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一、公司概況

京瓷1959年起家,由日本“經營四聖”之一稻盛和夫創辦,他曾自述:“1959年,我27歲。當時只是一名陶瓷技術人員的我,在友人的幫助下,與7名同伴一道,創辦了京都陶瓷(京瓷株式會社的前身)。”京瓷以“TheNew Value Frontier”為品牌宣言,意為“不斷創造新價值”,以自身的技術、視角,開拓適應時代和市場需求的價值,力爭成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

京瓷的初期定位以陶瓷技術為核心,此後正值日本乃至全球電子行業發展的紅利期,公司憑藉準確的業務定位逐漸積累競爭優勢,在做專做細陶瓷領域的基礎上逐步擴大產能,不斷向半導體、電子、太陽能等領域發散,成為如今的“電子陶瓷之王”。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2001財年,京瓷集團的收入首次突破1萬億日元。2002年,京瓷進入全球500強企業,營業收益率名列全球第19位,資本收益率名列第15位,領先三菱10位、日立11位、東芝12位、NEC13位、三洋15位、松下16位、夏普19位、索尼21位。2018財年,京瓷的營收達15770億日元,營業利潤為1318.7億日元,淨利潤為817.9億日元。自1992財年起,26年內京瓷的收入以4.91%的GAGR實現穩定增長。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二、業務情況

目前,京瓷已形成了兩大類業務、六個子業務板塊。第一大類為零部件,包括汽車等工業零部件、半導體零部件和電子設備(即電子元器件)三個子業務;第二大類為設備與系統,包括信息通信、辦公文檔解決方案、生活與環保三個子業務。可以看出,京瓷專注於陶瓷技術,但產品涉及的領域很寬,包括電子、電信、辦公設備、機械、陶瓷刀具、人造寶石等,具有穩定的業績保障,例如,著名的英特爾CPU就是採用了京瓷的精密陶瓷IC表面封裝技術。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從產品結構來看,京瓷的零部件(包括汽車等工業零部件、半導體零部件和電子元器件)營收佔比53.9%,營業利潤佔比達到71%,是主要的利潤貢獻來源。具體到元器件業務,京瓷的相關產品主要有電容器、SAW元件、水晶元件、功率器件、連接器等。2018財年京瓷的元器件業務收入為3051.45億日元(約合185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6.7%,營業利潤為472.85億日元(約合29億人民幣),同比增長54.7%,是公司增長最快的業務。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三、成長路徑:零部件→終端產品→機器設備→系統產品→服務貿易

1、2000年之前,圍繞零部件進行橫向擴張

京瓷是以陶瓷技術為起點,逐步在橫向上擴張產品領域,在縱向上打造整條陶瓷產業鏈,因此京瓷的產品路徑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橫向業務擴張(1959年-2000年),第二階段為縱向延伸(2000年至今)。京瓷最初專門生產電子設備的陶瓷零部件,在陶瓷零部件行業做專做強的同時,逐步涉足相關的陶瓷IC封裝、陶瓷應用產品(切割工具、珠寶、太陽能)等領域。80年代,通過併購賽博電子、DDI、Elco三家公司,京瓷進入電信設備和服務領域。90年代,通過併購AVX,京瓷強化了元器件的生產。藉助併購和自我發展,1995年左右,京瓷的零部件和設備系統兩大類業務已經基本成型,除材料和零部件外,還擁有終端產品、機器設備等高機能化、複合化產品。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2、2000年之後,從零部件到產品成品縱向延伸

2000年後,京瓷主要對下游市場進行縱向延伸,設備和半導體業務是重點。2008年京瓷收購松下的手機業務部門,進一步鞏固在電信設備市場的地位。2009年京瓷收購德國TA公司,2011年在越南成立子公司,開拓海外的信息設備業務,主攻打印機、多功能產品等。在半導體領域,自2013年起,京瓷相繼開發了PCB、有機基板、功率半導體業務,並將涉足領域進一步拓寬至醫療健康領域。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總結來看,京瓷的“勝利方程式”可以歸納為“零部件→終端產品→機器設備→系統產品→服務貿易”的產品擴張路徑。在公司內部,京瓷一方面利用獨創的材料技術和先進的工藝,不斷深入研發,挑戰新技術,追求極限性能,支撐業務縱向深入;另一方面又通過持續的創新推動,佈局材料、半導體、電子、通信和信息設備、環境能源、醫療健康等產業鏈,實現市場的橫向擴張。在外部市場,京瓷憑藉對優秀企業的兼併收購,以及長遠、準確的投資佈局眼光,快速實現橫、縱向發展,不斷擴大集團優勢。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四、卓越的領路人:稻盛和夫和他的京瓷哲學

