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国家林业局:蝗灾比预想要严重,我国仍面临侵入风险!

近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下发《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沙漠蝗相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中提到据据世界粮农组织FAO判断,此次始于非洲的沙漠蝗灾,因初期控制不力,可能会延续到2020年6月,届时蝗群规模可能增长至当前的500倍。

预警!国家林业局:蝗灾比预想要严重,我国仍面临侵入风险!


目前已成立草原蝗灾防治指挥部,组织专家就沙漠蝗灾可能对中国草原带来的影响进行科学研判。经专家研判如果气候条件适宜,已发生的沙漠蝗存在从巴基斯坦和印度直接侵入西藏,或者经缅甸侵入云南,或者经哈萨克斯坦侵入新疆的风险。

通知称,尽管沙漠蝗侵入我国境内成灾的风险较低,但一旦侵入,将面临诸多不确定性。要充分认识做好蝗虫防控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加强监测监控,并完善应急预案。

预警!国家林业局:蝗灾比预想要严重,我国仍面临侵入风险!

或暴增500倍,蝗灾可能延续至今年6月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判断,蝗灾的扩大趋势可能会延续到今年6月,届时,蝗群规模甚至可以增长到当下的500倍。一场大范围的蝗虫灾害席卷了从西非到东非、从西亚至南亚等大部分地区。其发生范围广、危害损失重、趋势发展快。

一个普通规模的沙漠蝗群就拥有4000万只成员,它们日行150公里,消灭约3.5万人的粮食,被称为“移动粮食收割机”。繁殖能力也更是夸张,并且在受到攻击时,会向天敌释放剧毒氢氰酸...

东北农业大学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王刚毅教授称,沙漠蝗喜欢吃肥厚的叶子,如甘薯、空心菜、白菜等蔬菜,也喜食玉米、小麦、高梁、谷子、水稻、高梁、大麦等农作物。作为饥食类昆虫,没有粮食作物能幸免。

中国考察组:巴基斯坦蝗灾比预想严重

在旁遮普省巴克卡的蝗灾区,来自中国的蝗灾防治工作组正在考察当地的灾情。专家们表示,目前蝗虫正进入交配繁殖阶段,而这次蝗灾比预想得要严重。

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生态修复处处长 王卓然:我们前两天看到的主要是沙漠蝗虫在荒漠草原上的危害情况,今天巴方政府带我们来到这片农地,看(沙漠蝗虫)对农业的损失情况。从目测情况看,沙漠蝗虫的密度还是比较大。

据专家介绍,此次灾害中的沙漠蝗虫与中国境内常见的东亚飞蝗相比,不但个体较大,攻击性较强,对生态的破坏也十分严重。

预警!国家林业局:蝗灾比预想要严重,我国仍面临侵入风险!


中国山东省植保总站副站长 王同伟:这个(沙漠蝗虫)个体,就要比东亚飞蝗要大、要壮,我感觉它要比东亚飞蝗要凶猛些,昨天它还咬我。

巴基斯坦当地植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则表示,交配产卵季节是治理蝗虫的关键节点,如果让蝗虫顺利完成繁殖,成长起来的下一代幼虫将带来更大灾害。

卡拉奇食品安全部植保中心主任 塔拉奇:实际上,在此阶段迁徙的成虫并不会造成太大的伤害,但是当虫卵孵化并形成幼虫时,由于它们无法飞行,情况将非常令人担忧。它们将留在这些农作物附近,啃食这些农作物,它们将在几天内就吃光一片地。

切勿轻视了沙漠蝗

面对翻山跨海、远道而来的蝗灾大军,不少网友并不恐慌,甚至流下了口水,表示愿意为灭蝗灾出一份力。

预警!国家林业局:蝗灾比预想要严重,我国仍面临侵入风险!


预警!国家林业局:蝗灾比预想要严重,我国仍面临侵入风险!


乐观是好事,过度乐观就不好了。真正的蝗灾遮天蔽日,能轻松逼退70万印军。

预警!国家林业局:蝗灾比预想要严重,我国仍面临侵入风险!

我国历来都是蝗灾高发地区之一。据悉,受全球气候变暖、草原区持续干旱等因素影响,我国草原蝗灾多年来呈现高发态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蝗虫在我国草原地区广泛分布,我国平均每年发生草原蝗灾面积1.5亿亩,最高年份达到3亿亩。

做好草原蝗灾防控工作,事关农牧民生产生活,事关草原生态安全,事关国家粮食安全。针对2020年国内外蝗情的复杂形势,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拟于3月份召开全国草原蝗灾趋势会商会,分析研判草原蝗灾的发生风险,及时部署做好草原蝗灾防控工作。

为加强协调沟通,开展省际间的协作,实现信息、资源、技术共享,保障工作高效协调开展。据悉,目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已成立草原蝗灾防治指挥部,并成立了相应的蝗灾防控专家组,抓紧研究制定全国草原蝗灾防控应急预案。

同时通知要求,各级林业和草原主管部门也要及时进行趋势会商,整合科研、教学机构有关专家,分析研判境外及本地草原蝗灾发生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对策,防患于未然。加强监测工作,对可能发生蝗灾的区域,实行分片包干,逐一排查。

按照草原蝗虫迁飞和发育情况适时启动蝗虫监测报告制度和值班制度,并适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引导舆论。抓紧做好治蝗药剂、设备、资金和人员的储备和准备工作,及早落实备好防蝗飞机等事宜,确保蝗灾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