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謎底揭曉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謎底揭曉


閱讀率超過上億人的《吃水不忘挖井人》找到插圖作者後,經過對江西省贛州市瑞金市沙洲壩鎮、福建省廈門市、北京市國家圖書館、人民教育出版社等地一一走訪,最終揭曉了作者謎底。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謎底揭曉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謎底揭曉

【曾用名《吃水不忘開井人》】

在首都北京市的國家圖書館查找發現,1963年的小學語文課本和課本參考書中課文的題目為《吃水不忘開井人》。

  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63年新編的《初級小學課本語文第二冊》課本中的第24課為《吃水不忘開井人》,供小學一年級下學期使用。

  兩篇課文內容稍有不同,對比兩篇課文內容可以看到:《吃水不忘挖井人》原名為《吃水不忘開井人》,課文最早於1952年編入小學語文課本教材第二冊第36課,原版時間為1952年11月,裡面的課文都未署作者名,課本背面封面上寫有編者是丁酉成、朱文叔、張翠英等,繪圖者有孫全潔、蔣德舜等。

從1952年版的課文《吃水不忘開井人》中可以看到,課文文字格式採取了繁體字豎排,全文除標點外共77個字,比現在課文的100個字還簡短。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謎底揭曉

【課文屬集體創作編寫】

文以戰先生於1954年進入人民教育出版社,從事過全國教學大綱編寫工作。他收藏的1956年版的初級小學課本語文第二冊中第74頁課文為《吃水不忘開井人》,課本教材編輯為陳伯吹、文以戰、劉永讓等,插圖作者為蔣德舜。據介紹,當時語文的素材,除原有解放區教材外,多是從一些有關偉人毛澤東的革命故事書中來的素材編寫成課文的。

《吃水不忘開井人》就來自毛澤東的革命故事素材。當時這篇課文叫《吃水不忘開井人》,上世紀60年代改為了《吃水不忘挖井人》。

劉永讓於1953年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工作。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一成立,就把語文教材的編輯分別組成小學和初中編輯室,社長葉聖陶親自領導小學語文編輯室的工作。

“編輯一般都要做大量的工作,有的要從好幾個相關的素材中進行再編寫,有時幾千字的素材,要編成一百來字,相當於重新再創作。”據劉老回憶,社長葉老為讓課文句句上口,讓人一遍一遍地讀,一句一句地斟酌。有時一篇課文從初稿到定稿,要修改10多遍。因此,一篇課文的出來,不是某一個人的努力,而是大家的共同智慧。當時大家都認為那是正常工作,也不注重文章是否署名。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謎底揭曉


《吃水不忘挖井人》作者謎底揭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