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圈都知道但都不吭聲的事實:新疆地產和田玉早已不是最佳選擇

在老玉友們的心中,新疆本土和田玉當屬正統,同時也是品質最好的料子;在玉商的眼中,新疆料才能代表和田玉的華貴效果:油脂感,緻密,溫潤,如此一來就給許多人一種慣性思維:和田玉中新疆料最好,新疆料中以籽料羊脂最佳。


玉圈都知道但都不吭聲的事實:新疆地產和田玉早已不是最佳選擇


經過了幾千年的開採,現在的和田玉產地已經遍佈全球,傳統新疆和田玉似乎越來越枯竭了,經常聽說籽料產地——和田的料場開工好幾天都挖不出一塊玉,回望幾個經典的山料產地比如黑山、于田、塔縣等地也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基本絕產,新疆料還能稱做和田玉的絕對王者嗎?和玉大叔今天來聊一聊這個從前應該從未有人提及的話題。

玉圈都知道但都不吭聲的事實:新疆地產和田玉早已不是最佳選擇


一、籽料

玉圈都知道但都不吭聲的事實:新疆地產和田玉早已不是最佳選擇

本來籽料沒有什麼太多的競爭對象,只能自己和自己比,畢竟全球唯有和田這一個籽料產地,可惜如今的籽料早都已經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樣,尤其是在快手、抖音裡看到的“滿臉溝壑的老農在河壩幸福的挖出了一塊羊脂玉”這樣的場景,真相是挖掘機向河床下深度採掘三十米的“工業挖掘”,今天的新籽料品質已經嚴重下降,甚至說許多新料的表皮都有明顯的“返鹼”感,如果不加盤玩相當的澀,那種籽料入手就是油疙瘩的年代在十年前就慢慢消散了,所以為啥米達料等新山料可以冒充籽料,因為最油潤的籽料真的已經挖完了,那些埋藏在古河道幾十米的“籽料”們,在過去都只能被稱之為“旱籽”,如今卻也是稀罕的寶貝疙瘩,所以老料子為啥值錢,畢竟誰有料,誰稱王。

二、大部分山料

玉圈都知道但都不吭聲的事實:新疆地產和田玉早已不是最佳選擇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市場中所謂的“羊脂白玉”慢慢換成了俄料和青海料,那是因為新疆料的主產地已經從南疆邊境的于田等地遷移到了大山深處的且末、若羌等地,這些地區屬於富銅,富鐵的地質條件,所以開採的料子肉質往往偏暖黃色澤,尤其是糖玉出產特別多,純白的料子極難開出來。幸虧且末出產的山料還保留著新疆料經典的油潤感,如此一來純白的山料自然是俄料更好看,青海料的開採時間比較短,到今天也基本上開始向“遠礦料”(即那些在礦區中心的深處核心料)發展,品質反而有回升的跡象,新疆白玉山料的傳奇從於田料的絕產基本就已經走向了沒落,糖玉俏雕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三、特殊玉種(碧玉等)

玉圈都知道但都不吭聲的事實:新疆地產和田玉早已不是最佳選擇

瑪納斯碧玉,這是一個老玉商都耳熟能詳的玉種,多年前新疆玉雕廠有大量的工藝品產出創造外匯,作為新疆地產極少的幾種不產自崑崙山脈,而是出現在天山山脈的玉種,瑪碧的油性也非常好,可惜碧玉有它的通病:內部遍佈鉻致色的“墨點”,瑪碧顏色深邃,乾淨的很少,而且在河谷深山當中開採十分不易,自從俄料碧玉被發現以後,瑪碧就失去了它的光彩,甚至許多近兩年通過直播入行的新玉商,壓根就沒有見過瑪納斯碧玉,碧玉已經完全實現了“國外化”,除了極少數的碧玉戈壁料和碧玉籽料,市場上已經很難見到新疆地產的碧玉,且買且珍惜。

玉圈都知道但都不吭聲的事實:新疆地產和田玉早已不是最佳選擇

由此看來,好的新疆料已經不僅僅是籽料短缺那麼簡單了,山料也一樣優質難尋,其實現在戈壁料的價格還不算很離譜,喜歡原石又買不起籽料的玉友們,一定要抓緊時間,不知道什麼時候就像房價一樣高高在上,再也沒有入手的機會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