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樹節讀《沙鄉年鑑》,浪漫與科學精妙融合的生態經典

《沙鄉年鑑》——中學語文教材收錄的生態文學名著

植樹節讀《沙鄉年鑑》,浪漫與科學精妙融合的生態經典 | 胡志紅

在這個特殊的植樹節,讓文字帶我們感受一棵樹的生命!

丹曾文化為您獨家推出著名生態文學學者、翻譯家胡志紅教授對生態文學經典作品《沙鄉年鑑》的解讀。

《沙鄉年鑑》是一部優美的散文,是作者醫治荒棄土地的生態實踐。斗轉星移,利奧波德的“沙鄉”,收穫了十幾萬清冽甘甜的文字。

“世界的啟示在荒野中”。每一個普通人,都可能成為環境的醫生,為生病的自然環境送去一劑良方。

請放慢生活的腳步,安靜地欣賞自然,觀察一棵植物的生長,一寸土地的綠化,一雙動物的眼睛。


《沙鄉年鑑》:一部浪漫與科學精妙融合的生態倫理經典


胡志紅 博士生導師 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


一 前 言

奧爾多·利奧波德(Aldo Leopold, 1887-1948),美國著名生態文學家、生態哲學家、專業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環境保護科學家,被譽為“美國野生動物管理之父”和“美國生態先知”,也是美國荒野保護的傑出倡導者和推動者。當然,作為生態文學家,他主要以他去世後於1949年出版的《沙鄉年鑑》(A Sand County Almanac)而聞名於世,並因該著中所提出的“土地倫理”享譽生態人文界,該倫理對美國乃至世界公眾對待自然環境的態度持續產生重要影響。最為可貴的是,利奧波德在提出“土地倫理”並從多角度、多層面闡明其重大意義時,他不是待在書齋玄論,更不是閉門造車,而是親身進入荒野,用肉身接觸非人類自然存在,用頭腦反覆琢磨所獲得的自然經驗,讓經驗上升為理論,讓理論回到實踐,接受檢驗並不斷修正,進而指導實踐。“土地倫理”是他三十多年來對有關生態議題的廣泛實踐、謹慎行動、深沉思考、精心寫作的漫長生態演進過程的結晶。作為一部堪與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8-62)的《瓦爾登湖》(Walden, 1854)比肩的綠色經典,《沙鄉年鑑》不僅是生態文學創作者們學習和借鑑的典範,也一直是生態人文學界,尤其生態哲學界和生態批評界熱議的中心。迄今為止,學者們已運用了不同的理論,比如:倫理學、宗教學、神話學、生態學、生態批評、社會學及傳播學等角度對它進行研究。在此,筆者將透過生態批評視野,結合利奧波德的生平,對該著做簡要分析,以發掘其多層面生態人文內涵。


二 狩獵者的蝶變:生態哲人

1887年利奧波德生於美國衣阿華州的伯林頓,從小他便在密西西比河畔的家鄉與大自然親密接觸。他熱愛戶外運動和喜歡打獵的父母對他的興趣愛好、未來的職業選擇、甚至生態思想的形成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兒時跟隨父親在林中打獵的經歷激發了他識別家鄉各種鳥類的興趣,父親的狩獵操守——取之有時,用之有節,只為食用而絕不獵殺瀕危物種的做法——在年幼的利奧波德心中播下了種子,在其未來的生態實踐中發芽、開花並結出碩果——“土地倫理”。在父母的影響下,他進入了耶魯大學的林學院學習,1909年獲碩士學位後選擇了林業作為職業生涯的開端。[1]他也是一位愛好打獵之人,就是在與獵物的長期較量抑或接觸中,學會了與他們交流,理解了他們的語言併產生了頓悟,領會了“像山那樣思考”的宏大生態理念並領悟了梭羅的“世界的啟示在荒野中”的深刻道理。他的這種生態頓悟是從一隻被他獵槍射中後的老母狼的“眼中閃爍著的、令人難受的、垂死時的綠光”中獲得的[2]。這次傷痛、寶貴的打獵經驗就記錄在《像山那樣思考》這篇廣為人知的散文中。

生態文學先驅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談到個人與自然世界之間的關係轉變時這樣說道:“青年往往通過打獵和垂釣進入森林,這是他天性中最本真的一部分。他到那裡去,先是作為一個獵人,一個垂釣者,到後來,如果他身體裡蘊含更善良生命的潛質,他就會發現他的正當目標,也許是做一位詩人,或者成為一名自然科學家,進而將獵槍和釣竿拋諸腦後”[3]。如果聯繫利奧波德生態思想的演變歷程,我們可看出,他正好符合這種成長模式。他就是在與非人類自然存在的長期接觸過程中逐漸深化了對自然、人與自然的關係,尤其人與動物之間關係的認識,從而在生態學中確定了他人生的目標,率先提出了荒野保護的理念,並建構了影響深遠的土地倫理,最終確立了他在生態哲學領域和美國生態文學傳統中的崇高地位。


[1] Daniel J Philippon. Conserving Words: How American Nature Writers Shaped the Environmental Movement. Athens and Georgia: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 2004, pp.163-67.

[2] Aldo Leopold. A Sand County Almanac and Sketches Here and The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8, pp.114-18.

[3] Henry David Thoreau.“Walden.” In Walden and Other Writings. Ed. Joseph Wood Krutch. New York: Bantam Bell, 2004, p. 275.

