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嶺七十二峪 之 潼峪


潼峪,位於渭南市潼關縣安樂鎮境內,峪口位於潼關縣安樂鎮鎮政府所在地安樂村,古稱潼谷,《水經注》稱之“通谷”。主峪道長約15千米,是潼關縣境內8條大峪道中最西邊的一條,當地人又叫西潼峪。峪口海拔779米,距離潼關縣城南的潼關火車站直線距離約5.63千米,峪口東南距蒿岔峪口直線距離約2200米,西北距員陳峪口直線距離約1460米。

潼峪內有河,稱潼峪河,河水發源於潼關、華陰交界處海拔約1800多米的北岔,峪內河長約10.7千米。

秦嶺七十二峪 之 潼峪


潼峪

從峪口進峪約2千米可到達秦晉豫金三角地區有名的佛教名山佛頭山風景區(又稱白雲山風景區)。佛頭山,在安樂鎮的松果山上,因其形似佛頭而得名,它是秦嶺在潼關境內最高的山峰。

峪道內原設有潼峪行政村,近年來由於實施移民搬遷工程,峪道內大部分人家已搬出,但目前還留守有20餘家人。從峪道口向南,村名依次為槐樹廟、佛頭岔口、下侯家村、上侯家村、七畝角口、姜子灣、羅坂、北岔口等。潼峪內的潼洛公路以前是比較狹窄的石子路,2009年開始加寬改造,2012年10月改造完畢,形成了現在的柏油路。

潼峪曾經是小秦嶺地區的黃金主產區,礦藏分佈範圍較廣,藏量比較豐富。潼峪曾經發現北宋“崇寧三年”(1104)的礦洞石刻,佐證了大約900年前就有先民在此開採金礦石。

潼峪內動植物資源豐富,境內不僅有松、楸、椴、樺等林木,還有連翹、黨參、天麻等70餘種中藥材和獐、鹿、野羊等野生動物。近年來實施礦業秩序整治和地質災害環境治理工程,對峪內河道統一進行了整修,潼峪的自然環境有了明顯好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