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全世界廣而告之、我媽媽生活中的善念

二、農村到城市

老姨嘴裡的媽媽是個愛打架抱不平的孩子,在她們小學時,我的舅舅與其他同學發生是男孩子的不愉快,我的媽媽當時還是她們班級的班長呢,竟然用那個年代的編織筐罩住了那個孩子,直到服軟了才放開,媽媽也真是有執念,辦不到她期望的結果,誓不罷休,女子也用武力解決問題呀!

大姨講的媽媽更可愛,媽媽在那個年代裡、就在性格上表現的及其光芒四射;18歲就評選為大隊婦女主任,團山子的標兵人物,為大隊跑縣裡,能夠沾親帶故的找俗人,求幫助,遞交自己寫的資料,給自己的鄉生產隊解決大隊養的幾十頭豬一年的飼料,後來發展到幫其他隊裡解決困難,後來被選送縣代表,想想媽媽多厲害啊,那個時候才18歲左右的孩子啊!

我的孩子現在都還被捂著溺愛著,我好慚愧呢!

媽媽也說那個時候的她天天背誦毛主席語錄,也時刻按語錄中話來要求自己。因為姥姥身體不好,姥爺身體也是日在旦夕,大姨早早出嫁,大舅當兵入伍,媽媽是排行老二,所有能做的都用媽媽的話講,使勁的幹,為家裡能夠攢下點什麼而拼命幹活。

老三我老姨、老四老舅都還小,在上學,老姨學習好,可以繼續讀書到初中,是有前途的好苗子,老舅比媽媽小六歲,又是最小的男孩,所以比較受到大人們多一些的疼愛吧!

媽媽說她從來不知道想冷暖調整衣服樣式,只有兩件衣服,一件是棉襖,一件是單衫褂子。褲子鞋子都是一個輪一個的穿,老姨是上學,不費衣服,媽媽幹活多,比較浪費衣服,又有兩個人體態差不多,多數都是媽媽穿老姨的衣服時候多些。老姨從小就漂亮,愛乾淨,學習又好,按現在的話講,老姨打小就情商高;媽媽像個假小子一樣,姥姥也說一直拿媽媽當男孩使喚呢!

媽媽自己也同我講、她小時候看見姥爺饞酒,家裡缺錢,每次都買半瓶酒,在路邊的小溪上游中灌入半瓶水,回家搪塞姥爺說,別人也說供銷社酒兌水兌多了,一邊給姥爺酒,自己心裡一邊想,多掙錢,以後給姥爺買高度北京老白乾酒喝。

那個年代姥姥、姥爺倒騰菸葉往返于山東和吉林長春之間,為家裡的大舅結婚、孩子們的日子嚼頭,生活疲於奔命中。姥爺也愛抽菸、可是姥姥沒有捨得留給姥爺一片菸葉,都拿出去換生活所需了,媽媽實在是忍不住、擦著眼淚、狂奔著跑向田梗邊,找一些,別人秋收遺漏的、破碎咽梗上餘沫。好不容易弄了一把,用衣角捲回家偷偷給姥爺抽,那個時候的媽媽既傷心又快樂。

實不知當時的姥爺肺病已經很嚴重了,媽媽講過姥爺的病、因當時的醫療條件與家庭付出能力,好多因素造成他老人家也才50幾歲就撒手人寰了。

每個人在聽老人講她年輕風範的時候,都是嗤之以鼻的態度居多、因為我就是這樣;同樣的故事,聽著的時候記住了,當時也沒有太多想,後來還是有忘記的和不忘不掉的;

今天再想想,就非常體會如今的媽媽看見路邊的紙殼、水瓶就想撿起來;最初我總說她這樣是佔有他人的竊喜,和某個拾荒者孩子的生活費;後來我漸漸的明白,她是一種不捨、一種對現在生活中浪費、與隨意丟棄的不甘。媽媽之前撿起瓶子攢一堆、能賣出幾瓶水的錢,現在告訴我比之前多好多的紙殼,才能賣出公交車票錢。我既心疼她的體力與心情,又開始不想再約束她的行為了。

因沒有寫過什麼東西,也沒有經驗,思路一直是想到那就寫到哪兒,心中也會簡單過濾一下、還是按年代一步一步的敘述吧!

媽媽在自己家的老人影響下,也漸漸有了出門做小本生意的念頭,20歲上下的丫頭、揹著麻袋裡面裝著小豬仔往返於長春與吉林老家.

