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2020年的春季,因為疫情全部變成了宅男宅女。2月底首播的《安家》成為眾人熱追的電視劇,但是當我看了2集之後,不得不拿起手裡的遙控器。是的,我轉檯了,換種說法是看不下去。

首先我們來看看這部電視劇的起源。

《安家》原本叫做《買房子的人》,由耀客傳媒、企鵝影視、橙子映像出品,首播就放在了東方衛視和北京衛視。因為限薪令,相信這部電視劇的總成本會比之前的電視劇有所減少,但動不動就40、50集的國產劇,總成本也在1億-3億之間。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說是說翻拍2016年的日劇《賣房子的女人》,但編劇大刀闊斧的改,更加本體化的劇本,是不是真的能引起共鳴呢?除了都擁有男男女女的角色,有“沒有我賣不出去的房子”的信念,其他的我也沒辦法把這兩部電視劇相提並論。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當時耀客買下版權後,邀請編劇改編,於是他們就找到了那位編劇六六。插播一下:嗯,不知道你們還是不是記得,這位編劇早前發生的種種奇葩事件。總之,一句呵呵。

anyway,說回這部劇。

再來,我們看看各個地方的評分。豆瓣的每天的分數都在下降,我也比較期待播出後的分數。當然,分數並不能代表所有的問題。但是能代表問題。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劇情

一部電視劇的好壞,劇情是最大的原因。無論投資多少無論演員多大牌,沒有好的內容和故事線的發展,再多也是無用。而劇情也是編劇創造的小世界,那麼我們來看看這位編劇創造了什麼?按照接地氣的本意,這部電視劇的主題思想是這樣的:

房似錦,也就是女主。年紀輕輕已經是安家天下中介公司的金字招牌,她在上司翟雲霄的授意之下,空降靜宜門店擔任雙店長。門店原生店長徐文昌是個“高貴的人”,他推崇“人性流”管理方式,也不屑對付手段卑鄙的對手。到任後房似錦施展雷霆手段堅壁清野,對外辣手反擊,對內冷血整肅,業績好的不像個樣子!房似錦的管理方式和處事之道與徐文昌截然相反,而業務員們也在兩位“神仙”的較勁中左右為難。 身為房產中介的他們不僅要幫助客戶買房賣房租房,還時常被裹挾著捲入他們的人生,見證他們生活中的歌舞昇平與一地雞毛。

單看簡介完全ok,這就是上海的生活縮影。由買賣房子,由房產中介去引發人們的思考,去觀察平凡人生活中的喜怒哀樂。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有些人說劇情不符合實際,職場很假......就這點而言,我要站隊這部劇。因為電視劇原本就是生活的二次創作,要糾結是不是和真實生活相符合,這點太難為人。但是呢,看完的感受,總有種說不出的感覺。總體感覺是端著,沒有辦法找到共鳴。

對了,在房價貴上,挺有共鳴。不過,據說編劇是實地考察,那麼上海5萬的房價,是認真的嗎?!

演員

我們的演員,是有演技的。但是換了劇情換了表演手法,就好像不靈了。娘娘的演技很能抗,《甄嬛傳》誰沒看過?但是放在現代劇,作為職業女性,總覺得差了點什麼。日版中的女主誇張的搞笑,很明顯如果孫儷瞪著眼睛說:“GO!”只怕會引起反感。所以編劇在女主的職業領域裡加了很多戲,務必要突出她的專業。

所以我們的女主always手插口袋,目光如炬。我看了一篇報道,是質疑編劇對於“女主人設不討喜”的說法,六六她反問,“我就很好奇,為什麼一定要角色討喜?這個角色的存在是為了討大眾喜歡嗎?”我覺得,她是誤會了。這裡的不討喜並不是說要被大眾所接受,是個傻白甜。而是女主作為一個優秀的金牌經紀,是一定要以這種性格出現嗎?是對人設的質疑而已。

植入

本著傳遞“奮鬥創造幸福”、“家庭承載溫暖“的價值觀。所以我們能看到數不勝數的植入,這也是電視劇收回成本的最好方法。我們的植入簡單粗暴,完全沒有美感,導致電視劇的質量一跌再跌,有的時候想想,拍廣告電視劇好了。

口播廣告、APP推廣、硬到不能再硬的產品露出......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那麼現在的國內職場劇,到底是什麼水準呢?如果說相較於拍攝技術和硬件,那一定是進步的。但就劇本演員呈現方式,是倒退的。我們不比日韓,比一比我們自己的香港。

香港的職業劇的確經歷了長久的發展,那麼我們比一比90年代的TVB。也就是20幾年前劇!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壹號皇庭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妙手仁心

從某種意義來說《創世紀》《笑看風雲》《大時代》都有職業劇的影子。但是有能把握主線和支線的展開,這裡面也有愛情也有友誼,更有對於專業素養的描述。

我們離職場劇還有多遠?

沿用一位作者的話:咱們的職場劇職裡沒有職場和專業人士,只有打情罵俏談戀愛,只有互相算計潑髒水,只有離婚出軌抓小三。

與之相比,我可能更願意去看20年前的老劇,或者是那部《不要陌生人說話》。雖然是小時候的陰影,但再看一遍,整個線是順的,沒有給人端著的感覺。

我們看得到缺點,也能看到的優點。希望我們的國產職業劇能更上一層樓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