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首發於WX:超級預測

雨果獎是世界科幻協會(World Science Fiction Society,簡稱WSFS)所頒發的獎項,自1953年起,每年在世界科幻大會(World SF Convention)上頒發,為紀念“科幻雜誌之父”雨果·根斯巴克(Hugo Gernsback),命名為雨果獎。根斯巴克是現代科幻小說的奠基人,在他看來,科幻小說應該是75%的文學作品加上25%的科學作品。從無線電到癌症治療,一切都在他的預測之中。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本期內容部分來自thevintagenews, smithsonianmag等媒體


  • 誰是雨果·根斯巴克?


科幻小說(scientific fiction, "sci-fi")是20世紀最流行的文學體裁之一。受各種思潮和先驅者的影響,自從人類通過使用機器來減少人力成本和優化工作效率以來,這種融和了預測未來和講述故事的文體就一直存在。


歷史學家們爭論是誰發明了科幻小說,其中許多人支持瑪麗·雪萊(Mary Shelley)的小說《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 ,或者是1818年出版的《現代普羅米修斯》(The Modern Prometheus) ...而在美國,根斯巴克被公認為是“科幻小說之父”。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左下的H.G.威爾斯、儒勒·凡爾納、愛倫·坡均是家喻戶曉的科幻小說家


在由根斯巴克創辦的雜誌《神奇故事》(Amazing Stories) 第二期中,作為科幻小說scientific fiction的縮寫,"sci-fi"一詞被創造出來,並沿用至今。除了編輯《神奇故事》雜誌之外,根斯巴克還寫了三部小說,其中《拉爾夫·124C 41+》(Ralph 124C 41+) 被認為是對電視、錄音機、可視電話、洲際航空、家用太陽能以及其他未來發明的預測之書。


"124C 41+"的意思是

"One to foresee for one another."

——“為你,預見未來”。


而根斯巴克除了是個超級預測家之外,同樣還是個超級發明家。


也許每個發明家都必須是預測家,否則他無法想象出只存在於未來的發明。


電視眼鏡: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在一副眼鏡(眼鏡由電池供電)的鏡片上安裝一個小型的電視。

整個眼鏡的重量大約是140克,也是VR眼鏡的前身。


骨傳導耳機:音頻傳輸器,把機器的針頭插進牙齒,通過振動來傳遞聲音。


電音鋼琴:用電子設備發出鋼琴的音色。


電動梳子:裝有馬達的梳子可以一邊梳頭,一邊按摩。


作為一名編輯,根斯巴克還為拖稿作者量身設計了一款“隔離器”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賽博風大頭盔,戴上後隔絕外界聲音,通過外接氧氣罐呼吸,眼部留有一條狹小的縫隙,這樣就可以確保作者們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面前的稿子上。


不過,根斯巴克畢生工作的真正價值,並不在於他發表的小說,而在於對科幻小說粉絲文化的貢獻:

他在《神奇故事》雜誌中設立了“讀者來信”欄目,讀者之間還可以通過郵件進行交流,科幻小說的第一個粉絲網絡便在這本雜誌周圍成長了起來。


自此,科幻小說逐漸成為一類蓬勃發展的亞文化。


為了紀念根斯巴克的貢獻,世界科幻大會將其主要獎項命名為“雨果獎”,每年頒發一次,以表彰上一年的最佳科幻作品和成就。雨果獎分為十幾個類別,包括各種類型的書面和戲劇作品。


此外,美國科幻作家協會還設立了星雲獎。在科幻界,雨果獎和星雲獎被認為是最權威和最有影響力的兩項大獎。


  • 雨果獎與中國


2015年8月23日下午1時,我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憑藉《三體》斬獲第73屆雨果獎最佳長篇故事獎,劉慈欣成為中國第一位雨果獎得主,這也是亞洲科幻作品首次獲得該獎項。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英文版《三體》


2016年08月21日,科幻作家郝景芳憑藉作品《北京摺疊》獲得第74屆雨果獎最佳中短篇小說獎。這是繼劉慈欣憑藉《三體》成為後,中國科幻作家再次得到這個科幻界的重要榮譽。


2019年8月18日,第77屆世界科幻大會在愛爾蘭都柏林舉辦,並舉行了2019雨果獎的頒獎典禮。Archive of Our Own(AO3)獲得最佳非虛構相關作品一獎。AO3創建於2008年,是一個非營利且開源的同人小說數據庫網站。毫無疑問,AO3上也有大量的中文作品。


  • “科幻雜誌之父”


據統計,根斯巴克一生中出版了50多種不同的雜誌,他本人的名字也總是醒目地出現在封面和雜誌中。根斯巴克經常使用這個平臺來更新一些他對未來的瘋狂預測。


根斯巴克創辦的第一本雜誌《摩登時代》(Modern Times) 為讀者提供了圖文並茂的推測性技術分析文章;他深入研究各種錯綜複雜的課題、聚焦於未開發的潛力和未實現的可能性,比如他最感興趣的無線電波通信。


