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正文------

明天是“三八”,正式的名稱叫“三八婦女節”,但“婦女”這個詞透著成熟、老成、質樸的氣息,是在廚房的油煙味上,加入泥土的芬芳、車間裡的機油味以及書本的黴氣混合而來,不討喜。

於是,這些年,這個節日被稱為“女人節”、“女王節”、“女神節”。

我相信,大多數婦女心明眼亮,女王也好、女神也好,最關鍵還是要看折扣夠不夠、東西好不好、自己需要不需要。

不過,別以為這些送給女人的標籤會隨風而過,這些概念並不僅僅起到了促銷的作用,它們有可能悄悄地植入到了人的大腦中。

所以,我把去年三八節寫的一篇文重新拿出來,既是對自己的大腦進行清理,也是對一些已有的認知再次審視。

01 女神的定義

如果只能在女人、女王、女神這三個稱號中選擇,現階段,我選“女神”。

原因有二:

| 一、“女神”有特定含義:

天生擁有權利——不是別人給的。

天生就被尊重——無需證明自己。

可能有人會說:這不是人的基本權利嗎?

是啊,但女人,人的前面一旦有了性別的前綴,在實際生活中享有的權利就有了差別。我不談造成差別的原因,只想讓大家明白,傳說中的“女神”,更接近女人應該擁有的完整的權利。

| 二、在“被女王”和“被公主”的社會氛圍中,“女神”更有戰鬥力。

我情願給女兒封神,也不願她成為公主。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白雪公主》是一個典型的“公主”故事,幾張圖講一講——這是皇后在問魔鏡。

和很多小女孩一樣,我女兒在4—7歲這個年齡段,心心念念,想自己是一個公主。其實不用她說,行動上我已經盡我所能給她“公主”的待遇,言語上我和家人也會時不時稱她是“小公主”。

但如果重來,我會把養育“公主”的方法,以及“公主”這個概念本身,從教養方式中剔除。

因為“公主”,是有“毒”的,是漫長曆史中男權對女性心智的一種植入。

有意思的是,儘管“王”早已遠離了現代政治權力的中心,但人們仍然不自覺把王權這一體系引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很多成年人,習慣性地把女兒稱為“公主”,女孩也會自動對號入座:

家,就是王國,她自己是公主,媽媽是王后,老爸,當然是國王。

02 為什麼我會對“公主”一詞警覺起來?

對於這一點,我開始並無警覺,無端對“公主“這樣一個日常詞彙進行反思,做人要那麼累嗎?

起因是我在女兒四歲時,做出了離婚的選擇。我們這些成年人盡力控制這件事對她的不利影響,表面上看,她的生活中最大的變化,就是爸爸和她在一起的時間減少了。

於是,她開始用她的方式來探究:

——“媽媽,我是公主嗎?”

——“是啊。”

——“那你就是女王嗎?”

——“哦,是。”

——“那我們的國王是誰?”

——“哦,當然會是爸爸。”

這個問題,她反覆地問,每次都是這樣的順序。我理解她是用這樣的方式,來鞏固不在家中出現的爸爸的地位,因為爸爸對一個孩子來說,是安全感很重要的來源。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這是公主進了森林,暫時逃過了劫難。

但這個對話也讓我意識到,四歲小女孩,大腦中已經有了一個邏輯關係:家,是一個權力單位,爸爸,是這個權力體系裡的王。而如果爸爸不在這裡了,就不是國王,那,哪來的公主呢?就是說,她在用爸爸來定義自己的地位。

從發展心理學的角度看,孩子的自我意識原本是在他人的肯定和接納中建立起來的。但女兒的反覆提問,讓我意識到小孩心中也有一個權力體系,而且她是靠這個權力體系來界定自己的價值的。

到那個時候,我對“公主”仍然沒有批判意識。


再講個故事。

女兒有個小學同學,姑且叫她丹丹吧。

丹丹的家境很好,爺爺是某公司老總,爸爸也是高管,媽媽學藝術出身,顏值上等,自帶聚光燈。

自然,丹丹也很漂亮,在人群中能立馬“跳出來”。但丹丹真正厲害的,不是外表,而是極強的攻擊型人格。

丹丹膽子很大,蔑視規則——這是性格;

走路扭來扭去,面孔朝上——這是做派;

幾乎天天打架,男女都打,有她在,班級就不會寂寞——這是脾氣;

懂得合縱連橫——聯合誰、打擊誰、孤立誰——這是政治智慧。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公主睡著了,小矮人發現了她,並細心照顧她。

丹丹的爸爸,特意送她學跆拳道,目的是讓女兒有“該出手時就出手”的能力。他還叮囑丹丹:記住,你是公主!男孩都很賤,對他們不要客氣。

我女兒也被她打擊過,為求自保,女兒會討好她,不知不覺還成了朋友。丹丹蔑視規則,我女兒也跟著一起蔑視規則;丹丹注重外表,我女兒也跟著注重外表,丹丹喜歡通過財富來評價別人,我女兒也會跟著評價人,等等。

丹丹的出現帶給我很大挑戰,家裡的人看到各種苗頭,紛紛要求我加強對女兒價值觀的教育,清除丹丹帶來的負面影響。

丹丹是不是公主,姑且不論,但她的“公主病”確實無法遮掩。和丹丹相比,我女兒“公主病”只是稍微輕一些,它的根源不是丹丹,而是源自我的教養。

03 教會孩子定義自我、選擇生活

我不得不反思自己,反思的結果可以同步給你:

她看了太多的公主童話故事。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王后知道公主還沒死,去到小木屋找她來了。

