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在平民中的“首負”與“負翁”

對我們中國的老百姓來說,傳統習慣都是攢錢。前人辛辛苦苦攢了一輩子,只是為了子孫後代的生活能夠更好一些,借貸一說自古就有,但是對大部分人來說那是企業才幹的事,離自己還很遙遠,並且當時的金融機構面向個人的貸款產品也可以說基本沒有。


藏在平民中的“首負”與“負翁”

直到上世紀末本世紀初,VISA和MasterCard兩大國際卡組織才攜信用卡進入中國,有人說信用卡不是銀行發行的嗎?卡組織和銀行發行的信用卡是一種什麼樣的關係?這一點留到我下一主題再講。當時隨之而來的還有鋪天蓋地的雞湯文試圖改變國人的意識型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一位中國老太太和一位美國老太太在天堂見面了,大概意思就是中國這位省吃儉用幾十年,去世之前才給孩子攢出來一套房子,而美國那位貸款買了房買了車,享受了大半生等等。“為什麼當時主流聲音這麼提倡超前消費呢?好處很多,首先在社會層面最大的優點是可以刺激經濟,鼓勵大家多消費,讓貨幣流動起來形成良性循環,跟降息降準的目的差不多,其次銀行增加了巨大的零售市場,最後對於老百姓來說用明天的錢消費今天,總好過今天無錢可花連明天都見不著,我想最後這句會引起很多人的共鳴。但是世界上從來就沒有十全十美的事,過度透支會造成後期的經濟萎靡,銀行壞賬增多,如果這時候再趕上資金擠兌那是很可怕的事情,還會有一小部分人突然發現,昨天把今天的錢都花了,今天又挺不到明天了。


大家要知道一件事,零售金融的利潤是非常可觀的,一開始只有銀行借錢給個人還好說,因為銀行有一整套完善的風險評估系統和嚴格的審批流程,我記得本世紀初,進入我們城市的第一張信用卡就是某商業銀行的VISA卡,當時我有打過電話詢問,清楚的記得申請條件的其中一條就是必須是非事業單位員工,怎麼樣,拿到現在來說很不可思議吧,畢竟事業單位的人放到現在可都是優質客戶,之後十幾年,隨著國家政策的放開和想分食這塊蛋糕的企事業越來越多,繼信用卡之後個人抵押類貸款、個人信用類貸款、非銀行金融機構個人小額貸款、個人定向消費額度、個人分期額度、網貸、P2P、714、套路貸、裸條等等正規不正規的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冒了出來,借錢的門檻越來越低,受眾越來越廣,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現在躺在床上拿著手機大部分人都能在幾分鐘之內借到幾千到幾十萬不等。


面對物質的需求個人的自控力是非常有限的。你想買房?換個大點的吧,沒錢我借你。你想買車?換輛好點的吧,沒錢我借你。你想去旅遊?請假出去看看吧,沒錢我借你。你想買奢侈品?同學聚會快到了吧,沒錢我借你。找個女朋友捨不得去好的餐廳約會?放心花吧,沒錢我借你。你借不借?我秒批,你借不借?我秒放款,你借不借?不借我降息,你借不借?我連徵信都不看。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身邊有一些多年未見的同學和朋友,他們可能住著豪宅,可能開著豪車,可能穿戴著奢侈品出入各種高消費的場所,但是其中有一部分人你從來沒有看見他們忙過工作,你也深知對方家庭並非大富大貴,在某個瞬間,“負翁”的生活質量另你羨慕,你拿出了手機,點開了某個APP,把自己變成了“首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