稻盛和夫:京瓷文化的奠基人。提日本京瓷,不得不講稻盛和夫。他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KDDI),兩家公司都進入了世界500強。2010年1月,稻盛和夫出任破產重建的日航董事長,到2011年3月底共424天,一年創造了日航歷史上空前的1884億日元的利潤(而前一年同期日航的虧損額也有約1800億),拯救了日本航空。

“京瓷哲學”和“阿米巴經營”:支撐京瓷基業長青的企業文化。創業之初,稻盛和夫一直在思考“經營應該依靠什麼”,得出的結論是:“人心”最為重要。這種“以心為本”的出發點孕育出了“京瓷哲學”和“阿米巴經營”,使得京瓷歷經現代史上四次經濟危機而屹立不倒,成為全球企業界的神話。

“京瓷哲學”就是把“作為人何謂正確”作為判斷事物的基準,強調在任何時候都要做到光明正大、認真努力,它既是人生哲學,也是經營哲學。京瓷哲學包含著“追求全體員工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的幸福”、“知己和利他”、“敬天愛人”等等經營理念。所謂“敬天”,就是按事物的本性做事。所謂“愛人”,就是按人的本性做人,稻盛和夫把“敬天愛人”落到了實處,他把員工利益放在股東利益之前,和合作者、供應商都保持著長期的關係。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阿米巴經營”是稻盛在京瓷公司的經營過程中,為實現京瓷的經營理念而獨創的經營管理手法。在阿米巴經營中,把公司組織劃分為被稱作“阿米巴”的小集體,每個阿米巴有5到50人不等,是獨立的利潤中心,集生產、會計、經營於一體。各個阿米巴的領導者自行制定計劃,進行業績管理、勞務管理,並依靠阿米巴成員的智慧和努力來完成目標。包括稻盛創立的京瓷公司、KDDI以及稻盛主導重建的日本航空在內,目前已有700多家企業引進了阿米巴經營。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五、以技術創新和市場創新為先導,始終堅持精益求精

自成立之日起,創新精神就深深根植於京瓷的文化中。最初由於高科技陶瓷技術尚未成熟,稻盛和夫等創立者為了研製出符合訂貨廠家提出的高精密度產品,反覆進行燒結,對陶瓷成品進行觀察、比較、分析,在毫無經驗可借鑑的條件下進行原發性創新,逐漸摸索出燒製高科技陶瓷的規律。他們憑藉研製出的電視映像管的主要零件U型絕緣體,成為了日本電視大廠松下的主要供應商。就這樣,京瓷以市場創新為先導,以技術創新為動力,跨多個領域的先進技術能力使其一直走在行業前沿。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市場創新,把握機遇。稻盛和夫擁有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他的領導下,把握時機進行生產擴張並且迅速進入新領域成為京瓷一貫的戰略。京瓷創立僅一年就看到了美國市場對日企的重要作用,率先拿下了IBM的訂單,隨後又把高科技陶瓷用於美國阿波羅,十年間一躍成為行業的中流砥柱,是日本最早實行國際化經營的企業。20世紀80年代,日本提出電電公社民營化改革,為民營企業進入國營壟斷的電信領域提供了機會,稻盛和夫看準了未來通訊技術發展的大趨勢,冒風險創立了第二電信電話公司DDI(現在的KDDI),目前已成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

