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所有人體驗了別樣的開年。


病毒來勢洶洶,每個人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壓力。


街道空了,大家足不出戶待在家裡,網友紛紛感嘆:


2020年太難了,真想一鍵重啟。


是啊,從疫情開始到現在,我們飽嘗了擔憂、恐懼和焦慮的情緒,每個人都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


這場災難讓我們懂得很多道理,也讓我們有了很多改變。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學會了“活”


這次疫情,讓大家有了更多待在家裡的時間。


足不出戶的日子,如何飲食起居,考驗著每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和能力。


一些人宅在家裡,無意中練就了一身好廚藝。


認識一位撰稿人,她平時在家寫稿,一天三頓飯都是直接點外賣,自家的廚房從來不開火。


疫情爆發後,習慣點外賣的她,開始跟著視頻學做飯。


做出了人生中第一份網紅油條,沒想到口感居然很贊。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找到信心後,她又開始學做涼皮、麻花;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如今更是“開發”了高難度的燉魚。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現在,她的手藝越來越好,做出的東西色香味俱全。


一場疫情讓冰冷的廚房,從此熱氣騰騰,充滿了人間幸福的煙火味道。


沒有外賣,不下館子,靠雙手和智慧,我們也能自力更生,豐衣足食。


杭州有一位跑步愛好者潘先生,宅在家也不忘鍛鍊身體。


從早上九點到下午兩點,他圍著房間裡的兩張床跑步。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一圈跑下來有八米,他跑了50公里,足足繞了6250圈。


他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真正熱愛的事情,你總有辦法做到。


疫情期間,我們過著相對封閉的生活,這也讓我們的重心迴歸到家裡。


用心對待每一餐,自己動手烹飪的飯菜格外香。


堅持健身,哪怕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可以實現鍛鍊的目標。


疫情是困住了我們的步伐,卻無法阻擋我們積極生活、熱愛生活的心。


好好對待生活,生活一定不會虧待你。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學會了“放”


大學同學王偉去年創業,開了一家外貿公司。


新冠肺炎爆發,工廠停工,他承諾客戶的交期也因此延遲。


情緒低落的他,動不動對孩子發火,也時常和老婆為瑣事鬥嘴。


有一天,他和學長視頻通話,吐槽了自己的煩心事。


學長說:

“賺錢總有機會的,別太焦慮了。


這種意外我們無法左右,你越是放不下,就越會讓自己痛苦。


何況,萬貫家財,都不如眼下的平安幸福。”


一番話讓王偉沉默了。


他創業初衷就是多賺錢,給家人更好的生活,能多些時間陪家人。


如今,有時間和家人在一起了,自己的心思卻全在工作上,還因此傷害了家人,違背了自己的初衷......


疫情影響了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這是無法改變的。


索性活在當下,安排好眼下的生活,好好陪伴家人,放下焦慮,養精蓄銳,等待再次出發。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前兩天,眼科胡醫生在網上發了一個帖子,不少網友非常認同。


她說,因為疫情,醫院通知她一週只需要值班一天。


她平時忙到年假都沒有機會休,現在已經待在家裡一個月了,她利用這段時間好好調整了一下自己。


沒有忙碌的工作,也沒有喧囂的社交,放下雜念和慾望,她梳理了自己的心態,做了一個詳細的自我覆盤。


她明白了什麼樣的選擇,會讓自己的精神更富足。


放下壓力,給身心做一場SPA,待到疫情結束,我們會滿血復活。


有句話說得好:


一場災難,一切看淡。


人生就像負重前行,只有懂得放下,才不會讓自己在中途累倒。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學會了“愛”


