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自然生态的破坏,传统文化的流失,彼此情感的淡漠…难道这些都是伴随城市发展无可避免的代价?答案是否定的。在这样的思考下,在空间重构主题下,我们认为:空间重构不应仅仅是物理空间本身重构。更高更远层面的空间重构应是关乎自然空间关乎情感空间的重构。

项目位于“峡口明珠”之称的湖北省宜昌市。场地本身没有更多有效资源。仅有一条荒芜贫瘠的河谷(长500米宽60米)。我们发力于此。从自然恢复角度对河谷空间进行修复和重塑,用景观元素的构建将情感进行承载和延续。

▼恢复河谷生态,重构自然与感情 Restoration of valley ecology, Reconstruction Nature and Emotion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自然空间的重构—山林溪谷

▼现场面临着巨大的护坡绿化挑战,以及河谷的生态恢复等问题▼项目平面图,提取河谷原有河道线索进行景观规划和功能布置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项目从绿化护坡,地形材料,生态重塑三个方面讲述设计过程。

生态修复最困难的是如何将河谷两岸近20米高差的护坡绿色化。我们最终选择大面积采用加筋土挡墙的做法(结构原型最早出现于5000年前良渚文化早中期,以草裹泥固土筑坝挡水)。施工期间预先在加筋土种植袋内混合大量草种和花种。仅20天仅靠雨水淋灌,护坡绿化覆盖就达到80%。植被恢复非常高效。


▼绿化护坡,场地60天植被覆盖情况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提取河谷原有河道线索进行景观规划,梳理交通流线及活动场地,使之最大化贴合原有地貌,最大限度减少破坏。在材料的取用上,所有材料尽量就地取材。包括施工过程尽量采集储蓄原有表皮土壤及废弃陶片木屑以循环再利用。


▼地形材料,且后期驳岸、置石及汀步等都取材于现场弃石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设计尽量保留现场有效植物;搭配针叶和常绿阔叶形成混交林;长远考虑快慢生植物未来成林的效果。选用更多单位叶面积吸附颗粒物更强的植物使之更有效降低PM2.5以净化空气。经测算当河谷绿化覆盖绿从原30%增加到95%,未来场地PM2.5含量将减少40%左右,夏季平均温度降降低2—3℃。


▼生态重塑,设计也充分考虑水岸和土壤的微动植物体系构建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情感空间的重构—离空之桥

Reconstruction of emotional space: the fly-away bridge

根据项目特性,两个地块分隔,联系两岸,需要桥。而中西方文化里“桥”都不单是跨越障碍到达两地的功能构筑。“桥”也是人与人,与动物,与自然的沟通,互动、交融的象征。国人的传统择居理念:栖之美好就是居而邻水。有水应有桥,有你才有家。桥又是情感“空间”的维系。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离空之桥手绘设计图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离空之桥施工过程记录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离空之桥的设计采用多维“Z”字型。以突破场地横向、纵向限制,构建出一组多层次、多维度、多空间体验的路径。由此,左右,上下,你我,人类和自然都能更好“连接”在一起。借由卞之琳的一首诗: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下看你。自然装饰了你的生活,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离空之桥,离地之上,穿梭于林空之间,谓之“离空”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夜幕下的离桥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离桥人行尺度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离桥栏杆细节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项目通过对115位访客进行问卷调查,86%的参与者对整体河谷景观的评价为“满意”或“非常满意”,特别是对离空之桥满意度达到了97%。由此可见,离空之桥的构建,带给了人们更多的趣味性和参与感。人与人的交流互动,人与自然的交融共生在此处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招商宜昌依云水岸景观设计


结语 Conclusion


项目中,我们从自然空间重构层面打造山林溪谷,从情感空间重构层面打造离空之桥。从而,完善了人类重塑自然,自然反哺人类的闭环空间结构,人在这个闭环空间又传递沟通着情感。进而生态和情感得以重构。在此我们呼吁:从自然生态及人类情感角度来思考解读并落地呈现的景观设计,才是我们所有有社会责任感的设计师应当秉持的信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