注重研發,腳踏實地。京瓷得以不斷推出領先行業的創新性產品,離不開高額的研發投入。2018財年京瓷的研發支出達到582.73億日元,佔總營收的3.7%,主要用於研發適用於通信、IoT的新產品,以及AI機器人在提高內部生產力方面的應用。京瓷的專利積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在2018年USA Today發佈的世界最具創新力的50家企業中,京瓷位列第31名。此外,自2014年起,京瓷連續4年榮獲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知識產權與科技事業部)評選的“全球創新百強企業”稱號。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精益求精,工匠精神,把產品做到極致。在技術領域,京瓷追求極致、推陳出新,材料工藝在半導體、電信、打印機等各個領域遍地開花,產品細節把控十分精準。例如,作為全球陶瓷刀具的巔峰之作,京瓷陶瓷刀具有HRA90的高硬度,耐磨性是金屬刀的60倍,可漂白除菌,此外還兼顧了刀刃厚度、刀柄手感、刀型美觀等方方面面,獲德國紅點設計大獎。又如,京瓷1984年就推出了非晶硅感光鼓,秉持著“零廢棄物”的產品理念,一直致力於開發長壽命非晶硅感光鼓來減小對環境的影響。目前京瓷打印機使用的是壽命100萬頁的“LF系列”,採用了京瓷獨創的直流放電薄膜形成技術與感光鼓表面高精度加工技術相結合的方式,是已知感光鼓中壽命最長的。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六、未來方向:開闢新市場

1、方向一:半導體、IoT &汽車電子

半導體設備前景良好,京瓷加強佈局精密陶瓷高性能零部件。根據SEMI調研,2017年半導體加工設備的全球市場運貨量達到約6萬億日元,為歷史最高水平。京瓷預計該業務將繼續上揚,而更復雜的半導體設備對精密陶瓷零部件的需求也相應更大。一方面,京瓷著重發力,擴大日本Shiga Yohkaichi 工廠、Kagoshima Kokubu 工廠和美國華盛頓工廠、北加州工廠的產能。另一方面,京瓷從研發入手,著重開發應用於下一代半導體加工設備(高級集成,包括微佈線和3D結構)的零部件、材料和高附加值模組,例如更耐高溫和耐壓的陶瓷電容器和連接器,以及分立器件和功率模塊等功率半導體。

IoT大發展,通信與陶瓷封裝業務並重。基於IoT領域巨大的發展前景,京瓷未來將在相應的陶瓷封裝和通信兩大業務模塊重點發力。在陶瓷封裝業務方面,京瓷2018年4月開始建造新工廠Kagoshima Sendai,預計將於2019年8月投產。同時,在有機多層封裝業務中,京瓷加強了精細間距、薄型、高精度倒片封裝,以及具有高速信號和高帶寬存儲器的模塊基板的開發。在通信業務方面,京瓷已提前佈局LPWA,並將利用在無線通信領域的高耐用性和節能等技術,與其他公司合作開發日本市場的Sigfox服務,計劃在2020年3月之前實現日本範圍內99%的覆蓋率。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發力與汽車相關的相機模組和LED陶瓷封裝業務。自動駕駛對汽車識別外部環境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京瓷致力於開發基於高級光學設計技術的相機模組,並拓展高性能相機陣容,實現在黑暗中識別人物的身影和大小。此外,京瓷預計未來車用LED陶瓷封裝的市場將更加廣闊,而公司已佔有全球車用LED陶瓷封裝90%以上的市場份額,未來將在此優勢領域繼續攻克。京瓷計劃藉助相機模組和LED陶瓷封裝業務大發展,2021財年汽車領域的收入在2017財年的基礎上翻一倍。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2、方向二:優化成本,改革研發

在公司內部,京瓷將規範業務部門,大規模引入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實現各業務部信息充分共享,使生產效率翻倍。

①AI實驗室:京瓷2017年9月首次開設了AI實驗室,可以幫助各業務部門進行自主設計、自主設備維護、提高檢測精度。未來京瓷將進一步建立專門為各部門提供AI工具的AI實驗室,收集數據,並進行大數據的分析和管理。

②機器人中心:京瓷2017年10月引入了機器人,實現多樣化模擬和生產現場的技術檢驗。未來將支持各部門推進所有機器人活動,進行機器人的活動測試等,實現機器人流程自動化在公司內的大規模應用。

京瓷計劃2019財年投入700億日元用於研發,並將改革研發結構,通過準確把握市場需求,加速研發進程。具體來說,要將此前按業務部門分佈的銷售和研發資源,針對IoT、ADAS、能源、醫療健康等各個關鍵領域進行重新分配,整合資源迅速佈局汽車、5G技術和下一代新能源技術的研發,推出新產品搶佔市場。

「公司深度」京瓷:電子陶瓷之王,打造陶瓷產品之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