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難得糊塗DAvid遊記篇:東北地區邊境自駕遊遊系列之十八:

2019年8月19日下午5點多,我們游完了龍江第一灣鳳景區以後,沿著曾經的黃金古驛道(基本上就是現在的S2O9省道)向十八站古鎮方向駛去,由於下著中雨我們決定在十八站住下。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雨後的十八站鎮)

當天晚上我們在住宿的農家旅館中得知,由於十八站通往呼瑪縣的一段公路因修路禁行,向我們推薦了去派出所詢問具體繞行路線,第二天早7點多,值班的一位耐心可敬的老民警和一位年輕帥氣的警察,詳細地告訴了我們怎麼繞行,在這裡非常感謝他們的熱心幫助。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呼瑪縣地圖及景區)

呼瑪縣位於黑龍江省大興安地區的東南部,大興安嶺北段東坡的山區、丘陵和平原中。具體的地理位置是:西和北部與塔河縣相連,東部與中俄界河~黑龍江隔江相望俄羅斯,南部與黑河市相通,呼瑪縣自古就有“黑水鑲邊,黃金鋪地”的美稱。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遠望呼瑪縣城)

呼瑪縣下轄7個鄉,3個鎮,67個行政村,一個國家一類口岸,是黑龍江省邊境線最長的縣級行政區,有377公里,面積有14335平方公里,人口6萬多,主要有漢族、蒙古族、達斡爾族、鄂溫克族、鄂倫春族、俄羅斯族、哈薩克族和朝鮮族等1O多個民族。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呼瑪縣的江畔公園)

呼瑪縣因呼瑪河而得名,又稱“呼瑪爾”,“庫瑪爾",是蒙古語“行圍前列之人”之意,“呼瑪"又是達斡爾語“高山峽谷不見陽光的急流"之意。呼瑪在歷史上就盛產黃金而著名,有“黃金之鄉"而聞名於中國。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呼瑪出產的“狗頭金”)

呼瑪縣的金礦遍佈全縣各鄉鎮,主要是以沙金礦為主,其特點是:品位高,埋藏淺,易開採,儲量大。呼瑪縣的沙金儲量佔黑龍江省之首,是中國著名的黃金產地和黃金之鄉,也是黃金古道,驛站之鄉。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呼瑪的畫山風景區)


呼瑪縣的主要參景區有:呼瑪河口風景區,江畔公園,畫山界江風景區,金山林場國家級樟子松種子園,鹿鼎山風景區,龍頭山風景區,八十里江灣風景區,察哈彥旅遊景區,呼瑪博物館,鄂倫春文化園,迎門砬子風景區等。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作者在鹿鼎山風景區)

鹿鼎山位於呼瑪河畔,是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先生在《鹿鼎記》中曾經描寫的神山,被天下眾多人去尋找的寶藏就在鹿鼎山地區,其實現代人不必為此上心,因為那是文學作品下的特意宣染、神秘感需要和吸引人的描寫。“鹿鼎山"三個大字是金庸先生親自書寫的書法作品,五天以後與世長辭。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金庸先生筆下的鹿鼎山風景區)

呼瑪縣在大興安地區的三個縣中,是唯一的以農業生產為主的縣,主要有東北地區優質的玉米、大豆,油料向日葵,高梁,馬鈴薯等,也是中國水稻種植的最北地區。還出產各種山野菜,各種蘑菇,松籽,猴頭,飛龍鳥等,因為它們都是出產於北緯51度高寒區的獨特物產。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呼瑪的獨特魚宴)

呼瑪縣物產豐富,是吃貨的天堂,最名貴的冷水江魚~貢品細鱗魚,“三花五羅十八子”最為出名,呼瑪縣每年春天(四月末五月初,在江畔公園為期四天)的萬人開江魚宴,迎來八方來客,因為呼瑪位於黑龍江上游,純天然無汙染的冷水江魚味道獨特,曾經是康熙大帝在呼瑪的最愛。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呼瑪的開江魚宴)

呼瑪還出產著名的北紅瑪瑙寶石,紫貉皮,猞猁皮,呼瑪老醋,用東北優質大豆生產的豆瓣醬和醬油等。尤其是酸甜可口的純野生藍莓及市場上極少見的藍莓中的極品~北極紫藍莓,呼瑪也是中國著名的藍莓之鄉。

呼瑪~黑龍江畔的黃金之鄉

(藍莓中的極品~紫藍莓)

再見了!風景如畫的呼瑪,再見了!中國著名的黃金之鄉,再見了!中國著名的藍莓之鄉,再見了!黑龍江畔的邊境小城。


我們按著自駕遊行程計劃,將奔向下一個目的地~黑河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