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的春天


林之秋


野草的春天

冷冽的北風瘋狂地掃過,院子裡的枯草隨風猛地伏下身子,在一陣陣冷風中艱難地挺起佝僂的脊樑,風吹得枯萎的草葉沙沙作響,一聲一聲叩在心頭……

看到窗外的這一幕,我的心隨之冷卻,此時的我不正如那棵棵野草嗎?思緒在漫無目的地瘋長,冬日的寒冷禁錮了火熱的心,也許,需要有一團火,才會燃燒出夏日的溫度。

1.

這是我在去年的冬日看到了窗外一景有感而發,很久以前,我已驚覺自己的人生竟如野草般毫無頭緒蔓延生長。

還記得少年時代的某個春天,一個夕陽將落的傍晚,我正收拾剛挖的野菜準備回家,一個騎著自行車身穿白襯衫的中年人停在路邊,和我打招呼,想看看我都挖到了什麼寶貝。路上雖然有些行人,但是遇到這樣奇怪的人還是第一次。看到籃子裡的野菜,他向我要一些,裝在自行車後座的袋子裡,袋子裡還有用報紙包著的幾本書,看著我一直在盯著書看,他便對我說:“書不能送給你看,可以把這幾張報紙送給你,其實你可以去書店看書。”

他走後,我迫不及待地看了幾遍報紙,就連中縫裡的廣告也不放過,那刻,我發現自己喜歡上了任何有文字的東西。“其實你可以去書店看書”這句話刻在我的腦海裡,遙望著連綿的山巒,眼神順著馬路的方向爬過長長的坡路,直到什麼也看不到。我還沒有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據說那裡有高樓,有汽車,還有書店……有時真希望自己是一棵棵野草,長著長著就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第一次去書店是在我十二歲時,那天我們一行四人騎著自行車結伴去書店買《新華字典》。按捺住興奮的心情,騎上高大的老式自行車,飛似地踏上出村的馬路。進入書店的那刻,一本本書誘惑著我的腳步,這本書想讀讀,那本書想看看,回到家裡時已經接近黃昏。

第二次進書店是在讀初中時,我的一篇文章參加了報紙上的徵文比賽,獲得優秀獎,而頒獎禮物必須現場領取。於是,在媽媽的陪同下進城,時間尚且充裕,便和媽媽一同去了剛剛修繕好的書店。

那時家裡生活拮据,我心中又抑制不住對書的渴望,軟磨硬泡讓媽媽給我買本書,千挑萬選中我買了本簡易的中英文版的《三個火槍手》,自此打開了外國文學的大門,《簡愛》、《茶花女》、《傲慢與偏見》不管是買的,還是借的,我都會虔誠地讀一遍、二遍……


野草的春天

2.

命運之手無聊地擺弄著我,而我卻要傾盡全力。種種原因,沒有讀大學的我開始了謀生。

在打工的艱苦日子裡,我還是沒有放棄自己想讀書寫字的願望。我不甘心屈服於命運,卻像只無頭蒼蠅般亂撞,在輾轉中報了成人自考——漢語言文學專業。除去工作時間10—12小時外,那段時間裡我發了瘋的啃書。可是現實總是那般無情,在參加了三次考試後,只有三科成績通過,我才發覺自己用了十二分的力量,卻還是跟不上節奏,憤怒中我把曾經珍視的書本棄於一隅。

日子在瑣碎的時光中度過,結婚生子後時間更是緊湊,偶有閒暇讀一兩本書,只是心中沒有了當初的熱情,更沒有方向感,如隨風飄搖的野草。

常常在漆黑的夜裡,心靈深處找不到歸屬,低落的情緒不期而至。從前的多愁善感壓抑在心底,呼吸都不那麼順暢,望著如墨般得夜空,孤獨瀰漫周身。

試著書寫自己的情緒,往往靈感一閃而逝,寫出的文字常會詞不達意,大概一生唯有如此。年華老去,心也隨之而散了………


野草的春天

3.

緣分的神奇盡在無聲無息。在新年裡,我衝破桎梏身心的牢籠,重新學習了寫作課程,其間我遇見了一個個有趣的靈魂。外表柔弱內心堅強的恩師,不時地變換方法為我們創造機會。開朗熱情勤奮努力的姐妹,心靈的碰撞,激情四溢。當然,我還遇見了更好的自己,每天閱讀積累忙得不亦樂乎。

渾渾噩噩的日子不再暮氣沉沉,緊緊握住手中的時間,讓每一分、每一秒都意義非凡。

文字於我,是人生路上的自我救贖,扶我於低谷,立在暖陽下,跌跌撞撞行了一路,終於找到了方向,如手中握著嬌滴滴的一束鮮花,馨香撲鼻,心中甘之如飴。

喜歡被歲月修改的自己,踏上征程時,我已不是原來的我……

好奇的清風躍進窗子,“沙沙”地翻動著倚靠在膝上的書頁,我正沉浸在小說裡的情緒被打擾,我蹙眉抬頭,透過敞開的窗口望去,遠山如黛,白雲悠悠,春風早已吹綠了芳草,鮮花嬌豔,綠草青青。院子裡原本讓人生厭的雜亂野草,已是蔥綠一片,隨風而動,搖擺著身軀,高興地大喊:“春天來了!”

我扶欄而立,深深呼吸著春的氣息,一切都剛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