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變了,我們懂得了快樂很昂貴,我們明白了餘生很短。

小時候,我們總盼著長大,長大後才知道,成年是世上最可怕的事情。

小時候,畫在手腕上的表,永遠不會走,卻帶走了我們最美好的時光......

我們都變了,我們懂得了快樂很昂貴,我們明白了餘生很短。

曾經,天真的我們,對誰都真心實意,掏心掏肺,相信每個人臉上的微笑,嘴裡的每一句話,對別人的要求,寧可委屈自己,也會不遺餘力的去做,期待真心換真心。

曾經,驕傲的我們,抱著不服輸的稚氣,奔走在陌生的城市中,哪怕被現實撞的頭破血流,也堅信總有一天會抵達內心深處的夢想。

曾經,哭著哭著就笑了,然而現在,笑著笑著卻哭了。

直到有一天,有人說,你變了。低頭看看自己,好像真的變了……

1、變“自私”了——與其取悅別人,不如快樂自己。到了這個年紀,誰也不想取悅了,寧可孤獨,也不違心,寧可抱憾,也不講究。

2、變“懶惰”了——不再扎堆熱鬧,不屑於勾心鬥角,反而喜歡上了安靜的時光。開始享受豐富的安靜,體悟到獨處不是孤獨,強行融入熱鬧才是真的孤獨。

3、變“俗氣”了——對幸福的要求簡單了。不再追著明天跑,而是珍惜當下,發現真正的幸福不過是家人團坐,燈火可親。

4、變“認命”了——開始接受自己的平凡。不再自命不凡,不再跟平凡較真,發現平凡才是這個世界的底色,努力將平凡的人生活出滋味兒,也是生活的英雄。

5、變“沉默”了——煩惱的事情不再四處訴說,對有些人、有些事也懶得解釋。

心酸、可笑的是,小的時候學會了說話,長大卻學會了閉嘴。

6、變“冷漠”了——開始有戒心了,不再亂髮好人卡。不再委屈自己,不再無限制的容忍,學會了拒絕,自己的善良長出了鋒芒。

7、變“自私”了——圈子變小了,開始只跟舒服的人處。有意識的精簡自己的圈子,不再為了無關緊要的社交消耗自己,生活簡單點更自由。

8、變“傻氣”了——有些事看得淡了,有些事變笨了,看透不說透。臉皮厚了,該爭取的爭取,心也寬了,不是自己的不惦記,順其自然,從從容容的做自己想做的事。

9、變“慫貨”了——開始在意自己的身體了。不再逞強,意識到身體才是自己的終身伴侶,身體沒了,一切都是夢幻泡影,善待自己就是最好的投資。

當時光磨平了我們的稜角,當我們的心被時光反覆打磨、刨光,我們好像真的變了,變的不認識自己了,甚至有人說這是初老症狀。或許,或許,或許。不是我們變了,只是轉了一圈,我們終於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我們懂得了快樂很昂貴,我們明白了餘生很短,我們理解了人終其一生追求的不過是內心的喜悅與平和,能為自己負責的只能是自己而已。

就像豐子愷說的,小時候,我們受了委屈總是撐著,直到看到媽媽了才掉眼淚,而現在,再大的事總是在門口哭完,擦乾眼淚再回家。

我們變了,因為我們懂得了什麼是生活,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擔當。

其實,我們還是那個我們,我們只是學會了面對現實,學會了用靜默擁抱喧囂,用淡定迎接明天。

其實,我們還是我們,堅硬的外殼下還是那顆柔軟的心,努力奔跑,用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