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貨|土耳其和敘利亞為啥總是打打停停的?

寫在前面的話——


3月6日的停火協議墨跡未乾,土耳其的增援部隊就帶著坦克和重炮開赴伊德利卜前線,普京和埃爾多安六小時談判的成果,保質期似乎只有48小時。

就算簽過字,只要老子不承認那就統統是廢紙;外交協議的約束力本身就是一個"薛定諤式"的玩意兒,談不攏就打和打不過就談,也可以算是一個硬幣的兩面,說到底還是為國家利益服務的。

別管是土耳其還是敘利亞,沒人想在伊德利卜磨嘰,痛痛快快打完收工,要不攻城略地要不收復故土,現在這樣的"血肉磨盤"其實是雙方最不願意接受的現實。但為什麼他們還要打打停停呢?

想要一鼓作氣解決戰鬥,戰術和戰略方面的能力缺一不可。而從目前的局勢看,雙方的表現也就是菜雞互啄的水準,低水平互毆的結果就是打一會兒歇一會兒,一邊擦血一邊運氣,誰也弄不死誰。


乾貨|土耳其和敘利亞為啥總是打打停停的?

從實力看,土耳其一方是在及格線之上的。國內幾十萬大軍,軍力排名世界第十,北約第二。陸軍清一色美械德械,空軍擁有全世界第二大F-16戰鬥機隊,海軍的紙面實力也不算拖後腿。

具體到戰術能力層面,基本的空地協同土耳其還是能做到的,空軍有預警機,實戰中超視距打擊的本事也露過不止一次。單就這一點,土耳其就可以把敘利亞以及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國家甩在身後。

野戰防空,無人機應用,三軍數據鏈協同指揮,這些現代高科技戰爭的必修課,土耳其至少是入門級水平,按理說修理一下內戰十年失血不斷的敘利亞應該是很輕鬆的事情。

先把阿薩德政府的外援因素拋在一邊,就算兩國都沒有幫手,土耳其想在短時間內橫掃也是不可能的,因為他的對手是一個正常體量的國家,國戰和反恐戰爭的區別大了去了。

中東地區的恐怖分子和游擊隊最擅長的莫過於"信仰射擊",佛系開火,打不打得到全憑天意,但這一回土耳其人要面對的是擁有坦克、重炮,戰鬥機,受過常規軍事訓練,有較強組織度的正規軍,這就意味著想象中的"降維打擊"是不存在的。

土耳其不是1991年的美國,現在的敘利亞不是過去的伊拉克,想要消滅一個國家級政權,土耳其現在手上的本錢還不夠多。


乾貨|土耳其和敘利亞為啥總是打打停停的?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打的不僅僅是比誰手上的槍炮多,後勤對現代戰爭的意義往往是決定性的。

打擊一個體量不小實力不弱的鄰國,需要動用的戰爭資源是個天文數字。事實上土耳其從2016年開始就介入了敘利亞內戰,當時雖未直接上場,但消耗的資源一點都不少。

為了支持敘利亞國內的反政府武裝,美國和土耳其這些年沒少往裡砸錢,但問題上這些反政府武裝完美地詮釋了兩個俗語——扶不起來的阿斗和崽賣爺田不心疼。

用著高精尖的美式裝備,吃著空運過來的補給,但真正上了戰場,戰果卻夠十五個人看半個月的;不花錢白來的裝備用著就是爽,當年叛軍一度奢侈到用反坦克導彈打步兵,財大氣粗的美國覺得沒什麼,土耳其的心底卻是分分鐘在滴血的。

眼見著小弟實在不爭氣,土耳其只能一把推開,擼胳膊挽袖子自己上手。但真輪到自己的時候,土耳其的後勤補給系統卻先亮起了紅燈。

客觀上講,土耳其對阿薩德政權的實力,以及可能出現的外部干涉勢力估計不足,自身也沒做好第二套戰爭預案。國防部滿腦子想到的都是,大軍一到,半個敘利亞望風而降,剩下那半個也是北望王師,下一秒就會把阿薩德捆起來獻俘。所以,國防部制定的幾個戰役計劃都是短期的,壓根兒沒想過打持久戰。

