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士”父親還活著,女兒憑兩塊銀元認親成功,將其接回大陸養老

王家垛村,位於江蘇省海安縣曲塘鎮,是王秀蘭的出生地。不過,王秀蘭對王家垛的印象非常模糊,就像她對父親王成松的印象一樣。曾聽母親講,1948年,王秀蘭兩歲的時候,父親被國民黨抓壯丁送上了戰場,後來又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於1949年犧牲。

7歲那年,母親改嫁,王秀蘭被送到了海安縣雅周鎮王垛村的一個親戚家寄養。在王垛村,王秀蘭長大成人,嫁入他鄉,結婚生子。1962年,海安縣有關部門經過調查,確認王秀蘭的父親王成松為革命烈士。

“烈士”父親還活著,女兒憑兩塊銀元認親成功,將其接回大陸養老


雖然對父親沒什麼記憶,但王秀蘭總是想象著,父親一定是在戰場上衝鋒陷陣,戰死沙場的大英雄。然而,事隔60多年,她從來也未曾想到,在領過父親的撫卹金,在無數次祭奠過父親之後,她的這位“烈士”父親居然還活著。

2013年,網上的一封臺灣老兵汪呈松的尋親信與王秀蘭聯繫到了一起,雖然老兵的姓名有出入,但其他信息和王秀蘭所瞭解的極為相似。7個月後,在海峽兩岸各方力量的幫助下,王秀蘭前往臺灣和87歲的汪呈松相認。

老兵汪呈松記憶力很差,不識字,連自己的具體出生日期都說不清楚。但對故鄉,一個叫王家垛的小村莊,卻記憶特別清楚,尤其是祖屋東南角上的那口老井。汪呈松記得,這口老井是祖上第一代人,搬到王家垛時開鑿的。

“烈士”父親還活著,女兒憑兩塊銀元認親成功,將其接回大陸養老


離鄉數年,汪呈松走過很多地方,喝過許多地方的水,可無論哪裡的水,都不如故鄉王家垛老井的水。對於前來認親的王秀蘭,汪呈松想著,只要她是王家垛的人,就一定知道這口老井。

但是,在王秀蘭的記憶力,只有王垛的水。因為7歲離開王家垛到王垛生活的她,對老井的記憶也是很模糊。倒是夜晚母親在油燈下,一次次落淚的情景,王秀蘭記憶深刻。王秀蘭常常想象著,嫁入父親還活著,她的命運又會是什麼?

關於老井的信息,王秀蘭和汪呈松聊得對不上來,氣氛正尷尬之時,王秀蘭取出了隨身攜帶的兩塊銀元。這是母親在改嫁的時候,親手交給她的。從母親口中,王秀蘭得知這是父親失蹤前,託一位親戚從戰場上捎回來的。從那以後,這兩塊銀元成了王秀蘭對父親的唯一念想。

“烈士”父親還活著,女兒憑兩塊銀元認親成功,將其接回大陸養老


王秀蘭手中的銀元,一下子勾起了汪呈松的回憶。1949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發起寧滬杭戰役,經過半個月激戰,解放上海。汪呈松所在的國民黨第21軍被殲滅後,他隨即加入解放軍。

當部隊行軍至泰州黃橋時,汪呈松突然遇到了遠方表姐,得知家中親人安好,汪呈松非常高興。和表姐分別時,不會寫字的他拿出了身上僅有的兩塊銀元,託表姐交給妻子,以此報個平安。

正是憑這兩塊銀元,使得王秀蘭和汪呈松認親成功。之後,兩人又進一步做了親子鑑定,最終確認父女關係,王秀蘭決定將其接回大陸養老。原來,由於汪呈松不識字,加上口音問題,在報名字的時候,寫錯了。

“烈士”父親還活著,女兒憑兩塊銀元認親成功,將其接回大陸養老


2015年4月1日,背井離鄉60多年後,王秀蘭的父親王成松終於回來了。當地政府部門,在父親回家之前,收回了他的烈士證,停止了每月200元的撫卹金。父親的一生,就像是老天開的一個玩笑,不過,他們父女倆這次總算是真的團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