微博網友餘小華說,自己在武漢工作,過年前,因工作原因無法回鄉下老家過年,他就將母親接到了武漢。


結果,十天後武漢就封城了。


他有些後悔,覺得自己應該回鄉下陪母親,而不是把母親接過來。


沒想到母親卻特別開心,每天把家裡收拾得乾乾淨淨,變著花樣給兒子做一日三餐。


一家人聊家常,談往事,家裡總是歡聲笑語。


餘小華說,和母親在一起的日子,他彷彿又回到了童年。


母親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他,讓他對母愛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在母親眼裡,他是個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不能出門的日子裡,他陪母親聊天,教她用智能機,一起看電視。


看著母親樂呵呵的,一臉滿足,他覺得自己就是世上最幸福的孩子。


網上看到一段視頻,讓人鼻子一酸。


凌晨三點的武漢,下著大雨,妻子撐著傘獨自走在上夜班的路上。


丈夫就開著車跟在後面,用車燈為妻子照亮漆黑的道路。


視頻中的女主人公,是武漢的一名醫護人員。


在第一線工作的她,擔心傳染家人,下班後就住在賓館,丈夫給她送飯。


擔心妻子上夜班不安全,丈夫要開車送她;


但妻子害怕接觸感染,堅持走路不坐車。


丈夫就開車一路跟隨,用車燈照亮妻子的上班路,看到妻子安全到達,丈夫才掉頭離去。


丈夫對妻子說:

“你抗擊疫情,我來守護你。”


那束溫暖的燈光,就是他們的愛情紐帶。


日久不一定見人心,但患難卻可以見愛情。


災難之下,我們才知道,誰才是自己心尖上的人,我們才懂得,“守護你”就是最美的諾言。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學會了“扛”


看到兩條新聞,讓人既憤怒又痛心。


2月14日,在南陽火車站進站口,一位中年男子喝酒後,不戴口罩在火車站廣場上閒逛。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巡邏的公安人員發現後要求他戴好口罩,中年男子不僅不聽,還對警察破口大罵。


在中年男子看來,戴口罩是他自己的事,別人管不著。


前段時間,四川廣元市,一堆人聚集在露天,扎堆喝茶曬太陽,大擺龍門陣。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因為在家悶了許久,加上疫情的控制趨於穩定,很多人就鬆懈了。


看到天氣好,就不顧一切出來“撒歡”了。


殊不知,人群中一旦出現一個潛伏者,疫情就會再次傳播,無數人為抗疫付出的心血也將白費,甚至會影響抗疫最終勝利的時間。


張文宏醫生說過:

“你待在家裡,就是在戰鬥。”


既然是戰鬥,我們就有“戰士”的責任。


遺憾的是,總有人扛不起這份責任和擔當,嫌家裡無聊,非要出門,嫌口罩麻煩,乾脆不戴,做出害人害己的事。


想想那些前赴後繼的逆行者們,80多歲的鐘南山,70多歲的李蘭娟,還有所有不顧個人安危的醫護者......


是他們用血肉之軀,築就了阻斷病毒的城牆,守護了我們的健康和生命。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耐住無聊,安心在家,不去添亂。


這不是個人的小事,這是現實賦予我們的責任,我們必須扛起來。


左宗棠說過一段話:

“人這一生,要經歷無數的大事小事,難事急事。


要想過好這一生,就要記住三件事:


能扛事,少惹事,不怕事。”


疫情是暫時的,每個人都扛起自己的責任,我們就贏了。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你怎麼度過疫情,就怎麼度過一生


有人說,這次疫情是一場考驗,它檢驗了人心,驗證了人性。


其實,它更像是一個暫停鍵,讓我們停下匆忙的腳步。


學會思考和分辨,重新審視過去的生活,改變自己的認知和行為。


珍惜疫情之下,和家人、愛人相處的這段日子,這是我們難得的專屬時光。


別讓自己在熙熙攘攘中,揹負太多欲望和雜念,在生死麵前,它們不值一提。


敬畏生命,承擔責任,熱愛生活。


來日並不方長。


趁現在,愛你深愛的人,過你想過的日子,做自己該做的事,人生就會少幾分遺憾,多幾分美好。


哪怕世事無常,願你我安然無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