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地震那些事兒

今年的四川不太平,動不動就震一震。為什麼四川地震頻發呢?地震究竟是怎麼回事?接下來我們一塊來探討下地震的那些事兒。

關於地震那些事兒

地震又稱地動、地振動,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期間會產生地震波的一種自然現象。地球上板塊與板塊之間相互擠壓碰撞,造成板塊邊沿及板塊內部產生錯動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

地震開始發生的地點稱為震源,震源正上方的地面稱為震中。破壞性地震的地面振動最烈處稱為極震區,極震區往往也就是震中所在的地區。地震常常造成嚴重人員傷亡,能引起火災、水災、有毒氣體洩漏、細菌及放射性物質擴散,還可能造成海嘯、滑坡、崩塌、地裂縫等次生災害。

地震集中分佈的地帶被稱為地震帶,地球上主要有三處地震帶——環太平洋火山、地中海、洋脊地震帶。環太平洋地震帶:分佈在太平洋周圍,包括南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和從阿留申群島、堪察加半島、日本列島南下至中國臺灣省,再經菲律賓群島轉向東南,直到新西蘭。這裡是全球分佈最廣、地震最多的地震帶,所釋放的能量約佔全球的四分之三。歐亞地震帶:從地中海向東,一支經中亞至喜馬拉雅山,然後向南經中國橫斷山脈,過緬甸,呈弧形轉向東,至印度尼西亞。另一支從中亞向東北延伸,至堪察加,分佈比較零散。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此地震活動帶蜿蜒於各大洋中間,幾乎彼此相連。大洋中脊地震活動帶的地震活動性較之前兩個帶要弱得多,而且均為淺源地震,尚未發生過特大的破壞性地震。

四川位於中國西南部,擁有特殊的地理位置,西鄰青藏高原,青藏高原是由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碰撞擠壓造成地殼隆起,變形的地殼本身就不穩定。青藏高原向東移動是碰上了堅硬古老的四川盆地,擠壓力量向南方的雲南方向分散,川滇一帶因此而成為中國大陸地震最多的地方之一。

地震發生前會帶來一系列的反應,比如地下水位異常、生物異常等,當前的科技水平尚無法預測地震的到來,對於地震,我們更應該做的是提高建築抗震等級、做好防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