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一部淳樸的鄉村溫情片,至今依然是很多人心中經典的存在,常看常會有新的感悟,那麼究竟這部電影有什麼特殊的魅力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青簡爭行


《遠山的呼喚》是日本八十年代的老片,豆瓣評分8.6分,影片除了獲得日本國內眾多電影獎的獎項外,還拿到了亞洲電影終身成就獎、提名了奧斯卡金像獎等等,其中女演員倍賞千惠子也因此榮獲了第四屆日本電影學院獎的最佳女主角。影片中主要講述了失去丈夫的風見民子獨自帶著兒子武志在鄉村生活,於某個下雨夜收留了殺人潛逃犯田島耕作,兩人在朝夕相處之中產生了感情,並經歷了一些磨難。

該電影故事以風見民子對田島耕作的感情變化為主線,兒子武志與田島耕作之間的相處態度為副線,講述了三人之間關於愛和希望的故事。

年輕貌美的風見民子在兩年前隨丈夫一起來到北海道拓荒,丈夫去世後她一個人撐起牧場,平日裡以餵養奶牛為生,獨自撫養兒子長大。雖然生活無憂,但是每天繁重的勞作漸漸壓彎了這位瘦小女人的肩膀,而就在這時,陌生男人田島耕作闖入了她的人生裡。

從此作為幫工的田島耕作分擔了民子的辛勞,愛情也自然而然的在他們之間萌生。田島耕作與武志也漸漸相處融洽,甚至在某些時候扮演了一個父親的角色。只是磨難總是追尋著幸福的足跡而來,就在民子準備對田島耕作敞開心扉的時候,田島耕作坦白了自己殺人犯的身份,之後被警察逮捕歸案。

這部影片是日本鄉村生活的縮影,田島耕作總是伴隨著季節和天氣的變化來來去去,風見民子的愛情和兒子武志的依賴就在冬夏秋三個季節裡生根發芽。今天這篇文章我將從故事主線、副線和對現實的啟發三個方面,來解讀三人之間的關係變化以及影片的魅力所在。

《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01、故事主線:風見民子對田島耕作由戒備到漸漸信任,最終選擇愛和等待,這一段鄉村溫情,詮釋了她獨特的美好品性

影片中整個故事始於田島耕作的潛逃,他在冬季的一個寒冷雨夜中,突然闖入北海道鄉村女子風見民子的家中,一段緣分就此開始了。

①民子在戒備中收留田島耕作,卻用善良和勤勞在這個冬天裡種下了愛的種子

民子一開始對田島耕作是戒備的、疑惑的。在暴風雨襲來的夜晚,本就讓人心中多了幾分不安,而這時突然一名陌生的強壯男子來敲門,對於寡居的民子來說絕對是驚心動魄的,這種心情在她的表情和行為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得知田島耕作的來意後,民子稍稍鬆了口氣,決定讓他借住一晚,避過這夜的風雨,所以把他安排到了儲存農具的倉庫裡,然後親自拿過去煤油燈和毛毯,並讓兒子武志送了飯菜。

這是她的善意,但並不代表她就此完全放下了戒備,民子讓武志收起了家裡所有的刀具以防被田島耕作利用。

假如這個晚上就這樣平平靜靜的度過,也許這就只是一段萍水相逢的緣分,他們不過是彼此生命中的過客而已。然而命運自有深意,民子飼養的母牛正好要在夜裡生產,田島耕作幫助了民子給牛接生,因為感恩,在第二天耕作走的時候,民子執意讓武志給他送去了報酬。耕作無奈收下,並從武志口中得知了民子喪夫的情況,猜測出民子的辛苦和勤勞。

隨著田島耕作沿著鐵路逐漸遠去的背影,預示著這個冬天也即將過去。民子的生活裡彷彿什麼都沒發生改變,但有些東西卻悄悄埋在了耕作的心裡,而且將會在未來的某一天裡破土而出。然而民子並不知道,這是她用善良和勤勞無意中種下的關於緣分和愛的種子。

