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李迅雷:疫情對於全球經濟、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前瞻」李迅雷:疫情對於全球經濟、中國經濟有何影響?

總體判斷,2020年全球經濟會在震盪中處在下行趨勢。

對於我們來講,中國的疫情比較好的得到了控制。這對未來我們恢復生產,經濟的正常運轉奠定了一個非常堅實的基礎,這是非常好的一個消息。

「前瞻」李迅雷: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隨著復工潮的來臨,大家擔心復工潮會不會引發疫情反覆,從目前來講,確診人數已經是顯著下行,到今天為止新增確診人數只有140人左右,絕大多數還在武漢地區,湖北省之外只有5人,整體控制非常好。

鍾南山院士預測國內疫情有望在4月末結束,這對我們整體、對資本市場都是好消息。

不好的消息來自於海外疫情失控概率比較大,全球到目前為止已經有65個國家和地區發現了疫情的確診病例,其中韓國、意大利、伊朗形勢比較嚴峻。

「前瞻」李迅雷: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美國目前來講數據明顯還是低估。

我們計算過,全球疫情要得到控制的話,我們算一個傳播率指數(R0指數)要降到1%以下,這是什麼概念呢?

平時大家交流接觸人數/次數要降低到66%以上,否則很難得到控制。

中國的R0從爆發之初的5.3%現在降到的0.5%,它的代價是中國人的接觸頻率降低到8%以上,這是中國的體制優勢、制度優勢,通過封城、隔離、限行等等舉措使得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能夠控制住。

「前瞻」李迅雷: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海外目前很難做到這一點,這也是令人擔憂的,也是給今年的全球經濟帶來一定的不確定性。

反過來講即便沒有這樣一個疫情,全球經濟同樣處在下行趨勢中

比如2019年日本GDP增速0.7%,美國GDP增速2.3%,歐盟GDP增速是1.4%,無一例外都是下行。

即便大家看好的印度,去年的GDP也從去年增速7%以上下降到5.3%,在全球貿易摩擦和全球疫情難以控制的情況下,今年全球經濟出現了衰退跡象,恐怕這種衰退跡象還會持續下去。

這樣來講整個全球化要告一段落了,我們從這張圖上可以發現,全球商品出口佔GDP比重已經出現了一個下行拐點,疫情失控可能會對我們這些全球本來就偏弱的經濟雪上加霜。所以對全球經濟不能樂觀。

「前瞻」李迅雷: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貿易戰實際上就是逆全球化,美國希望再工業化。

美國商務部長在中國疫情暴發時還在沾沾自喜,說可以使得美國的資金迴流,美國工業化能夠加強,但實際上疫情傳播非常迅猛,中國疫情暴發對全球供應鏈帶來影響,全球疫情暴發使得全球產業鏈受到了阻斷。

為什麼最近像美國、澳大利亞、馬來西亞、加拿大都紛紛降息?

降息與全球產業鏈由於中國疫情停擺有明顯的相關性。

「前瞻」李迅雷: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所以2020年降息會持續,降息意味著流動性將進一步釋放,美聯儲突然宣佈降息50個基點也是歷史罕見。

沒有疫情,降息也是一個趨勢,因為經濟回落,投資回報率和資本回報率下降,這是一個大趨勢。

這個趨勢不是央行決定的,央行只能順應趨勢,降息本質還是在於對於經濟的擔憂,對全球經濟下行所帶來風險的擔憂,比如美國股市最近震盪非常大,也是出於對經濟下行的擔憂。

「前瞻」李迅雷: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民主黨候選人桑德斯一度很風光,昨天終於有了“超級星期二”,所以美國股市為什麼大漲,就是因為桑德斯競選為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基本落空,這樣可以使得我們對於未來的美國總統的政策有一個比較溫和的預期。

這對美國經濟有利,對全球經濟也是有利的。

不可否認桑德斯能夠崛起,和經濟貧富擴大有關的,現在低收入群體收入是在上升,中產階級收入下降非常大,財富集中度越來越高,這樣一種趨勢在短期內很難改變,也是全球結構性的問題,全球的矛盾所在。

「前瞻」李迅雷:疫情对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有何影响?

所以為什麼全球經濟會出現這麼一個弱的走勢,也是和收入分化相關,收入分化帶來的階層固化和結構固化,這和我們長期和平是相關的。和平就意味著遊戲規則不變。

所以很多東西不能只看一個方面,我們也要從正反兩個方面分析,和平當然是好事情,但是它也會帶來一種結構的固化和階層的固化。

這裡我畫的圖叫做“了不起的蓋茨比曲線”,大家可以從百度上檢索一下,它講的就是全球階層固化問題

這種固化帶來經濟的下降和低收入階層的絕望,我們不管有沒有疫情,這樣的問題註定使得全球經濟低增長、高震盪,投資者風險偏好會下降,避險需求上升。

所以,我講的是一個大的邏輯。至於這個邏輯怎麼演繹,它有反覆,但基本趨勢不變。所以,我們首先有一個基本判斷,全球應該有下行壓力,而且這種下行處在衰退當中。

來源:新浪財經,內容來自李迅雷於3月5日,

在華安基金2020春季ETF與資產配置峰會上的演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