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公众号的运营逻辑运营头条号,必败


以公众号的运营逻辑运营头条号,必败

不知道什么时候,有不少几万粉丝甚至才几千粉丝的头条号,就敢分享什么“自媒体变现教程”,热衷于薅小白们的羊毛。

这说明了什么?

至少说明一点:头条号的粉丝数量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虽然说这话有点得罪粉丝,但事实上就是这样。

在这些人分享自媒体变现者的嘴里,言必“打造人设”,动辄就说“一千个铁粉”理论,把老外写的几本书搬过来,然后拆解一下(有的直接就洗一下稿),就以为掌握了自媒体变现的金钥匙。

殊不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任何理论都有适用范围,如果用错了地方,就很容易把人带进坑里去,所以千万不要迷信。

平心而论,打造人设、一千个铁粉理论说的也有道理,但要看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这种做法和理论对有些互联网产品是有效的,对公众号也勉强行得通,但对于头条来说,则完全是狗屁胡扯。

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公众号是以个人和品牌为中心的,头条号是以信息流为中心的。

以公众号的运营逻辑运营头条号,必败

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头条号就是大卖场,虽然里面有不少小商家(作者),但用户来逛目的不是看哪个特定的商家(特定作者),主要是一种在海量信息面前逛的体验,看看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这些信息既丰富,又能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个性化推荐),所以很多用户爱逛。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用户在头条停留的时间长,因为头条确实“有毒”,让人欲罢不能。但对于小商家(作者)来说,用户来看信息,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可能因为你的一次促销(如标题起的好、内容准确get到用户的G点)就带来了大量围观的人流(流量)。可人流来的快去的也快,如果你不能维持持续的爆款,很快就会冷却下去,平台也不会再给你推荐。

由于头条是机器推荐,几十万粉丝有时候也没有阅读量,这是司空见惯的现象。

也可以说,大部分用户是记不住你的,除非你能通过促销进行持续曝光,并维持百万级以上的粉丝量,否则你说打造人设、一千个铁粉,有什么意义?别说想转化变现了,恐怕很多粉丝早就给你忘了!

做媒体最可悲的不是有人骂你上热搜,而是无人问津,做生意不也是如此吗?

而公众号相当于专卖店。有独立的品牌和门面,人流也不是从“大卖场”分流出来的,可以说,就是用户获取的方式和来源不一样,虽然用户获取的难度更大、成本更高,但是每获取一个,其用户的忠诚度和转化率会更高。这就是为什么同样是5万粉丝,公众号和头条号的估值差别很大的原因。


以公众号的运营逻辑运营头条号,必败

公众号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打开率太低,用户活跃度低,可见受信息流的冲击比较大。

但也有它的好处,就是更容易让人记住,想获得特定作者、特定信息更容易查找,也可以说,做公众号的品牌化比较合适。因此,在公众号上立人设、运用一千个铁粉理论可能更加靠谱。

因此,怎样才能做好头条号?道理很简单,就是要抓流量、做爆款,这是王道!其他都是扯淡,都是骗小白的。

数据不会骗人,在头条变现上,购买收费专栏和带货商品的90%以上都不是粉丝,这说明什么?在头条上消费,存在很大的随机性。

这种情况其实跟在京东、淘宝上购物是一个道理,我去上面买东西,从来不会说固定哪个店,最多只是看下自营和非自营的区别,因为这里面有信用背书的差别,还有物流速度。

其实跟我一样普通人最关心的,无非是先固定哪款产品和品牌,然后浏览对比,确定了哪款产品就好。我根本记不住是哪家店,也没有兴趣去记,毕竟现在已经没有什么“独门生意”的说法了。


以公众号的运营逻辑运营头条号,必败

看头条也是一样的,想增粉、想变现,不要讲什么忠诚度,讲什么一千个铁粉,因为用户从来不关心这个。

目前来看,只有“头条圈子”承担着运营铁杆粉丝的使命,但对于可选择余地太多的头条用户来说,这并不是唯一的选择,说到底,还是这个大卖场“太喧闹”了,想找一个安静不浮躁的“圈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因此,不要再迷恋“打造人设”、“一千个铁粉”这些理论了,至少在头条不管用,在以信息流为主导的平台上都很够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