有時候空手也不能閒著,背兩筐雞蛋去城裡賣;媽媽說她那個時候就去某些單位的家屬樓裡賣過,喊著“賣雞蛋、賣雞蛋嘍!”就不經意被一位在家的大姐叫上家中,因為要查雞蛋個數,那個大姐看見媽媽大夏天的、穿著厚布衫就說了一句“你怎麼也不穿件半截袖啊”?媽媽說她那次才知道、夏天要穿薄的衣服、才知道半截袖。

告訴我在等著拿錢的時候、聞著買雞蛋人家鍋裡燉雞的味道,可真香呀!瞄一眼、看見人家碗裡燉雞肉的鍋邊上好多黃乎乎的油;可想而知當時的媽媽內心是什麼滋味啊!媽媽後來乾的工作估計與這次雞肉聞香有關係吧!

大舅當兵在大興安嶺,工作乾的出色,可以遷帶家屬落後那裡,這樣媽媽她們就可以走出農村,進入城市生活,也會變成有城市戶口本的工人了。

進城不光是那個年代她的夢想、也是好多農村人的夢想!

媽媽說大舅可以攜家眷的事情、大隊一夜間家喻戶曉了;鄉里鄉親的蜂擁而至,說著過年磕,淨是喜慶的話;平日不怎麼走動的、都大老遠的來看看、說說話、道道別。

這時候的媽媽、在村子裡的工作也開始有起色了,可是哪裡有進城的夢想成真好啊!就陸續辦理手續,雖然走的匆忙,好多東西不方便帶著、送人的送人、邊賣的邊賣。媽媽說也像是富農遷離的陣勢了,東西很多、家當也是龐大,都是做著給大舅結婚的準備帶著的。

舅舅負責到大興安嶺那邊的一切、媽媽負責吉林這邊遷出的一切安排。帶著全家老少背井離鄉的奔城,那一年她是21歲;

因為要進城把戶口改寫小兩歲,老姨、老舅都是以此類推了;媽媽膽大的連自己的名字也改了,原來的名字後面是鳳芝,媽媽想著要活著成為一個有榮譽的人,就給自己改了名字榮芝。

真如媽媽改名字一樣、命運真在自己的改寫下、有著翻篇似的不一樣...

媽媽和老姨在前幾年回鄉看看的時候,得知曾經被媽媽用編織筐罩下的孩子、也已經是民政局裡的官員了吶!

媽媽到大興安嶺與其他隨軍家屬安排在一起工作,要麼說性格決定命運呢。不到半年的集體勞動中、根據表現,老姨被安排在了軍人家屬、大集體的商店裡做記賬員;老舅因為戶口本年齡比較小,被安排在林場裡工作;媽媽因為積極肯幹、完全體現出勞動人民本色,就被分到了食堂建設隊伍中;

食堂建設從地基到落成、到粉刷添置全部建好後。領導考慮媽媽乾的出色,直接留用做食堂裡的小組長了。什麼年代都講究個不要太逞強,不要太出色,媽媽乾的好,領導還是當不長的,做革命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是媽媽那個的年代語錄;安排做了早出晚歸的食堂師傅。

大舅工作出色、退伍直接分配到森林消防工作,媽媽說那個時候大興安嶺、是被稱為特派專員領導的紅色消防。爸爸也被分到了消防局成了大舅的戰友......

媽媽是個、只知道幹活的人;對於老姨將衣服都穿的磨邊了、也說是從別人那裡借的,還渾然不知,竟天真的問姥姥,衣服都穿壞了、別讓人家說、趕緊還回去吧!

多麼心大的人啊、多麼不計較啊、媽媽穿著單位發的工作服、從不自己捨得給自己買一件換換穿。

當我聽了你的這些無意的話,就不經意的總變發的給你買衣服,也許是用心在替你,添補那些曾經歲月的虧欠吧!

一打電話嘮嗑中聊起天氣變化來、衣服的添減少叮嚀,你就說“一打開衣櫃、看見裡面那麼多衣服、就想立刻關門、看著頭疼”。

可從無意中得知、您一收到我買的衣服就挨件換著穿幾次、讓左鄰右舍看、炫耀一下女兒的孝心、過後就收起來了。

媽媽也說這十幾年、基本自己沒有買過衣服褲子鞋,都是穿我買的來穿,其實我買的也不多,主要是您自己根本不捨得買啊!就連您的徒弟都會逢年過節看您的禮物是買新衣服、圍巾來點綴您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