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英雄名城

初識武漢,是小時候讀毛主席詩詞《黃鶴樓》和《游泳》中“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這些優美的詩句,使我知道了武漢是位於華中,長江兩岸的大城市。由武昌、漢口和漢陽三鎮合為一體,兩條大江把它們隔開,隔著長江、漢水遙遙相望,又用大橋緊緊連接在一起,合稱 “武漢” 。自古以來,武漢地理位置優越。祖國的南北交通大動脈京深鐵路,從市中穿境而過,有 “九省通衢” 之美稱。

位於武昌長江岸邊的黃鶴樓,是江南四大名樓之一。許多古代文人曾在此留下讚美黃鶴樓的詩句,並流傳千年。我從小就對黃鶴樓和長江大橋產生景仰之情,期盼有朝一日能一睹黃鶴樓之雄姿與長江大橋之壯景。

機會終於來了。一九八O年春天,我從海南歸來,有幸踏足於這座嚮往已久的美城。走出武昌站,沿中山大道北行約三公里,來到一處叫 “大東門” 的十字路口,我在附近找到一家旅社住了下來。大東門是武昌重要地理位置,是武昌古城東門口。由此向西沿武珞路直行約三公里便是長江大橋,黃鶴樓且是必經之地。短短三天時間,我進行了期待已久的武漢三鎮之遊。

按計劃,我先遊黃鶴樓。結果,事與願違。遺憾的是古代黃鶴樓早已拆去,今黃鶴樓尚未興建。後來瞭解到,目前黃鶴樓的位置並非古代黃鶴樓的原址。舊址位於蛇山的黃鶴磯頭,1957年為了長江大橋的興建工程,佔用了黃鶴樓舊址。1981年重建,遷至一公里之外的現址。我當時看到的是黃鶴樓新址,尚未動工。雖未能一睹黃鶴樓之風采,但我覺得黃鶴樓已在我心中。

沿武珞路繼續西行兩公里,終於看到了我景仰已久的武漢長江大橋。毛主席所描繪的“龜蛇鎖大江”、“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 的壯景呈現於我的眼前。我漫步橋上兩側的人行道上,望著大江諸多碼頭和數不清的大小船隻,聽著大橋底層鐵路上南來北往呼嘯而過的列車,又想起毛主席早年在武漢,進行革命鬥爭時,寫下的光輝詩篇,“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線穿南北,煙雨莽蒼蒼,龜蛇鎖大江。” 我望著大橋下滾滾東去的大江波濤,又想起毛主席曾三次在此暢遊長江的情景。

1956年夏天,武漢長江大橋正在施工期間,毛主席來到武漢,住在東湖。工作人員準備讓主席遊東湖,主席堅持遊長江,並說 :“ 長江是個天然的最好的游泳池,在大江裡遊,隨便它漂去。” 結果,他順利的遊過長江,並寫下壯麗的詩篇《游泳》。毛主席通過橫渡長江,和對長江水利工程尤其是長江大橋建成的精確描寫,抒發了對祖國美好山河的熱愛和對偉大建設成就的讚頌之情。毛主席這一詩詞,成為千古名篇。

沿著長江大橋前行,我一邊觀賞兩岸的美景,一邊吟誦毛主席的光輝詩篇,不知不覺來到橋頭的龜山,進入漢陽。龜山有許多名勝景點,這裡座落著向警予烈士陵園。我懷著崇敬的心情,瞻仰了向警予烈士墓地。向警予是我國早期婦女運動傑出的領䄂,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在武漢,向警予以超人的膽識和才華,從事黨的宣傳工作。在武漢陷入嚴重的白色恐怖的日子裡,他臨危不懼,泰然自若地將身心投入黨的關於兩湖暴動的準備工作。由於叛徒出賣,最後被敵人逮捕,受盡酷刑,堅守黨的秘密,為革命流盡了最後一滴血!

我讀著向警予烈士事蹟介紹,這些真切感人的文字,深深的感到,先烈們珍惜生命,更珍惜革命事業,更忠於黨。為千百萬同胞翻身求解放,為了實現共產主義偉大理想,先烈們挺身而出,甘願拋頭顱,灑熱血啊!在這裡,我受到革命傳統教育。

離開向警予烈士陵園,沿龜山南路西行,過漢陽江漢大橋,我來到漢口,在這裡,我參觀了黨的“八七會議”舊址。講解員為我們作了介紹: 一九二七年,正當北伐戰爭轟轟烈烈進行時,蔣介石、汪精衛,先後發動反革命政變,向共產黨人舉起屠刀,大批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慘遭殺害,革命陷入低潮。在這緊急關頭,黨中央在漢口召開了緊急會議,毛澤東同志在會上提出了 “槍桿子裡面出政權” 的著名論斷,會議提出,我們必須用革命的武裝,對付國民黨的反革命武裝。從此,開始了十年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聽了講解員介紹,使我懂得革命戰爭的艱難和勝利來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在武昌長江岸邊,有一條 “彭劉揚路”。這是為紀念辛亥革命志士彭楚藩、劉復基、楊洪勝三人而以他們的名字命名的。這條路上座落著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和 “湖北軍政府” 舊址。通過參觀這一革命紀念地,使我對辛亥革命有了進一步瞭解。清末政府腐敗,革命思想澎湃。一九一一年十月十日,在這裡打響了辛亥革命第一槍。在激烈的戰鬥中,許多革命黨人,為推翻清朝而英勇獻身,最終取得勝利,結束了兩千年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開啟了歷史新紀元。

在武漢的三天,我緊鑼密鼓地安排遊覽計劃,參觀了多處革命歷史紀念地。除長江大橋、向警予烈士陵園、八七會議舊址和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之外,還參觀了漢口 “二七紀念館” 和武昌 “中央農民運動講習所”。通過參觀這些革命紀念地,我深切的感受到: 從小就令我景仰的這座城市,不愧為一座紅色的城市,一座英雄的城市!正是:

年少有志江城遊,

長江大橋黃鶴樓。

期盼十載終遂願,

千古名樓胸中留。

沉沉一線穿南北,

一橋飛架枕江流。

偉人擊水有詩句,

英雄城市在心頭。

當前,一場全民抗疫戰役正在進行,並將取得決定勝利。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武漢人民,經歷了一場生死考驗,他們發揚了革命英雄主義精神,出現了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和英雄事蹟。這將成為一種精神特徵,永遠激勵著江城兒女以及全國人民奮勇向前!

我心中的英雄名城


作者簡介:李同,筆名:小木。中共黨員,本科學歷。祖籍河北滄州市吳橋縣,成長於邯鄲市成安縣。曾任教於成安縣誌成中學。熱愛文學創作,作品多次在《首都文學》、《邯鄲晚報》、《年華》、《膠東文藝》、《海南詩刊》、《長江作家》《成安文學》等媒體刊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