童話都指向一個事實:公主想過上好日子,只能遇見王子。

我還有意識地給她看了兩部電影:《茜茜公主》和《羅馬假日》。電影裡的兩位公主,比童話裡的主角形象更飽滿豐富,都有著高貴和優雅的舉止,都能享受偶爾的市井頑皮、甚至粗野(比如《羅馬假日》裡公主會用吉他偷襲),但最終,都嫁給了王子。這是公主的宿命。

無論是童話裡的故事,還是人世間的電影,“公主”有著驚人的共同特點:表面上擁有整個世界,但卻沒有定義自我、選擇生活的權利。

現在想想,那些聽著童話長大的女孩,難免會做著同一個公主夢,憧憬著自己的“白馬王子”。等她們成為人母后,又繼續給自己的女兒講述公主的童話,看公主的電影。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小矮人提醒公主要小心再小心。

“公主”的概念來自王權,儘管專制王權已成過去,人人生而平等、女性主義也被奮鬥多年,但“公主”迷夢不僅沒消失,反而從王室蔓延至民間。

作為一個女孩,小時候被爸爸寵,長大了被男友寵,結婚了被老公寵,一輩子想做小女孩,靠別人珍視來寶貝自己,一生都活在小公主的二次元世界裡。無論是萌妹子還是女漢子,都難免有著同樣的想象。甚至女孩父母也不自覺地,為她們籌劃同一個幸福模式。

再說到我自己:我用最優質的教育資源餵養她,用現代化的琴棋書畫武裝她,盡最大努力平等地對待她,力所能及給她最好的物質,甚至刻意製造“延遲滿足”的機會,以鍛鍊她的心智。

但我依然經常陷入焦慮和恐慌。往遠了說,是人類這個物種,總是充滿著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懼。往近了說,就是擔心無法躋身於那佔總人口百分之幾的特定階層。

說到底,我其實不自覺地,把她放在權力的結構和秩序裡,而且時刻在評估“小公主”作為人力資源的價值。

簡言之,我為社會輸出的其實是修正版的中產+書香版的“公主”。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王后用“蘋果”毒死了公主。

讓我驚訝的是,我自以為是個讀書人,自以為對人生有深度思考,自以為對教育的真諦有洞察,自以為我是一個獨立的女性,但等到今天,才意識到“公主”有毒,要從“公主”迷夢中醒來。是愚鈍,還是“公主”這碗迷魂湯太過迷幻?

當我看穿了“公主”,才明白,“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因為從“公主”這個概念誕生之初,她們就存在於權力秩序裡,無法逃脫。

一氣之下,我決定幫助我的女兒變成女神。

04 女神一定比公主更幸福?

我開頭就說了:

天生擁有權利——不是別人給的。

天生就被尊重——無需證明自己。

這樣才是女神,她和公主不同,女神不需要任何頭銜,包括“公主”來給自己標定價值。


我用這樣的方式告訴她:

身為女神,別人的愛固然重要,但你對自己的愛更珍貴更有價。那怎麼做到愛自己,而不是自私的人?

我目力所及的育兒內容,往往有著一個炫目的標題,打開文章,就會給你一個技術指南,彷彿按它說的,一二三四五,經過幾個步驟,就能實現一個你特別想要的目的。我知道,這樣的文章都是童話故事,而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那,我該如何操作?我沒有技術指南,但我知道,在養育女神的過程裡,要想方設法把“公主”毒素清除掉。當然,這很難。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王子來了,把她喚醒,換句話說,沒有王子她得一直睡。

你可能看過《黑客帝國》,電影裡墨菲找到尼奧,第一件事,就是拿著一個特殊裝置,對準肚臍,然後抓出一個電子蜈蚣(我經常這麼稱呼),這意味著解除了母體對他的監控。而現實生活裡,沒有任何技術手段,能把我們大腦中的“公主”蟲拉出來,更沒有什麼特效藥,吃下去就能把公主病治好。所謂“病去如抽絲”,註定是一個過程。

但,這不等於束手無策,只要你懂得了這個道理,認識到價值觀底層的東西,就一定有辦法。也許我下面說的對你有啟發。

如果你是一個男人,你如何對待自己的妻子,會直接影響到女兒是否能超過你,成為女神。

我的一位男性朋友,表面看有知識、有禮貌、有文化,他對女性的尊重可謂典範,但有一個細節露餡了:

他說他的女兒很願意聽他的意見,但跟她媽媽說話卻非常不耐煩,他還舉了幾個例子,從朋友的講述中,絲毫不覺得他女兒有問題,反而是覺得妻子說話囉嗦,經常分不清輕重,才導致女孩兒的反感。

而正是這段講述,讓我發現,他對太太很不以為然。在我看來,正是他對妻子的不尊重,才導致女兒輕視媽媽。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很多現代家庭,都會發生高知的父親和女兒聯手,“欺負”妻子的現象。這樣的父親也許不知道,儘管他很尊重自己的女兒,但無意中卻給女兒植入了一個“媽媽”榜樣,讓她覺得,女人可能就是這樣的,男人就是那樣的。

孩子,公主是永遠成不了女神的

童話最後,壞人被懲罰,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

如果你是女性,想要清除公主病難度更大。先得給自己看病,如果你自己都覺得,成為“公主”是一個女孩最完美的歸宿,而且自己還在做公主夢,這種情況下,想改變教養方式,當然難上加難。只有你自己先意識到問題,才可能解決問題

也許有人對這個問題不以為然,會覺得這樣的“女神”不當也罷,當“公主”不是挺好嗎?當女神就一定更幸福嗎?

是,這要取決於你崇尚什麼價值觀:如果你想讓你的女兒,擁有完整的個性,聽得清內心,能夠獨立自主,而且有擁有自由的機會,那你就選擇“女神”;如果不是這樣,那就隨你便了。

當然,基於我對“女神”的理解,我同樣希望,男孩也能當男神,而不要做“王子”。


文章:郭佳

監製:木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