作為地區性軍事強國,土耳其擁有一定程度的彈藥自給能力,但也只是一定程度上的。建立完善的自主軍工體系,對於這個星球上絕大多數國家來說都是可望不可及的。

擁有獨立且完整陸海空軍工體系,打起仗來可以不求別人的,世界上只有五常+德國、意大利,瑞典等少數幾個國家,要是把核武器算上,連英國這個五常之恥都要掉隊;如果條件限定在武器裝備日常更新換代不間斷,俄羅斯也要打出GG;要是再狠一點,強調戰時大規模爆兵爆產能,連法國都要罵罵咧咧地退出群聊。簡單的說,如果現在爆發世界大戰,地球上唯二有資格淡定的就是中美兩國。

土耳其的問題在於,國內的兵工生產體系不足以支撐它打一場長時間高強度的局部戰爭,不經過長時間的儲備和積累,勢必會出現眼下的局面——打著打著,前線沒彈藥了。只能先停一停,等回血回藍之後再說。

更要命的是,土耳其的戰線不是光敘利亞這一條……


乾貨|土耳其和敘利亞為啥總是打打停停的?

現在的土耳其除了在敘利亞用兵,至少還有三個方向要保持高度戒備。

國內的庫爾德武裝從來就沒有消停過,南部地區、首都還有伊斯坦布爾等大城市的安保不是警察系統一家就能保障得了的。

土耳其深度介入利比亞事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據說有超過2000名土耳其軍事顧問和特種兵正在的黎波里附近打生打死,雖然號稱此行一切開銷由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埋單,打內戰另一方的國民軍實力不弱,背後也有法國撐腰,要想真正達成戰略意圖,土耳其勢必要往裡砸錢。

再有就是土耳其和希臘的關係,最近幾天也有爆發熱戰的風險。土耳其慫恿難民西進北上,衝擊歐盟邊界,從地理位置上看希臘是最先倒黴的那一批國家。出動軍隊封鎖邊境,敢越界直接抓人,為了抵禦土耳其人為製造的難民潮,希臘軍方已經動用了催淚瓦斯。

土耳其和希臘本就是世仇,上世紀七十年代為了塞浦路斯問題還曾真刀真槍打過一架。現在要是開戰,土耳其和希臘國內是不用動員的。但向土希邊境地區增兵,出動裝甲車幫難民"越獄",甚至戰鬥機群掛載實彈,在愛琴海上空與希臘空軍玩"近距離接觸",這樣的操作非常容易擦槍走火,讓土耳其同時面臨三場戰爭。

21世紀美軍的標準不過是同時打贏兩場局部戰爭,埃爾多安現在一次性就開了兩條半的戰線,但沒有實力支撐的雄心往往會把一個國家帶入萬劫不復的深淵。土耳其看似有幾十萬大軍,但東有敘利亞,西有利比亞,西北部和希臘較勁,國內南方還要對庫爾德武裝保持威壓,這點兒兵力其實是不夠用的。

而且,土耳其軍方也未見得和埃爾多安一條心。前兩年未遂政變引發的大清洗至今餘波未平,一線部隊中心懷異志的人不在少數。隨著前線戰事膠著,傷亡上升,難保不會有人產生別的想法。

埃爾多安現在的強勢完全是建立在民族主義的基礎上,對外強硬一向是凝聚民氣的最快手段,但濫用民氣引發的後果也是災難性的。目前土耳其國內年輕人參軍意向踴躍,各類缺編的二線部隊正在大量接受新兵,看出來埃爾多安是要把整個國家綁上戰車了。

不過,現代戰爭對參戰者的素質要求極高,早就不是一把步槍一個兵的年代了。一旦精銳部隊傷亡過大,新兵蛋子匆忙上陣,恐怕會引發雪崩式的潰敗。到時候多線開戰的土耳其想不四面楚歌都難。


乾貨|土耳其和敘利亞為啥總是打打停停的?

