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野戰軍抗騎兵衝擊戰術的發展(中)

以上這種情況,從1948年開始有所改變。因為這年年初,西北野戰軍取得了宜瓦戰役的勝利,繳獲頗豐,部隊的裝備水平大為提高:步兵連有步槍90支、輕機槍4~6挺、衝鋒槍15支,60迫擊炮4門。營屬重機槍連擁有重機槍6挺,彈藥也十分充足。裝備的極大改善為抗敵騎兵衝擊提供了物質條件。

1948年4月的西府隴東戰役中,6縱教導旅奉命留守長武和彬縣一帶,準備抗擊可能自隴東南下的“青馬”部隊,保障野戰軍右翼安全。該旅2團奉命沿西蘭公路佈防,以1營1個連防守公路正面,2營佈置在代嶺、淺水村,3營佈置在丁家、五里鋪,形成了縱深梯次防禦。該部在公路旁村莊的窯洞頂、屋頂、土堆頂等制高點掏出了許多射擊孔,並構築掩體,組織起一道火力網。並將附近西蘭公路旁的電線杆截斷,沿公路栽成高約2米、間距2米的雙行拌馬樁。還將電線纏繞在拌馬樁上,織成網狀的絆馬索。這種專門對付騎兵的防禦體系從南到北橫向封鎖了黃家冢至姜曹溝一線約3華里的地段。負責防守主陣地——西蘭公路洪家坳地段的1個連在洪家保公所、官路村口和劉仁捷空園子三處險要地點派遣尖刀排扼守,與主陣地上的輕重機槍和迫擊炮陣地相互依託,互相支援。

實戰證明,這個工事、工程障礙與火力相結合的防禦體系是成功的,“青馬”騎兵密集突擊了整整一天,付出了慘重代價,卻始終未能從正面取得突破。

如果說以上戰例是我軍改造地形的典型,那麼冉店橋阻擊戰就是我軍善於利用地形的範例。

冉店橋長約120米,寬僅4米,是西蘭公路的咽喉要道,橋下是深約十餘米的深溝。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教導旅2團第2營在冉店橋東,沿深溝溝沿南北向修建掩體,組織起封鎖橋面的火力網。由於橋面寬僅4米,所以2營的火力非常密集。與此同時,較窄的橋面讓“青馬”騎兵無法形成寬正面衝擊,頂多只能並排展開三騎發起衝擊。即便是這樣,騎兵也將狹窄的橋面擠得滿滿當當的,面對彈雨無處躲藏。因此縱然“青馬”騎兵彪悍,反覆發起集團衝鋒,但在密集的彈雨下,只能是被打得人仰馬翻,始終無法越雷池一步。

西北野戰軍抗騎兵衝擊戰術的發展(中)


防敵迂迴

不過,這兩次阻擊戰最終仍以解放軍的失利而告終。因為我軍雖然解決了防禦正面的穩固性問題,但卻還是沒能防住“青馬”的迂迴突擊。雖然陣地有縱深配置,但部隊間的配合、陣地間的火力銜接、結合部的火力控制等問題仍沒有很好解決。率先解決這個難題的,是西北野戰軍第4縱隊。

4縱歷史上曾多次吃過“青馬”的虧,因此痛定思痛,在研究抗騎兵衝擊方面下了不少工夫。在隴東戰役後期,4縱警3旅警7團2個營奉命防守南橋。南橋是兩條相距千米的峴道,地勢上南高北低,腰峴頂部通道寬不過5米,卻有150多米長,腰峴兩側均為懸崖峭壁。這種地形極大限制了“青馬”騎兵的機動。縱然要迂迴,也必須要兜一個極大的圈子。即便騎兵迂迴成功,也要耗去不少時間,解放軍同樣能達到拖延時間、掩護主力撤退的目的。警7團這2個營利用原邊三層半圓形峴坎分別挖掘了3層戰壕,並斬斷橋子,形成了梯次火力。“青馬”騎兵縱然兇悍,但面對天險卻無可奈何,幾次輪番攻擊均被擊退。

最為精彩的一幕出現在警3旅完成阻擊任務後的撤退途中。敵前組織撤退,是件非常兇狠的事。更何況警3旅當時位於一個面積頗大的塬上,追兵是機動力、衝擊力和戰鬥作風均十分強悍的“青馬”騎兵。稍有不慎,警3旅就會招致滅頂之災。該旅臨危不亂,撤退時以連為基本戰術單位,營屬3個連擺成三角戰鬥隊形,互為犄角。營與營之間也形成三角隊形。最終以團為單位,全團形成了一個“前三角連後三角,後三角連前三角”的步兵方陣。如此一來,敵人從任何方向上發起的進攻,都變成了正面進攻。“青馬”騎兵慣用的側翼迂迴戰術在方陣面前失去了效用。無論他們從方陣任何角度強行楔入,都會立即陷入三面火網之中。

更讓“青馬”騎兵無機可乘的是,警3旅下屬2個團結成的2個步兵方陣,在旅部統一指揮下,不走空曠地、不進村莊,始終保持著隊形有序撤退。一旦追兵迫近,方陣便全體臥倒,就近利用地形掩護,猛烈開火。擊退敵騎兵衝鋒後,再全體站起來繼續撤退。採用這個戰術後,“青馬”騎兵再兇悍,也只是徒增傷亡,卻始終拿撤退中的解放軍無可奈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