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技術標兵”張瑩:讓線上課堂“活”起來

“學霸在講課!經典配樂數學小故事!高數課也是思政課!老師成了人生導師!”這是學生對曾獲陝西省“技術標兵”、第四屆全國高校數學微課設計競賽精英賽金獎的西北工業大學副教授張瑩授課的評價。

她從薯片的雙曲拋物面結構到廣州塔的數學意義,再到工匠精神的講授,學生們以小見大,真實感受數學魅力的同時,更能感受科學技術的力量。

“進入張老師的課堂,有時候你會分不清誰是老師?誰是學生?”張瑩的同事如是說。豐富的師生交流和角色互換,讓本來晦澀的高等數學在線上“活”了起來!同學們都成為了課堂的主角!

陝西省“技術標兵”張瑩:讓線上課堂“活”起來

張瑩老師用薯片講解雙曲拋物面


陝西省“技術標兵”張瑩:讓線上課堂“活”起來

1月23日,武漢封城,疫情已經開始蔓延。雖然假期才剛剛開始,但是,張瑩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學生怎麼辦?教學怎麼辦?

經過兩天的思考,新年第一天,她就明確了思路——認真準備開學後的線上教學,這就是教師抗擊疫情的“一線”!

作為《高等數學》課程的負責人,她帶領22名教師,面對26個大班、96學時、3000多名學生的現實情況,如何提高線上教學質量,是她面臨的新挑戰!但她清楚,這不僅是要把教學從“線下”搬到“線上”,而是要開展一次全員、全方位、全環節的教學改革!

她開始探索、求教、實踐,這提前“開學”的一個月,便成為她帶領整個團隊研判和制定教學方案的“黃金月”。

2月24日的“開學第一課”,張老師和她的高數教學團隊,順利實現了所有班級的“0”失誤教學!

然而,她並沒有停下探索的腳步!面對線上教學學生學情難以掌控的現狀,如何提高教與學的參與度和實效、確保課程質量,成了她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

“線上教學更要注重線上教學設計和課堂互動的特殊性,要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共同體。” 張瑩說。

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張瑩認為,教學就是要把“繁”留給教師,把“簡”留給課堂,把“衍”留給學生。

沒有了教室的環境,想要在課堂上邏輯清晰、方法得當,張瑩在課前下足苦功夫。為了實現教學效果,她對課件製作、平臺功能使用、課程互動的設計都進行了解構與重構,常常忙碌到凌晨三四點鐘,成了學生們眼中不需要睡覺的神奇老師。

“只有這樣的‘臺下十年功’,才能讓學生感覺到課堂的大‘簡’之美。”張瑩說。而課程之於學生,也不能只有“簡”,應在掌握知識的基礎上,給學生創造自學和交流的機會和空間,“衍”才是學之始。

陝西省“技術標兵”張瑩:讓線上課堂“活”起來

學生間作為“朋輩導師”進行講課、增加相互交流

她通過作業的批改和觀察,發現優秀的作品,就鼓勵學生作為“朋輩導師”在週末給同學們講課,增加同學之間的交流,也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她經常去抓住學生的思維火花和小亮點,鼓勵他們進一步完善後跟大家分享,對於在課堂上未能細說的“過往和將來”,也總會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和探究。兩週的“線上”教學,張瑩已經成了學生無話不談的“同齡人”。

以學生為中心,並不是一句口號。“想要把握好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定位,其實可以記住一個繞口令,不是‘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也不僅僅是‘我不要我覺得,我要你覺得’,而是‘我要我覺得,也要你覺得’”,張老師笑談。

(本報記者 牟影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