每個人的朋友圈至少有100人)。

這是一個大家一眼能看懂的結構,只有大家都能看出“萬一”已經指向商業帝國,大家才會真正理解商業民主。

——商業帝國的“萬一”,是商業民主的一萬

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為什麼現在社會不動,人的思維順序是避害趨利。

所有傳統平臺不能對商業帝國形成威脅的根源:所有平臺都在資本設置的“萬一”與風險之中,“萬一”讓平臺內的信任無法形成,“萬一”讓每個人不願意承擔成本。

要破局需要改變“萬一”指向。要改變“萬一”指向,就要到(人民提供智能化三要素的)商業帝國的平臺中,解決信息不對稱,讓每個人不需要考慮利益,而只考慮是非。沒有害,思維才能趨利(商業民主)。思維趨利,人民才會發現和推動商業民主快速發生,商業民主發生,我們面臨的各種難題才能迎刃而解。

大家想一想為什麼王寶強離婚案會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

答案:無風險+熟悉+談資+獵奇心理

如果我們把全部力量集中推動一個公眾號上的文章,所有文章圍繞商業民主與智能社會展開,那麼,自然就形成了無風險的要件。無風險的基礎上,系統分享帶來的是熟悉,熟悉之上是談資,談資之上是商業民主。

大家再想想為什麼專家、學者、大V、自媒體不願意站出來?

答案是:公共網絡的性命捏在資本的手中,“萬一”指向我們,“萬一”讓別人不願意加入我們。

開闢第二戰場,我們到人民掌控商業帝國的命運的微信中,“萬一”指向商業帝國。專家、學者、大V、自媒體一看全是10萬+,自然看到100萬+,自然願意加入把“萬一”甩給商業帝國的戰爭中,大量10萬+碰撞,一夜之間也就成了水到渠成。

——人民的力量源自於人民的自組織能力

互聯網把人民鏈接成了一個超級大腦。這個大腦在無意識的情況下,可以為商業帝國開創十萬億級別的價值,可以孵化出人工智能。這個大腦如果產生意識和組織能力,那麼,它能給社會創造的價值將是革命性的,也是飛躍性的。十萬+真行長和真股東到商業帝國內開啟第2戰場,是人民自組織的訓練,就如同一個嬰兒開始姍姍學步。

希望每一位真行長、真股東成為人民自組織的起點與支點。每個人的貢獻不僅保留在公共網絡之內,更保存在第三方的平臺中,這些都是行長審核的重要依據。

讓“萬一”指向商業帝國,始於每位真行長、真股東的付出!

讓“萬一”指向商業帝國,是商業民主的開始!

讓“萬一”被商業帝國發現,是合作的開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