《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②田島耕作在夏天裡歸來,相處中民子逐漸釋放信任,她的堅強和感恩催化了愛情的萌芽生長

田島耕作在夏天的時候再次來到民子家中,希望民子能夠僱傭他做幫工,只要管吃管住就行,民子雖然疑惑他的行為,但還是留下了他。耕作的幫忙大大減輕了民子的壓力,就在這時追求民子的虻田上門對民子進行騷擾,堅貞的民子揮著棍棒嚇走了他。幾天後虻田再次上門,欲對剛午睡醒的民子動手動腳,耕作見到後替民子打跑了虻田。這次的事情,讓民子心裡發生了微妙的變化,她感激耕作並對他產生了好感。

在這之後,民子因勞作時用力過猛扭傷了腰,她住院的半個月裡,耕作一個人承擔起了牧場的工作,同時還照顧著武志,民子得知後對耕作十分感激。影片中有一個鏡頭:民子從醫院回來後,看到武志讓耕作陪他去騎馬,二人說著話漸行漸遠,民子看著兩人的背影,臉上露出複雜的表情,有欣慰,有感動,或許還有心動。

民子表弟的到來,給民子的家裡帶來了歡聲笑語,而民子的過去也被一一展現了出來,原來她是不顧父母反對堅持跟著丈夫私奔到這裡拓荒的。從表弟的言語間和眼淚裡側面反映出民子的辛苦和堅強,於此同時,表弟夫妻之間的甜蜜也讓民子心生了嚮往。

從民子的表情中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她的感情變化,她對耕作不再是心存疑慮,而是充滿了感激和信任,這同樣也是愛情萌芽的必須條件。

《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秋天要來了,河裡的肥魚開始歡騰,教室裡傳出孩子們純真愉悅的歌聲,耕作在草地上耐心地教武志騎馬,民子從窗戶裡溫柔的看著,似乎可以聽到她內心泛起的漣漪。所以她走出來和武志一起望著策馬奔騰的耕作,臉上露出的笑容足以說明了她的愛慕之意。

田島耕作哥哥的到來,揭開了他在這裡不為人知的身份,而且報紙上也登出了他潛逃的消息,這為他的離開做了鋪墊。耕作邀請民子一起喝哥哥帶來的咖啡時,民子對他講述了自己的往事和想法,雖然日子辛苦但她從未後悔過,又借武志的名義試探耕作還能留多長時間。不難看出此時民子對耕作的信任和愛意,而耕作對民子也產生了憐惜之情。

兩人之間感情的升溫發生在耕作賽馬時,民子和武志對他的擔憂緊張,贏得比賽後三人的歡喜雀躍,民子還給耕作買了新衣服,這一幕幕像極了一家人相處,從民子格外燦爛的笑容裡可以看出,她對現在的狀態感覺滿意和幸福。

民子常常會望著耕作的身影,慢慢地打開了心扉,感情和信任就這麼自然地產生了。反觀田島耕作,他雖然強大寡言,卻被民子的堅強和美好深深吸引著,一朵溫馨的愛情之花即將在淳樸的鄉村裡盛開了。

《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③民子勇敢地面對真相,選擇了愛和等待,是她的執著和真情續寫了冬日裡的愛和希望

影片中田島耕作在賽馬時被便衣警探發現,人犯了錯遲早要接受懲罰的,耕作也很清楚這一點,所以在民子讓他搬到屋裡住的時候做了一個決定,他向民子坦白了自己的過去和殺人犯身份,他必須得離開了。而這天夜裡產奶最多的奶牛瀕臨死亡,民子在雙重打擊下,再也按捺不住自己的情緒,抱住了耕作懇求他不要走。可是這由不得耕作選擇,第二天警察帶走了他。