在1911年4月的一個晚上,26歲的根斯巴克做出了一個重大決定。


根斯巴克決定寫一部小說。故事圍繞一位名叫拉爾夫的宇航員的英雄事蹟展開,情節跌宕起伏,敘述誇張肆意,由一位少女陷入困境開始——如上文所述,小說對電視、錄音機、可視電話、洲際航空、家用太陽能以及其他未來發明進行了一連串頻繁而詳盡的解釋。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根斯巴克的故事在讀者中引起了轟動。他以連載的方式在接下來的11期《現代電氣》(Modern Electrics) 中講述了這次冒險經歷,《拉爾夫·124C 41+》於1925年出版成書。


為了向他的讀者繼續傳遞激動人心的預測,根斯巴克在1926年創建了《神奇故事》,這是第一本以科技產品和人類對科學發展的反應為主題的雜誌。


  • 當預測成為現實


1927年9月的《科學與發明》(Science and Invention) 雜誌刊登了根斯巴克對以後20年的預測。根斯巴克沒能預測即將到來的二戰和大蕭條。但他對這一時期的預測,讓我們得以一窺20世紀2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技術烏托邦主義。


從無線電源到癌症治療,一切都在他的預測之中,而且非常準確。


  • 無線電源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尼古拉·特斯拉(Nikola Tesla) 和他的無線電燈曾出現在根斯巴克《電氣實驗者》(Electrical Experimenter) 的封面上。特斯拉關於無線電力的想法無疑激發了根斯巴克對這一領域未來的展望。


“我相信在20年內,在不需要插入管道或電線的情況下,無線傳輸電力將成為可能。不過,只有在地面或部分地面供電的情況下,才有可能給地面或空中交通工具提供足夠的電力來照明和加熱。”


  • 電視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1927年,電視還沒有走進美國人的客廳,也沒有被許多人想象成一種廣播媒介。因此,根斯巴克設想電視更像是一個點對點的通信工具。


“20年後,電視將會普及。你可以通過電話與千里之外的朋友交談,同時還能看到他。同樣的事情也會在廣播中發生。電視會帶給我們很多驚喜,它的應用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就像電話那樣。”


  • 疾病


“在20年之內,肺結核和癌症將很可能被徹底消除,或者將被控制在不再被稱為危險的程度。總之,這兩種疾病將被攻克,就像糖尿病在過去幾年已經被攻克一樣。”“......我們正在一個接一個地戰勝嬰兒疾病。我相信,二十年後,諸如麻疹、白喉、猩紅熱、佝僂病和其他大多數疾病都將被消滅。”


  • 農業


“20年後,農作物將實現電子化。長期以來的實驗表明,土地能產出現有兩倍多的農產品。在土壤上使用恆定的電流使作物翻一番和三倍的裝備並不會十分昂貴,且易於照料和使用。隨著人口的增加,我們必須生產出更多的糧食蔬菜。電子化是解決這個問題的答案。順便說一句,電子化將實現農業的高利潤化。”


  • 壽命


“自中世紀以來,人類的平均壽命已從40歲增加到60歲。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更好的個人衛生、更好的環境衛生以及對人類機器更好的理解,人類可以期望活得更長。我滿懷信心地預測,到下一個20年末,目前60年的平均壽命將至少提高5年,甚至可能提高10年。”


  • 天氣控制


“20年後,天氣控制將不再是一個理論——儘管實現普遍的天氣控制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但在20年內,當城市和農田需要降雨時,至少可以通過電力手段來實現。但是,我們依舊不能解決在露天環境中製造或阻擋冷熱氣候的問題。”


  • 空調


“在20年內,我們的私人住宅和辦公大樓將被人工冷卻,冬天則被人工加熱。我們將不因夏天的酷熱難當而減產,也不因冬天嚴寒難耐而被凍住。現有的熱水和蒸汽管道系統可能會用於人工冷循環。”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根斯巴克在這篇文章中清楚地表明瞭他的首要任務:傳播科學小說,以及洩露未來的秘密。


在他看來:

今天放肆的科幻,是明天確切的現實。


根斯巴克畢生致力於向他的讀者傳播科學進步的奇蹟,以及這背後的激情、活力和遠見。正是因為這些特質,根斯巴克被選為科幻小說雨果獎的名字,也正是因為這些特質,在去世半個多世紀之後,他也依然值得銘記。


眼下,我們已經擁有電視、無線電源、微信,VR眼鏡......但回顧這位超級預測家的發明與預測,我們會驚覺,100年前他描述的那個現代世界,看上去和今天挺相似的。


“雨果獎”:雨果·根斯巴克:創辦雜誌,預測未來,腦洞穿越世紀

《華氏451》(Fahrenheit 451) 是雷·布拉德伯裡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艾薩克·阿西莫夫(Isaac Asimov)稱根斯巴克為“科幻之父”,他說,如果沒有根斯巴克,他無法擁有今日的成就。雷·布拉德伯裡(Ray Bradbury)也曾說,根斯巴克讓我們愛上了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