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禪」水低為海,人低為王

「一日禪」水低為海,人低為王

馮驥才說:

低調不是被邊緣被遺忘,更不是無能。相反,只有自信才能做到低和安於低調。

低,是一種清淨內斂。

是人生必須擺正的一種穩重姿態,必須按捺的一種謙遜言辭,必須平抑的一種處世風格。

「一日禅」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 01 -低調,是藏鋒守拙的隱忍

《菜根譚》中有這麼一句話:

鷹立如睡,虎行似病,正是他攫人噬人手段處。故君子要聰明不露,才華不逞,才有肩鴻任鉅的力量。

蒼鷹在獵食前,總是盯住獵物紋絲不動彷彿快要睡著了;猛虎總是不緊不慢地靠近目標彷彿生了病——這其實是它們取勝的秘訣,先讓獵物放鬆警惕,再在對方做出反應之前一擊斃命。

無論是處世還是用兵,平時深藏鋒芒,關鍵時果斷出手,出手才能解決問題。

因為真正的強者, 總是喜歡藏鋒守拙,待機而發,在別人面前表現出來的更多的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的一面。

大智若愚,實乃養晦之術:

“大智若愚”,重在一個“若”字。

“若”設計了巨大的假象與騙局,掩飾了真實。

「一日禅」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 02 -低調,是居高位者的原則

平和待人留餘地,“道有道法,行有行規”。

做人也不例外,用平和的心態去對待人和事。

低調的人,才高而不自詡,位高而不自傲。

一棵樹木高過了整片森林,必然會受到風的摧毀;


一堆石頭高出了海岸線,必然會受到流水的衝擊;


一個人行事過於高調,難免別人會嫉妒你,誹謗你。

居於高位的人如果不能保持低調做人的本色,就會與他人產生距離感。

「一日禅」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 03 -

低調,是韜光養晦的智慧

真正的強者總是莫測高深,不顯山不露水,默默耕耘,苦心孤詣,直至成功。

作家桐城說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位北大的新生去學校報道,因為行李太重了,便請求一位校工模樣的老先生幫忙看管。

那位老先生欣然答應,站在烈日下為這名後生守了兩個多小時的行李。

到了開學典禮致詞的時候,這名後生忽然發現,那位正在臺上演講的副校長,竟是那天幫他看管行李的“校工”!

這位校長便是季羨林先生。

被稱作“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國寶”的季先生在北大教書和任職時,穿著極其樸素,與同學仿若朋友般相處。

你見到他時,他總是一臉微笑,遇到別人有困難時,會盡己所能幫助對方,但為人及其低調。

低調是一種修養,是成就大事的一種方式。

凡是低調的人,都是謙遜的人。

那些因為一時的名利,成功就沾沾自喜、好高騖遠的人,是沒有真才實學的。

「一日禅」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 04 -

低調,是修身養性的境界

低調做人,還意味著你必須丟掉一些東西:

比如身份感、優越感、尊貴感、榮耀感等等。

主動吃虧是風度,任何時候,情分不能踐踏。

主動吃虧,山不轉水轉,也許以後還有合作的機會,又走到一起。

低調,不是壓抑自身的慾望。

而是自然而然,修養品性,能為人著想,讓自己擁有超脫慾望、淡泊名利的胸襟。

為人低調,謙和,如玉君子,方為涵養,修養。

「一日禅」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城市捷報社融媒體出品

轉自詩詞天地

感覺讚的話 推薦一下吧

「一日禅」水低为海,人低为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