再來看看敘利亞。阿薩德能撐到今天,不僅世界沒想到,連他自己估計都沒想到。

內戰十年,1300多萬人淪為難民,其中幾百萬人逃往國外,而戰前敘利亞全國的人口不過2200多萬。

算上最近一段時間收復失地,阿薩德政權真正能掌控的人口最多一千萬出頭,適齡的男性兵役人口滿打滿算只有160萬。現在阿薩達旗下的正規軍和有組織的民兵武裝總兵力合計25萬左右,這個比例已經達到了適齡兵役人口的15%,遠超"十丁抽一"的標準。不誇張地講,敘利亞政府軍的兵源潛力已經差不多到頭了。

更為重要的是,阿薩德政府是那種典型的"少數派掌權政府"。從老阿薩德在世時起,他出身的阿拉維派就是其政權的基石。在內戰中阿拉維派始終頂在最前線,傷亡比例居高不下。目前還能打的阿拉維派武裝只佔政府軍總兵力的三分之一,其中年齡超過45歲的"鬍子兵"和不滿16歲的"娃娃兵"屢見不鮮。特別是土耳其直接參戰後,包括"老虎部隊"、第4裝甲師在內的敘利亞精銳成了重點打擊對象,其表現遠沒有之前那麼高光。

阿薩德之所以現在還能待在大馬士革,和五年前外國志願軍火線馳援有莫大的關係。目前在敘利亞戰場上,伊朗的聖城旅、真主黨武裝、來自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什葉派民兵、再加上俄軍,總兵力超過10萬人。

不僅是兵力總數上撐起半邊天,在關鍵戰場關鍵領域,也是外國志願軍唱主角。如果沒有俄軍提供空中支援,沒有伊朗派系的武裝在重要戰略節點死扛到底,現在的敘利亞政府軍別說反攻,就連能不能守住大馬士革都是問號。


乾貨|土耳其和敘利亞為啥總是打打停停的?

兵員問題靠盟友幫忙,技術兵器這個天坑同樣需要別人來填。開戰前敘利亞政府軍坐擁2500+的主戰坦克,數千輛裝甲車,好歹也算中東地區數得上的陸戰之王。但自從2011年局勢失控,20萬政府軍帶著裝備譁變,各地叛軍風起雲湧,堂堂政府軍的日子過得就比較寒酸了。

這些年來,敘利亞政府軍主要靠俄羅斯的軍援續命,要不是俄軍有當年前蘇聯留下來的家底兒,這種規模的輸血早就把俄羅斯拖垮了。但饒是這樣敞開了供應,前線還是不夠用。

十年內戰讓敘利亞損失了大量技術兵種,前面說過,現代戰爭不是一人拿把步槍就能打的時代了,兵員素質的大面積垮塌讓敘利亞只能打那種低技術含量的"笨仗"。

從網絡上流出戰地視頻可以看出,敘利亞政府軍的戰術素養比對面的土耳其軍隊低至少一個檔次。很多時候,土耳其地面部隊可以從容使用無人機,呼叫空中支援,甚至實現小範圍戰場電磁蔽斷,但敘利亞方面只能正面A過去,靠人命去填,靠裝備數量去堆。這種仗即便是贏了,也是殺人一千自損八百的打法。

空軍就更不要提了。目前的敘利亞領空靠俄軍保衛,但只是要害地區有這個待遇。阿薩德手下能飛得起來的三代戰機也就還剩下20多架,這要是和土耳其空軍一對一,硬碰硬,團滅也就一個起落的時間。有土耳其預警機在天上飛,敘利亞空軍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就和神風敢死隊差不多。

一邊是準備不足,彈藥不濟,兵力無法集中到一點,一邊是裝備短缺,兵員匱乏,想要打全靠外援,土耳其和敘利亞的這場仗註定只能打得斷斷續續,一地雞毛。這場仗打到什麼程度,何時結束,兩個國家自己說了不算,掐住他們軍火庫的域外大國們才是問題的核心。


乾貨|土耳其和敘利亞為啥總是打打停停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