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利用自家樓頂,種一小塊菜地,對我們戰勝疫情多麼重要


事實證明,利用自家樓頂,種一小塊菜地,對我們戰勝疫情多麼重要


這年頭,最受我們小老百姓關注的物資,一是口罩,二是蔬菜。

口罩少一點,好象能忍,有幾個就行了,反正也儘量不出門,坐在家裡消耗不了多少。蔬菜呢,每天要吃的,這個少不了。

今天又去菜地裡摘了菜,突然發現,老爸老媽當年堅持要在自家樓頂上種下一塊菜地的決定,真是太英明正確了。

記得當時我對老媽說:“這麼搞太麻煩了,還要每天澆水什麼的,年紀大了,太辛苦!”

老媽說:“正好鍛鍊身體。”

現在看來,好處真不少,爸媽退休後每天活動了腿腳 ,有個樂趣,而且工作量不是太大,其實也就夏天太陽大的時候要每天澆澆水,下雨不用澆,樓頂上接通了自來水,用加長的水管一噴就完事。冬天裡連著幾個月沒澆過水,就著點雨水,土裡的蔬菜依舊長得好好的,隔幾天一摘,一家人根本吃不完。

想想也是,肉類可以在冰箱裡多收一點,也不會壞,可是蔬菜保質期也就那麼幾天,吃完不還是要買嘛,都去超市搶購吧,人多不安全不說,一下囤一堆等著蔫也不是個事。

慶幸老媽當時沒聽我的,能勇敢地固執己見,現在我們都不用去超市扎堆,蔬菜能自給自足,又近又新鮮,老媽的菜地在這個特殊時期,當真是派上大用場了。

聽朋友說,“她們村的村民種了好多菜,可是不願收,因為收了也不敢去市場上賣,這年頭,晚上怕見鬼,白天怕見人!”

還有,白菜、青菜、蘿蔔自古以來就是常見的蔬菜,很多人會選擇去買些新的蔬菜品種。這固然沒什麼不好,但是十字花科的最新研究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人類的祖先經過幾百萬年的經驗,選擇了我們的"家常菜",並廣泛種植留給子孫後代,這也是"自然選擇論"的一個表現。只有經過時間的考驗,對人類的健康和延續是有利的,它們才能流傳這麼久。所以我們平時吃慣了的食物往往正是我們需要的美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