下期預告 《三、承前啟後的生態遺產》


植樹節讀《沙鄉年鑑》,浪漫與科學精妙融合的生態經典 | 胡志紅

文本選讀:

沙鄉年鑑

二月·好橡樹

一棵特別的橡樹正在我的壁爐裡熊熊燃燒,它曾經生長在那條通往沙丘的舊移民道路的邊上。我曾經撫摸和仔細打量過這棵樹,直徑有三十英寸。它有八十圈年輪。因此,當初那棵小樹苗留下它的第一道樹輪的時候,應該是一八六五年,即內戰結束的那一年。我根據現在橡樹苗生長的過程知道,沒有十年,或更長的時間,是沒有一棵橡樹能長到兔子夠不著的高度的。在這十年或更長的時間裡,每年冬天都要掉一層皮,每年夏天又重新長出來。這的確是再清楚不過的了:每一棵倖存的橡樹都是因為要麼兔子沒注意到它,要麼就是兔子少了的結果。有一天,會有一位耐心的植物學家畫出一張橡樹生長的頻率曲線,從上面可以看出,每隔十年,表中的弧線便要突出來,而每一高出的部分都是因為兔子的繁殖在這期間處於低潮。(一個動物區系和植物區系正是通過物種之間的這種連續不斷的鬥爭而得以共存的。)

因此,很有可能正是在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中期兔子繁殖處於低潮時,我的橡樹開始留下了每年一度的樹輪,而且在此時,大篷車隊①仍然是通過我的道路而進入大西北地區的。可能正是移民交通洪流的沖刷和磨損把這條路的兩邊弄成了空曠之地,這才使得那顆特殊的橡實得以向太陽舒展出它的第一片葉子。在每一千顆橡實中,只有一顆能夠成長到和兔子較量的程度,其他的則在剛一出生時就消失在這浩瀚的大平原中了。

這棵橡樹沒被太平原吞沒,而且因此可以貯存八十年的六月陽光,一想到這兒,是很感親切的。就是這些陽光,現在正通過我的斧子和鋸子釋放出來,在經歷了八十次大風雪之後,溫暖著我的木屋和靈魂。從我的煙囪裡冒出來的每一縷青煙,都在向眾人證明,陽光並沒有白白地照耀。

* * *

我們的鋸子現在鋸到了十九世紀六十年代,在這個時期,成千上萬的人,為了解決人類自身的共同體是否應被肢解的問題而死去了。②死去的人們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他們沒有看見,我們也還沒有看見,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人和土地的共同體中。

這十年也並非沒有探索過一些較為重大的問題。一八六七年,英克里斯·拉帕姆③倡導園藝學會為林場提供獎金。一八六六年,最後一隻威斯康星的土生駝鹿被殺。現在鋸子已鋸到了一八六五年,這一年對我們的橡樹具有重要意義。那一年,約翰·繆爾曾指望從他的弟弟那裡購買一塊土地,以保護那曾給他的青年時代帶來過無比歡樂的野花。當時他弟弟有一個家庭農場,就在我的橡樹東面三十英里的地方。他弟弟拒絕放棄這塊地方,卻未能扼制住他這一思想,因為在威斯康星的歷史上,一八六五年,是人們滋生珍惜天然、野生和自由事物的意識的一年。④

我們鋸到了樹心。我們的鋸子現在又返回到歷史長河的順方向;我們倒溯了許多年,現在又向樹幹外面那較遠的一邊鋸過去。終於,在這棵巨大的樹幹上出現了一陣顫動,鋸縫突然變寬,鋸子被迅速抽出來,拉鋸者們向後面的安全地跳去,大家拍著手歡呼著:“倒啦!”我的橡樹歪斜著,吱吱嗄嘎地響著,終於伴隨著震撼大地的轟隆聲栽倒,橫臥在那條曾賦予它生命的移民道路上。

* * *

在我默想這一切時,水壺在歌唱著,那棵好橡樹已在白灰上燒成了紅色的炭塊。這些灰,當春天來到的時候,將被我運回到沙丘下的果園裡。它們大概會作為紅色的蘋果,或者可能作為一種在某隻碩壯的十月份的松鼠身上所表現的幹事業的精神,返回到我這裡來。這隻松鼠,出於許多它自己並不知道的原因,正聚精會神地種植著橡實。


①大篷車隊:指十九世紀美國向西部移民的洪流。

②指南北戰爭。

③英克里斯·拉帕姆(Increase A.Lapham,1811-1875),美國地質學家。

④約翰·繆爾(John Muir,1838-1914),美國著名的自然保護主義者和探險家,著述甚多,代表作有《加利福尼亞的群山》(1894年)、《我們的國家公園》(1901年)等。


選自《沙鄉年鑑》,【美】奧爾多·利奧波德著,侯文蕙譯,商務印書館出版。


植樹節讀《沙鄉年鑑》,浪漫與科學精妙融合的生態經典 | 胡志紅

(評論者:胡志紅)


[評論者簡介]

胡志紅,西南交通大學人文學院教授,四川師範大學文學院/外語學院兼職教授,文學博士,博士生導師,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四川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理事會理事,四川省比較文學學會副會長,美國愛達荷大學訪問學者。

主要從事比較文學、西方文學與文化及生態批評研究,主要學術成果:出版專著《西方生態批評研究》和《西方生態批評史》、譯著《實用生態批評》,獨立主持並完成兩項國家社科基金,發表學術論文60餘篇,其中多篇被人大複印資料等刊物以中/英文全文轉載,曾先後榮獲四川省人民政府學術成果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

奧爾多·利奧波德,細緻的自然觀察家,敏銳的思想家,造詣極深的文學巨匠。美國享有國際聲望的科學家和環境保護主義。《沙鄉年鑑》是作者最重要的自然隨筆和哲學論文集。


關注微信公眾號:danzengwenhua 可閱讀由胡志紅教授解讀的《寂靜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