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基金髮行年內首出“事故”紅塔紅土新品“流產”敲警鐘

混合基金髮行年內首出“事故”紅塔紅土新品“流產”敲警鐘

步入3月份的第一週,資本市場出現多方面明顯變化,在基金髮行市場,也出現了新狀況。《電鰻快報》注意到,今年以來已有5只基金髮行失敗,除四隻基金均為中長期純債基金外,還有一隻基金屬於混合基金,那就是紅塔紅土旗下的紅塔紅土盛新一年定期開放混合首發“流產”。

《電鰻快報》發現,紅塔紅土盛新一年定期開放混合自2019年12月2日就開始發行,截止2020年3月2日基金募集期限屆滿,自發售之日起3個月內,因未能滿足基金備案條件,故基金合同不能生效。而基金的成立條件包括,募集總規模不少於2億元,且認購戶數不少於200人。

據資料顯示,紅塔紅土盛新一年為偏債混合型產品,股票資產佔基金資產的比例為0%-30%。公告還顯示,該基金早在2018年就已經獲批了。到2019年末才發行。2019年A股市場賺錢效應明顯,債市也總體震盪上行,如果要發行新品,不失為好時機。當然也不排除是因為基金公司是刻意想要推遲發行。然而到了2019年末至2020年初,相較固定收益類產品,市場對於權益類基金的偏好進一步提升,投資者更青睞業績優秀的基金管理公司所發行的權益類產品。此時再發行偏債混合型產品,從市場偏好的角度而言,顯然又進一步增加了難度。

看來,市場偏好的壓力是該基金髮行失敗的一個原因,畢竟有4只純債基遭遇了同樣命運。

《電鰻快報》進一步觀察,讓紅塔紅土盛新一年坐上冷板凳的還有基金經理的因素。紅塔紅土盛新一年的擬任基金經理為趙耀,他自2015年5月開始管理基金,公募基金管理經驗不算少,目前管理紅塔紅土旗下5只基金,均為靈活配置型。而這5只基金近一年業績表現並不理想,多處於同業後半營。其中,紅塔紅土盛金新動力混合A/C近一年回報率分別為10.59%、10.32%,在2924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2149名、2181名,為後三分之一;紅塔紅土穩健回報A/C近一年回報率分別為17.16%、15.50%,在2924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1605名、1715名;紅塔紅土盛弘混合A/C近一年回報率分別為17.34%、17.12%,在2924只同類基金中排名第1595名、1609名。其管理的另外兩隻基金,業績排名也是在同業中游水平。

從基金管理人的角度看,根據資料,紅塔紅土成立於2014年,目前合計管理基金9只,資產規模約81億元,其中非貨幣基金7只,非貨幣基金資產規模只有11億元。混合型基金中,該公司旗下共有11只基金,基金規模為10.25億元,在141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106名。顯然,基金公司的管理水平,同樣影響著新基金的發行。

《電鰻快報》認為,從今年以來發行失敗的首隻混合型基金身上,我們不難發現,在較嚴峻的市場壓力下,如果基金經理的實際管理沒有一定特色,再加上基金公司投研缺乏競爭力,新產品發行失敗的概率很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