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算還是天算

一秒看透本質的人,和一輩子都看不透本質的人,有著本質區別。

為什麼很難看透本質呢?

因為,人的複雜在於:個體和群體。

看透,就得深刻理解群體和個體,但,個體和群體都有所不同。

群體做事三原則:

只看態度不看事實。

只認動機不認是非。

只論親疏不論道理。

所謂烏合之眾:沒有獨立思考能力,或者自以為是的獨立思考能力。所以看群體比看個體簡單,只需要:

內在,抓群體感情,

外在,看群體動機。

牢記:群體不想探究事實,只管自己的態度,並熱衷於將事實扭曲成自己相信的模樣。

譬如某肺炎:

從無煙期:除開當事人,幾乎沒有人知道。

到冒煙期:除開某漢市,幾乎沒有別地在意。

到起火期:死了不到100人時口罩就賣光了……

無煙期——做事態度——與我無關

冒煙期——做事動機——旁觀心態

起火期——各種騷操作,無腦賣藥操作……

每6秒就得火化一個的心血管疾病,每10分鐘就人車合一的高速車禍,在群體看來,只是一堆統計數據。

謠言在群體中,總是傳播得比真相快。

因為謠言往往比現實更加有害或更加有利。

以大多數人的見識和辨別能力,並不能看清水面之下的種種。

這真是一次識人性,明世理的好機會。

好吧,不討論疫情,繼續群體心理……

群體動機邏輯:意見領袖說啥就做啥。因為以群體的腦力水平和見識高低,他們不喜歡邏輯,喜歡理想化的口號,他們只會聽意見領袖的話……並奉之為神,以此指導自己的行動。

這也是為什麼,領導講話都像喊口號。

看穿群體並操控群體者以此進化成肉食者。

不需要你控制整個群體,控制群體的公認領袖即可。

所謂蜂后工程。

對於群體:用煽動他們情感的方式與其交流,並給他們看似合理的理由,給他們認為合理的事實,讓他們自己給自己找理由去相信。

譬如股市中莊家宰殺羊群:莊家會制定透明完善的規則,讓羊群覺得這裡安全可靠,消除羊群顧慮和恐慌,它們才會一批一批地加入……

羊群不知道:規則越是光明,背後隱藏的黑暗就越深。

莊家時不時得放利好,分紅利,時間長了還得配合每日的拉昇來穩住第一批羊群……

但,做了這些還不夠,因為底層和愚人都自私,他們是不會一下子就告訴身邊人哪裡能發財這件事情的,所以,莊家自然不會太快收割,還得過很長一段時間,等第一批羊群本身按耐不住性子,要急著當大嘴巴,把吃到草這件事情說出來。

為啥要等羊群自己推羊頭?

因為公認的羊頭會帶來一批又一批羊羔,等到羊頭從沉穩到自負,暗地裡的莊家就可以開始磨刀啦……

但,人都有從眾心理,就像你在朋友圈找答案,越是10萬+你就越愛看……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人生如棋局局新。

棋局:

1,既要看穿對手:

一切行為背後都藏有:因果,主次,情理。

2,還得看穿自己:

因為,一切行為背後都藏有一個潛在的對手。

看清對手和自己:

以此知道自己的能力邊界在哪,不玩別人玩得很好自己卻一塌糊塗的遊戲。

既然是棋局,就有棋手和棋子。

棋子:

雖然棋子是不具備思考能力的,但,在成為棋手之前你得看自己是不是一個棋子。

牢記——在段位比你高的人面前,你大概率是一顆棋子。

那些說要帶你玩網賺項目的,多半是想叫你幫他做引流推廣的。

那些總在聊創業的,多半是想讓你推一把自己好上岸的。

不同的棋有不同的功能,和打工差不多:

木偶斷了線會怎樣?會被當成垃圾扔掉。

所以,看清自己是一顆棋子後,切莫輕舉妄動。

1,要先給控制錯覺:

讓棋手覺得你可控,你便能從中習得成為棋手的套路。

2,再自我暴露:

沒事暴露一下自己的缺點,讓棋手對你放心的同時,不讓你做冒風險的那個卒,因為怕你搞砸了……

3,最後參與效應:

和棋手參與一件對他有利的壞事,在你裝傻充愣地看透一切之後,還得小心翼翼成為一個棋手。

教父說:我花了一輩子,學習如何小心。

競爭優勢效應:

當人和人都有相同利益點時,往往都偏向競爭,而非合作。

繼續講棋手:

優秀的棋手只做兩件事情:保全自己和打敗對手。

主動保固然是一種保全,打敗對手才是更好的保全。

一切行為背後都藏著:因果,主次,情理。

1,分享對手行為的因果:

做事的因:1.保全自己;2.打敗對手。

外在動機實在明顯,就比棋手的執行力。

悟性和執行力都差,那做出來的果是後果而非結果。

2,分析對手行為的主次:

做事的主:1.當下最緊急;2.未來最重要。

從當下看:對手燃眉之急在哪。

從未來看:對手放什麼長線釣哪隻大魚。

做事的次:1.對當下沒用;2.對未來沒用。

可,機器都會誤判,何況是人。所以,要看看到底對手有沒有下錯棋。

3,分析對手行為的情理:

做事的情:越缺什麼越愛秀什麼。

做事的理:越需要什麼越得不到什麼。

可世事難料算:

人算——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天算——命中註定,事在人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