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考研人的7大建議(來自前輩們的失敗經驗教訓)

給考研人的7大建議(來自前輩們的失敗經驗教訓)

少部分人吃得爽玩得嗨,上著課做著兼職考著研,最後失敗了。而大部分人是真真切切付出了,泡了幾個月的圖書館,最終的結果卻不如人意。

成功經驗貼隨處可見,敢於揭開傷疤談失敗的人卻很少。失敗的人問題出在哪裡,他們吃過哪些虧,迷失了什麼方向……比起成功,這些失敗的經驗更為可貴。

就像分手的戀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失敗的考研也只有經歷了才知道教訓。

備考期間,不少同學會在不同階段出現“焦慮”“心急”等問題。作為過來人,可以從中看到了一些“不祥預兆”,這樣下去是不行的。

今天師兄就通過一些失敗的真實案例給大家總結一些經驗教訓,幫助同學們排雷避坑,讓研途少走彎路。

1、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知乎上看過一個故事:
高強度複習,看書到7月底,頸椎,胃出現問題,生病回家住院養病,差不多一個月沒看書,目標211,身體心理雙重壓力,一方面覺得沒時間了,一方面不想放棄,完全靜不下心去複習。後來在煎熬度過沖刺階段,考研以失敗告終。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沒有身體健康,何談學習效率。同學們經常抱怨“我每天都好睏,效率好低...”
大家都是肉體凡胎,每天學十幾個小時會吃不消。每年因為長期吃外賣,久坐,睡眠不足,壓力太大而壓垮身體的考研er都不少,我們決不能“出師未捷身先死”。
學累了就去體育場跑跑步,壓抑了就和朋友談談心、出去放鬆下,疲憊不堪了就好好睡一覺,保重身體,備考中如果生病真的很費時間,甚至直接影響結果。



2、你搞清自己的定位了嗎

是的,你的定位搞清楚沒有?
去年有位實力很不錯的同學,初試分數也不錯,但由於第一志願學校錄取人數極少,且不少本校生報考,最後他還是被調劑到一所B區211。後來他說真的很後悔當初沒有親自去分析報考數據,如果還有機會,他絕對不會這樣冒險。
到現在有不少同學還沒確定目標院校。選學校時一定要認真給自己定位,量力而行。

既不要選擇一所踮起腳尖就能夠得著的學校,也不要好高騖遠,不然自身不夠硬核,調劑會很痛苦。
確定第一志願學校一定要親自去搜集院校專業信息,看數據說話,這樣才能心裡有底,這個過程你不僅可以瞭解更多,也會認識一些對你有幫助的人。

3、不要管別人的進度,效率第一

效率>時間。你必須承認:有些人的進度你快馬加鞭也趕不上,你也沒必要趕上,因為目標都不同。你一天學了多少,掌握了哪些,效率有多高,只有你自己清楚。你最大的對手,只有自己。
相信每個人都有過這樣的經歷,總有一些人在考研群裡聊複習進度,說政治背到哪了,英語真題刷了幾遍……
經歷過的人就會了解,等初試成績出來的時候,那些平時進度快的人,也不見得考得有多好;那些自習室從早坐到晚的人,也不一定比你厲害。

時間是公平的,你把它花在哪裡,它就在哪裡結果。按部就班走好每一天,結果就不會差,抵達目標只是時間問題。

4、不要過度依賴視頻課

舉個例子,有的同學會覺得聽完政治視頻後回去看書,感覺什麼都不會,雖然看視頻好費時,但是不是要再看一遍?同學,是萬萬不能這樣做的。
曾經有個備考的同學,從4月份開始看視頻,天天聽課,但沒見他動過幾次手……到了9月份了還在看戀戀有詞,聽朱偉的段子樂得不行,後來,他沒考上。
在這裡師兄鄭重提醒大家,不要過度依賴視頻課!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考研複習也是如此。要分配好看視頻、自主思考與練習的時間,有輸入也要有輸出,輸出的東西才是你的。
聽視頻課必須注意:

  • 不要只聽課,回去什麼都不看;

  • 不要全部聽完再看書,你會完全記不住;

  • 看視頻的目的是把知識內化成自己的東西。


5、資料很重要,吃透更重要

有考數學的同學問“我買了《1000題》《660》《1800》,都做了做,有些感覺還是不會,怎麼辦?”
這位同學就又陷入了一個誤區。買那麼多題還不如把一本書的題多做幾遍,做完多總結錯題、做筆記,回顧筆記,把書讀薄。名師有多年教學經驗,一套系統習題冊已經囊括了所有知識點,選準一個就已足夠。
資料買多了不一定會做,做了不等於會,吃透才是王道,不要吃著碗裡看著鍋裡的。
政治也一樣,歷年都有不少人把市面上各種名師押題卷備齊上陣,以為背得越多越好,追求數量而不重質量,結果一樣沒考好。多而爛與少而精之間,你要學會選擇,相信同學們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6、不要盲目追隨大神的經驗

備考期間,總是有人會說:“政治考前半個月才開始,背了一下押題卷,考了70+,或者政治10月以後開始也行,背背肖四就可以了。”
不可置否,這樣的例(大)子(神)的確存在,但大家都是普通人,不要拿自己去撞小概率事件。每年因為政治單科不過線而無緣進複試的人不在少數,總分400+的也有,多可惜呀。
再次強調,政治不要太晚開始,尤其是馬原,要提前理解一些抽象知識點,打好基礎,後期做題和背誦效率才高,選擇題才能拿高分拉開差距。

7、處理好個人的感情與情緒

考研枯燥乏味,心理上更加渴望關愛,很容易對自習室的某位Ta動心,這是常情。
但師兄客觀建議:考研期間不要開始新戀情。談了之後各類事情都會來了,說不影響考研是假的。對於談了很久,早就過了熱戀期的“老夫老妻”就例外了,有了感情基礎後考研和戀愛關係不容易相互牽制。


身體健康、院校選擇、複習計劃、學習效率、時間管理、備考心態,這些都考研成功的關鍵詞,環環相扣,任一環節掉鏈子都可能導致崩盤,最終皆輸。考研不僅僅是一場考試,更是一個讓你不斷完善人格,提升自我,養成自律好習慣的過程。

最後師兄祝大家考研路上遇到的“絆腳石”都能輕鬆越過,考研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