接下來的一幕就是,白茫茫的大雪覆蓋了北海道的大山和土地,民子家的二層民宅在寒風中搖搖欲墜,裡面已經人去樓空。田島耕作戴著手銬坐在火車上,旁邊是押送他的便衣警察,而虻田和民子卻突然出現了,他們坐到了耕作對面的座位上,並上演了一齣戲。民子以演戲的方式告訴耕作,她和武志已經搬到鎮上住,要等她的丈夫歸來,無論多久都會等。

民子的感情讓虻田忍不住哭了出來,民子也強忍著淚水遞給了耕作一塊黃手絹,那是她滿滿的愛意和執著。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簡單純粹的感情才是最打動人心的。民子一直都是勇敢的、執著的,在這場出人意料的緣分裡,她最終選擇了愛和等待,無怨無悔地等著她愛的人歸來。而我相信的是,冬天來了,春天已不會遠。

《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02、故事副線:兒子武志對田島耕作的態度不斷髮生改變,漸漸找到了缺失的父愛,他成為民子感情的催化劑

影片一開始是以武志的視角拍攝的,他的一舉一動都表現著內心的活動。

①冬季雨夜第一次見到田島耕作,武志對男人是戒備和好奇的

在電閃雷鳴的雨夜裡,突然響起的敲門聲讓年幼的武志有些害怕,他不安地看著民子打開門說了幾句話,隨後拿起雨衣出了房門,他在門縫裡隱約看清了這個男人的身影。民子很快回來了,囑咐武志把刀具放到壁櫥裡,他迅速地跑著去放刀,這一幕幕的場景都在說著他的不安和戒備。

過了一會兒,武志去給田島耕作送飯。面對耕作時他也只是打手勢和點頭,沒敢開口說話,走的時候躲在門口好奇地看著耕作吃了飯,還被一聲響雷嚇了一跳。夜裡被驚醒,武志覺察到民子不在,趕緊跑出去尋找,發現了民子和耕作正在給牛接生,於是擔心的等在窗戶外面。

耕作走的時候,武志按照民子的交代去給他送錢,這時他似乎放下了些許戒備,但是當被問到爸爸不在的原因時,他先是快跑了幾步到同學身邊,才轉身回答耕作。

武志雖然年幼,但是可以看出來他被民子教育的很好,會聽媽媽的話,對陌生人也懂得防備。不過好奇是天性,所以武志對耕作的態度存有戒備卻又不失好奇。

《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②經歷了夏秋兩季,武志逐漸生出崇拜、依賴和不捨,同時也影響著民子的感情

田島耕作第二次來時武志在樓上偷偷看他,被發現後迅速露出笑容。民子和耕作在院子裡交談幫工的事情,武志牽著馬在遠處觀察,因為已經認識了耕作,他的行為說明了他對這個成年男人非常好奇。

在整個影片中都是武志給耕作送飯菜,有一次送飯耕作誇他的名字好,結果他高興到把耕作的名字都給忘記了,這個時候可以看出缺失父愛的男孩子對成年男人無來由的好感。再比如武志和合澤美一起看耕作給馬洗澡,合澤美害怕高大強壯的耕作,但是武志不害怕。

武志對耕作最明顯的改觀是耕作用武力制服了虻田一夥人,武志看到了全過程,既興奮又崇拜,而後面耕作贏得跑馬比賽更是加深了他的這種情緒。民子住院期間,武志害怕一個人睡覺,就抱著被子去找耕作,這是他的依賴之情,耕作趁機教導他:“一個男子漢,要忍著的事兒,太多了,所以這會兒你媽媽住院,你可不能哭啊。”

這完全像兒子在乖乖聽從父親的教導,所以當耕作要被警察帶走時,武志哭著不停地問民子叔叔要去哪兒,邊哭邊追著警車跑。

在我看來,武志其實是民子與耕作之間的橋樑,武志對耕作的崇拜、依賴和不捨等等情緒,間接影響了民子這個母親的情感;耕作填補了武志缺失的父愛,民子同樣能感受到。在影片最後,武志的哭泣也讓民子淚流不止,可謂母子連心。

