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設計不會無緣無故,每個設計,都有它的故事。它總會因應一些人的需求、喜好甚至是設計師的態度,而最終呈現出不一樣的空間效果;也因為這些不一樣,設計才擁有了改變生活的能力和價值。

本期設計前沿的嘉賓-趙智銘,就是一個特別會講故事的設計師,他的每一個作品,幾乎都有著與眾不同的亮點,演繹著業主們的生活故事:

65㎡小家,住下7口人互不干擾

趙智銘接手的這個項目,面積只有約65㎡,業主夫妻想在這裡住下7個人,這7個人裡面還有2個家政保姆,因為業主夫婦倆上班比較忙碌,專門請來照顧自己一對子女的。但家裡本來沒有保姆房,這也成了趙智銘這次改造的重點需求。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要遷就居住人數,首先就要改變間隔,趙智銘在空間運用上迸發出了一些新的想法。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客廳位置有一個1.7㎡的雜物房可以用來做保姆房,但原空間卻並不足夠兩個家政保姆睡覺用,趙智銘用太空艙的理念,巧妙地擴大了儲物室的空間,終於可以容納下兩個家政保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保姆房分上下兩層,特別造了兩個入口,讓她們擁有私人空間之餘,出入時又不會打擾到對方。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另外,保姆房的門亦利用掛畫做了間隔,變成趟門來使用,不但淡化了保姆房在客廳位置中的突兀感,更令保姆房的入口變成畫廊的感覺。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整個室內設計呼應窗外樓宇密集的城市景觀,延伸至室內,無論是房子內的數碼印刷畫、擺設,還是主人浴室的馬賽克牆身和地磚,都加入了抽象樓宇的元素,希望把窗外的「大都會」延伸入屋。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運用質感溫潤、紋理豐富的胡桃木,中和室內冷峻基調。整體空間規劃以私密度及機能性為首要考慮,把空間效率發揮至最大限度。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業主不喜歡家裡太過刺眼,反而喜歡略昏暗的氣氛,希望家裡有時尚酒店的格調,趙智銘因此在房子的燈光設計上也花了許多心思。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除了原本的射燈之外,透過燈光編排,如多角度滲光處理,凝聚都會時尚氣氛。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天花板的燈槽,除了原本的色彩之外,還增加了不同的顏色,方便夜晚想要營造不同氣氛和燈光效果。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拉下窗簾,打開氣氛燈,躺在客廳小酌幾杯,心情也會變得特別放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主人房拆掉了原本的牆身,改為趟門之後更顯寬敞。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小小的女兒房,設計了一個可拉伸的移動書桌,女孩在自己的房間裡也可以安靜地看書畫畫。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業主的兒子很喜歡砌積木,他的房間從牆面、床側和樓梯都有不少的積木模型,而梯級的設計也方便父母坐著給小孩講故事,彼此互動更加舒服。

37㎡公寓,劃出360°圓形生活圈還多5層功能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趙智銘設計作品:敦皓(效果圖)

這是400平方英尺(約37㎡)的開放式住宅公寓,業主是一位修讀建築學的女性,希望將建築的感覺也能帶進家裡,加上房子高聳的天花板特點,趙智銘產生了為女業主量身定製一個「360°生活圈」的靈感。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原平面圖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設計平面圖

在37㎡的房子裡,要興建一個高3.5米、直徑2.7米的圓柱體真的不好處理,更要有兩層讓業主上下樓,要解決不少的困難:

首先結構上獨立出來的這個圓形、沒有任何牆身做支撐,設計師在動工之前,必須計算清楚承重量、放多少支架,令這個圓形生活圈,美觀之餘,也能穩固;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第二方面要解決的,圓形較浪費空間,房子本身面積也不大,如何善用儲物空間,挑戰性特別的大。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最終設趙智銘通過創建定製的圓柱形堆積體積,將業主的願望變為了現實。在平面上,這個圓形生活圈從最小到最大,被分成了5層,每一個圓周裡面都有不同的生活功能: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最小的客廳,大一點的上層寢區,再大一點的書架,然後是餐桌,最後是樓梯——它們擁有共同的中心點,除了讓圓形設計變得更加有趣之外,也將5個圈所有的空間都善用了起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而房子的其他佈局,也因應圓形設計而有所改動。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為喜歡下廚的業主,設計一個開放式廚房,還有她心愛的鋼琴位置。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浴室本來是方正的長方形,門口面向現在的圓形生活圈,調整之後浴室將圓形放進去,依靠弧形牆身穩固,以書架做遮擋,達到了間隔分明的效果。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修讀建築的業主,同時要求有一大書桌,配合圓形生活圈中的書架,更加方便她工作。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進門處本來是廚房,設計師將廚房挪到窗邊之後,油煙也就不用再困在這裡,進門的通道位置也變得乾淨整潔起來;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另一方面,設計師在進門處設計了一個小型衣帽間,承擔鞋櫃和衣櫃的功能,連轉角位也充分利用起來做儲物,方便業主擺放不常用的物件。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在這個小型衣帽間裡,還暗藏了業主的梳妝檯,為了增加更多的收納空間,設計師特意設計了鏡櫃,在鏡子後面可以擺放更多的化妝品。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改造之後的新家,開放式居所體現了平靜而低調的風格,配合女性的氣質和,微妙的灰色和淺白色色組成中性色調,在整個室內設計中營造出平靜而充滿現代優雅的感覺。

小小的空間,最終在趙智銘的巧妙設計之下,變成了一個帶有兩層的開放式家居,令業主可以享受最大化的居住空間。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趙智銘個人榮譽(部分)

★ 2019年M+中國高端室內設計大賽“年度影響力TOP 100”

★ 2019年英國-亞太區國際房地產大獎“最佳燈光設計優勝獎”

★ 2019年意大利-A' Design設計大獎

★ 2019年A&D建築及設計大賽“最佳住宅優勝獎”

★ 2019年MH摩登家庭室內設計雜誌“室內設計菁英獎”

★ 2019年HKT Smart Living Awards“最佳室內設計概念大獎”

★ 2018年獲得英國-亞太區國際房地產大獎“亞太區最佳住宅室內設計獎”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趙智銘出生在一個設計師家庭,從小受到父親的影響對室內設計非常感興趣,至今,他在設計行業裡已經走過了22個年,卻一直初心未變。

享受設計,享受生活

「享受你的設計生活(Enjoy Your Design Life)」 ,這是Danny的座右銘,因為他深信,只有用享受的心態去設計每一個項目,使用者享受設計,讓設計融入生活,才是真正成功的設計。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這個座右銘我用了22年,到現在我都把它放在了我公司的門口,我希望每天都能問一下自己,你當設計師的生活模式是什麼樣的,你用什麼方式來享受每一天的生活,用享受的心態做設計,才有可能做出讓人享受的設計。”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趙智銘接受我臺採訪中

每一個設計,都是一個故事

趙智銘對自己設計的項目始終堅持一個標準——每一個作品都有一個亮點,每一個作品都有一個故事。

“其實設計有時候無關好不好,漂亮不漂亮,而是讓業主找到自己的感覺。從他們的角度去講一個讓他們有共鳴的故事。”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用設計講故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每一個找設計師的人,往往並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存在才變得有價值、有意義。”

在設計之前,趙智銘和團隊都會花很多的時間進行家訪,不是談設計的方案,而是跟業主去閒聊,通過聊天去了解對方的喜好和生活背景,“每個家庭都會有他們的小細節和小故事,我會把它作為不同的靈感,放到設計裡面去。”

不敢相信!香港60㎡蝸居改造後,住下7口人不憋屈?太空艙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