《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03、基於三人之間簡單又溫馨的感情故事,結合現實生活經驗,來談談對我們生活的三點啟發

風見民子是一位獨立自強、外柔內剛又善良真誠的女性,田島耕作是一位沉穩內斂、勤勞強大又錚錚鐵骨的男人,而武志懂事體貼又聰明善良,在他們的身上散發著人性的美好。

①路都是自己選擇的,既然選擇了就要承擔一切後果

影片中民子不顧家人的反對選擇與丈夫私奔,放棄了鎮上悠閒的生活,去承受拓荒的辛苦。丈夫病死後,她捨不得賣掉牧場,依然一個人苦苦支撐,獨自撫養兒子武志,其中的艱辛可想而知,然而她從未抱怨過。哪怕對田島耕作說起這些往事時,她也只是說確實辛苦,這些都體現了她的獨立和堅強。

我們的一生中都會面臨著很多的選擇,比如高考填報志願時會選擇學校和專業,大學畢業後選擇繼續讀書或是參加工作,工作時選擇本專業的行業還是轉行等等,每一個選擇都足以影響我們一生。

我們需要明白的是,選擇是自己做的,與他人無關,所以不論結果好壞,都要自己去承擔,而不是抱怨和悔恨。就像民子一樣,她從不抱怨,而是主動承擔一切。其實選擇本身沒有對錯,結果只取決於我們自身的態度和努力。

《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②真情能夠治癒一顆傷痕累累的心,溫暖讓人忘記苦難

“真情像草原廣闊,層層風雨不能阻隔。總有云開日出時候,萬丈陽光照耀你我。”

——歌曲《一剪梅》

真情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它廣闊無邊,風雨無法阻隔;它像明媚的陽光,總會照耀在每一個人身上。

影片中耕作作為逃犯,本就不能在同一個地方久留,他十分清楚這一點,也一直做得很好,包括第一次來到民子家只留了一夜就離開了。只是,當他循著太陽的方向回到這裡時,就註定了他再也捨不得離開。

生活給予了每個人不同的磨難,每次的經歷都會在我們心中刻下傷口,直到傷痕累累。然而,這並不是生活的全貌。

有人說過:“總有一個人的出現,會讓你原諒生活對你所有的刁難。”對於田島耕作來說,風見民子就是這個人。

是民子的真情治癒了田島耕作滿是傷痕的心,是民子和武志帶來的陽光般的溫暖讓他忘記了苦難。而我們同樣會遇到,屬於自己的民子。

《遠山的呼喚》:從故事主、副線及現實方面解讀影片的魅力與啟發

③人間之情有冷有暖,但愛和希望不會消失

海倫·凱勒說過:“心還在,希望便不會消失。”

遠山裡的呼喚,其實是心中對愛和希望的吶喊。

田島耕作自幼和哥哥相依為命,結婚後妻子揹負外債自殺,他又因討債人的無情和逼迫犯下了錯誤,嚐盡了世間冷暖。然而他的心依然渴望溫情,所以即使在影片最後他要去承受刑法,愛和希望也不會再離開他。

青年女演員楊紫年少成名,但是成年後並沒有因此得到很好的發展資源,甚至一度都沒有人找她拍戲。這個堅強的女孩並沒有放棄,緊緊抓住每一個微小的機會,終於有一天希望降臨,成功也隨之而來。

我們一生會與無數人產生交集,有的事情讓你心寒,有的感情讓你溫暖,只要我們心中還有“呼喚”,愛和希望就不會消失。

總結一下

這部電影雖然是40年前拍攝的,但是影片所表達的真情主題永遠不會過時。通過觀看《遠山的呼喚》,你會感受到真情的力量和人性的美好,併為之而感動和自省。生活中有辛苦和磨難,這本是人生常態,只要我們心存善念,希望和愛就不會缺席,這也是影片魅力之所在。

於此同時,我們更要學會獨立自強、勇於承擔責任,用一顆真誠的心對待他人,如此才會得到生活的青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